说起浙江最古朴的城市,绍兴嵊州一定排得上号。
嵊州,是李白、杜甫等400多位唐代诗人笔下的剡溪所在之处,是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的发源地,更是书圣王羲之、雕圣戴逵的故里。
@上官文姬/摄
走进嵊州,山明水秀已然在意料之中,而小城的原汁原味又超出了想象。今天,浙游君就为你挖掘一座小众到没有几个人知道的千年古镇——崇仁。
@紫黄/摄
不像那些被商业气息充斥的古镇,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崇仁,给人一种能触摸到历史的厚重感。
图源@马蜂窝
100多座老台门庄重典雅,连成一片,庭院幽深,雕梁画栋,好似要把人带入几百年前的明清古景。
微博@橙子橙子-大橙子/摄
这里的生活节奏很慢,原住民习惯已久的慵懒慢节奏,会让你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惬意。不言沧桑,不说悲凉,在崇仁,惟愿时光静好。
剡溪人家杏花村
深院马墙青黛瓦,高低交错老台门
李白曾经写道:“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这里的“剡溪”,就是流经嵊州的曹娥江干流。崇仁古镇原名“杏花村”,现常被人呼作“剡溪人家”。
崇仁曾经相当繁华,当年这里居住过五大姓人家:张、黄、李、段、白,北宋熙宁年间,受皇帝敕封的义门裘氏从婺州分迁此地并繁衍生息,才逐渐占据古镇的主导地位。裘氏以崇尚仁义为本,故名其地为崇仁。
走进崇仁古镇,最值得观赏的就是它庞大的古建筑群。这里每户大院皆称“台门”。“台门”起初是对有身份之人住宅的“尊称”。随着历史的变化,就把具有一定规模、封闭独立的院落都称为“台门”,属绍兴地区独有。
微博@圆圆大无敌/摄
台门有以姓氏命名的,如寿家台门、李家台门、秦家台门等;有以官职命名的,如状元台门、探花台门、解元台门等;还有以方位命名的,如坐南朝北,就叫朝北台门。过去,民谣有“绍兴城里十万人,十庙百庵八桥亭,台门足足三千零”,可见绍兴台门数量之多。
台门的大门均为木质结构,门上多有铜环把手,铜环下方正对有凸起铜块。把铜环往铜块上敲扣,就是电视剧里经常可以听到的铜扣敲击传入深深庭院的咣咣声。
图源@马蜂窝
崇仁古镇因为不临河,水系不丰,整个台门的格局更像北方的四合院。屋宇乌瓦粉墙,砌有石阶和石门框,显得古朴、庄严、肃穆。
室内的窗子、侧屋的房门、屋檐上下都是做工精巧的木雕,雕刻着花卉鸟兽,很是丰富。院子中间有天井。各户台门天井均呈对称分布。
崇仁也是一个井的世界,五十多口遍布街巷和院落的古井,无声的诉说着崇仁的历史。除了老台门之外,崇仁镇的祠堂和寺庙,也都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上官文姬/摄
历经岁月的侵蚀,古镇里的很多老房屋都失去了它原本的光鲜亮丽,开始变得古老而又脆弱。但是它的美却在时间的打磨下愈发迷人。
@恭贺平安/摄
图源@趣村游
一些年代久远的店铺沿街开设,那些濒临失传的老手艺也被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在这里,古老的房屋,幽深的小巷,以及无所事事在古镇某个台门里闲聊的外乡人,都让人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惊喜。
一曲道尽人情冷暖
走进越剧发源地
@上官文姬/摄
崇仁的戏曲文化兴盛。民国时期,玉山公祠戏台曾冲破几千年来女子不得登台演戏的封建禁忌,上演了由傅全香主演的《夜半钟声》,推动了女子越剧在民间的发展步伐。
图源@杏吧论坛
后来,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著名越剧艺人周宝奎、筱丹桂、张茵等都曾在此登台演出。1930年,乡人裘光贤还在崇仁戒德寺创办女子越剧科班,培养出筱丹桂、贾灵风等一大批名伶。
@相约于江湖/摄
音韵婉约,沁透着柔美浓酽的越乡风情;水袖翩然,舞不尽红尘情缘百转千回。游走崇仁古镇,耳旁不时还会回荡着清丽唱腔。
崇仁还是著名的围棋之乡,清末有“崇仁五虎”,近代有“新五虎”,建国后又冒出“小五虎”,可谓高手辈出,战绩显赫。著名棋手马晓春祖籍崇仁,其启蒙老师亦是崇仁人。
崇仁古镇的美食江湖
酥烂到骨子里的炖鸭
你也许不知道嵊州在哪,却一定听说过“嵊州小吃”。“榨面炖鸭干菜肉,麻花烤饺小笼包”,在吃货眼里,嵊州的每个小镇古村都有专属的味道。在崇仁,这种味道属于炖鸭。
嵊州几乎所有人都吃过崇仁炖鸭,崇仁炖鸭源于明末清初,有1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江南第一鸭”。道光咸丰年间,崇仁炖鸭已成为江浙地方官年年贺岁的必贡品,时有诗云:“紫禁城里龙涎流,崇仁炖鸭岁岁香。”
图源@趣村游
只有选用嵊州本地优质的老麻鸭做出来的崇仁炖鸭才最正宗,以老鸭为主料,配合猪蹄和多种高汤,加上多种辅料小火慢炖而成,上桌时鸭子形状完整,红润光亮,肉汁香浓,用筷子轻轻一划肉和骨头自然分离,回味无穷。
美食店推荐:千客来酒楼、锦新炖鸭店
出行攻略:
门票:无。
交通信息:绍兴市嵊州市崇仁镇,距离嵊州市区20公里,从市区驾车半小时即达;或在嵊州市客运中心“法院站”乘坐嵊州6路至“路田岭站”下车,再转乘嵊州506路至“崇仁路口站”下车即可,车程1小时左右。
嵊州美食推荐:黄泽烤豆腐馒头、嵊州小笼包、豆腐年糕、鸡蛋烤饺、春饼、年糕饺、炒榨面、糟 货、青麻糍等。
周边景点:瞻山庙旅游风景区、百丈飞瀑等。
作者: 编辑:施妍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