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绍兴11岁男孩偷偷充值3万多元玩游戏,谁最该深思?

2020-05-07 16:19

来源:越牛新闻

今天,在绍务工的孙师傅和栗大姐夫妻俩找到了媒体,说是孩子已经背着他们在游戏上花了三万多元。

栗大姐夫妇是做炒货生意的,平时都是通过微信收款,因为单数多,很少关注总账上的数据变化,直到这个五一节才发现账目不对。市民栗大姐:“我去看一下总额,总额在往下掉,不往上加,所以我说我这个钱不对,我的钱怎么会无缘无故的少,我又没有花,我才知道钱少了,我不知道是我儿子在花。”但是微信零钱的账单里并没有消费记录,他们平时也没有收到扣款通知,直到栗大姐翻看了“零钱通”功能的账单,才发现,原来从2月17号开始,14岁的小儿子韦韦(化名)就以要上网课、用手机为由,陆陆续续给游戏充钱,还把扣款通知及时删除。栗大姐:“那天晚上我和我老公说了一下,加了一下,从二月份开始就一直在花,花了三万多一点,有好几个游戏,少的只有一千多几百块,可是这两个实在太多,一样一万多。”

韦韦主要充钱的游戏一个叫“第五人格”,一个是从4399游戏平台上下载的,现在已经被他删除,充值金额从几块钱,到最高3200元不等,其中仅4月25号一天就充值了一万多元。韦韦向父母交代,支付密码是之前看家长付钱时背下来的,由于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和充值金额会受到限制,他注册账号用的也不是自己的身份证。市民栗大姐:“后来他承认了,说是把消费记录删了,人家注册要身份证,他拿了我婆婆的身份证号码去登记上去了。”

发现问题后,一家人马上联系了两个游戏平台,平台都有针对未成年人玩游戏充值的处理办法,目前他们正在等待平台的处理结果。孙师傅和栗大姐告诉记者,他们来自安徽,在绍务工已有20多年,平时工作比较忙,自己也没有想到孩子会做出这样的事,如果平台不能及时退款,他们也只能寻求法律的帮助。市民栗大姐:“我们家长肯定有责任,自己的东西保护不利,可是我没想到他会胆子这么大。”

近期,我们节目也播出了多起类似的事件,不少家长表示,疫情期间孩子要用手机上网课,给了他们玩游戏的机会。记者就此咨询了相关心理学专家,专家分析,上网课、用手机只是一个客观的表层因素,更深层的原因是孩子缺少自控力的锻炼,根源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只育不教”的缺失。

心理咨询师钱国正:“不要当小孩子看不懂,其实我们家长要慢慢告诉他,一个月赚多少钱,这个钱在一个月当中有什么样的开支,让小孩子明白原来父母赚了一个月的工资,家里要花销这么多,剩余的只有这么一点钱,还有为什么会沉迷于网游、游戏,会充值这么多,一个我在前面有提到空虚导致一个人的成瘾,正因为他生活当中很空虚没有其他东西可以玩,或者没有其他事情可以做,他才会沉迷于某一件事情,还是就是他没有朋友。”

钱国正说,要缓解孩子学习之余的空虚感,就需要家长花时间去陪伴,同时,这类事件在青少年时期较为高发,家长一定要注意教育方式,引导孩子养成正确的观念。心理咨询师钱国正:“出现了这个问题的时候,家长假如说发现孩子出现在网上花了很多钱的现象之后,对手机对电脑的控制会更加严格,这样的话青春期的孩子他们会更加反弹,所以不是去堵,要去疏,去和他交流如何管理他的手机,如何管理他的网络,如何管理他的电脑,而不是一味去堵,堵到某一天堵不住的时候,问题会更加严重,所以疏导是非常重要的。”

删了这个游戏还会有别的游戏,游戏一直都是客观存在的“大众诱惑”。孩子偷玩游戏,大手花钱……到底是谁的问题?家长们责怪游戏又算不算是一种“甩锅”行为呢?

当然,游戏运营方也有不可推御的责任,早前被津津乐道的未成年人认证和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部分游戏商为了经济利益丧失社会责任心。防止此类事发生,任重道远!

(内容来源:直播绍兴)

作者: 编辑:倪妮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