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春将至,盘点绍兴那些与鼠相关的趣人趣事~

2020-01-20 17:09

来源:越牛新闻原创

新春的脚步越来越近,年味也越来越浓。我们即将告别农历己亥年,步入庚子鼠年。作为十二生肖之首的老鼠是民俗学中的吉祥物,“仓鼠有余粮”寓意着生活的富足。在文人墨客笔下,老鼠也是灵动可爱的代名词。

在绍兴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有的是收藏家,有的是民间手艺人……他们的工作生活与鼠相关。鼠的形象也总能在他们那里,找到更丰富、更有趣的展现方式。现在,就从他们的故事中感受“非你莫鼠”的精彩。

A

“老鼠嫁女”

她用剪刀剪出童话故事

人物:吴迎仙

介绍: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技艺传承人,先后担任越城区昌安东村幼儿园园长、塔山幼儿园副园长等职,现为绍兴市文化馆非遗馆教员。

与鼠渊源:十二生肖是剪纸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几十年的剪纸生涯中,吴迎仙已经不知道自己剪了多少生肖老鼠,也数不清创作了多少神气活现、憨态可掬的小老鼠。在日常与生肖相伴的创作中,她无疑是非常喜欢老鼠这种小动物的,在她的心目中,老鼠与绍兴的剪纸技艺息息相关,而她也会继续创作下去。

两个月剪出

“十里红妆·老鼠嫁女”

这几天,50岁的吴迎仙正在为绍兴市文化馆春节期间的活动做最后的准备,“过几天就要拿过去了,我还是剪纸与丝网花,剪纸作品都与鼠相关。”在她位于东昇苑的家里,吴迎仙正拿着剪刀在剪一个福字。她说:“我很喜欢老鼠这种生肖,我女儿也属鼠,我的创作中也少不了鼠元素,金鼠是我今年最重要的创作内容。”

40多只神态各异的老鼠、近百个连贯一体的喜字、吹吹打打的热闹场面……这就是组成这幅近10米长的“老鼠嫁女”大型剪纸作品的诸多亮点。“老鼠嫁女”是绍兴人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这个故事被搬上过动画片、绘本、民间故事等领域,但张迎仙用剪纸的形式把“老鼠嫁女”的故事进行了全新的演绎。

记者看到,整幅作品画面结构设计非常富有创造力,打头的两只老鼠吹着唢呐开道,鼠新郎骑着高头大马,八抬大轿里坐着一位戴着头纱“美丽动鼠”的鼠新娘,后面跟着长长的送亲队伍,敲锣打鼓、“十里红妆”,任谁看了都能感受到作品中的喜庆意蕴。“总共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因为每一只老鼠基本上形态都不一样,所以每一只都是单独剪的,花费的时间就相对长一些。”吴迎仙说。为了融合绍兴民俗特色,吴迎仙把绍兴婚嫁中的习俗也搬到了作品中,比如鼠新娘手中的“火熜”、迎亲队伍中的火把,都出自绍兴旧时婚俗,而女儿红老酒、子孙桶等也出现在了“十里红妆”中。“既然是绍兴人剪纸,怎么能少得了绍兴的民俗特色?”她笑着说。

传授技艺

少不了鼠元素

吴迎仙从小喜欢剪纸,随着剪纸技艺的提升,吴迎仙还先后受聘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阳明小学、鲁迅小学、东浦赏祊小学等学校,成为他们的特聘老师,教学生剪纸和丝网花制作。2012年起,她又被聘为绍兴市文化馆非遗馆教员。

而这已经不是吴迎仙第一次创作“老鼠嫁女”了,她曾经还把这个故事剪成了童话书的形式,用10多幅剪纸作品,串联出了一个完整的“老鼠嫁女”故事。今年不少朋友向她讨要这本童话书,她又制作了好几本。随着鼠年的临近,吴迎仙把创作的主题定在了鼠元素上,剪了更多与鼠相关的作品,把老鼠和蝙蝠、福字、铜钱等元素组合在一起,“金鼠迎春”,寓意吉祥。她还让学员们一起剪起了各种老鼠,制作成书签留作纪念。

她说:“老鼠的繁殖能力很强,所以有着多子多福的寓意,创作的时候和其他吉祥元素组合起来,深受大家的欢迎。”

B

以鼠入画

他用画笔描绘鼠之灵动

人物:金履恒

介绍: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绍兴市美术家协会理事,2002年被授予“中国当代百名杰出国画家”称号,在国内外举办联展、个展数十次。

与鼠渊源:从2004年开始,金履恒用12年潜心耕耘,创作了12组“生肖画百”。他认为,生肖题材是工艺美术创作中很常见的题材,希望把工艺美术和传统绘画两者结合起来。老鼠位居十二生肖之首,在12年的轮回中,金履恒笔下的老鼠早就不能以百来计算,各种妙趣横生的“鼠画”,让他的国画独树一帜。

一年生肖图

“百鼠”来报春

“鼠位居十二生肖之首,在我国有着两个象征意义,第一个是灵性,第二个则是生命力强,在民俗学中老鼠也是吉物。”金履恒对老鼠可谓是情有独钟,在他的笔下,把老鼠赋予那么多的生命和思考,题材几乎是包罗万象。虽然老鼠给人固有的形象并不高大,但在美术作品中,吉祥图的生成往往依靠多种形象组合来传达,经理想化的处理,从而赋予了新的象征意义。金履恒的“鼠画”尤其注重这方面的搭配。

金履恒的《百鼠图》于12年前绘制完成,到今年正好一个生肖轮回。“虽然齐白石笔下的鼠是有人性的,但鼠在人们心目中毕竟还是有些丑恶的,所以我就选择了松鼠。”金履恒说,选择《百鼠图》中画松鼠,一是因为松鼠也是鼠,二是由于松鼠形象着实可爱。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其特别爱画马尾松,所以这幅长达5.4米的《百鼠图》就是松鼠与松树的搭配,在整幅作品中,100只松鼠神态各异、生动活泼,似乎在迎接鼠年的到来。

今年没有了“生肖画百”的压力,金履恒在“鼠画”上的创作就更加丰富。采访间隙,金履恒提笔现场绘制了一幅《老鼠吃南瓜》图,寥寥几笔,两只老鼠就跃然纸上,南瓜、大蒜等“配饰”添置后,整幅画面就显得题材新颖,迎合大众的欣赏口味和审美趣味。

为画得灵动

他常年手绘老鼠

越临近岁末,金履恒就越忙,今年77岁的他奔走在各个需要他的书画交流场合,用自己手中的画笔,为大家绘制心中最吉祥的那幅画,而这其中绝对少不了的是他特有的“鼠画”,随着鼠年的到来,“鼠画”更是有着供不应求的市场。

为了画好老鼠,金履恒随身携带了一本“样册”,“样册”上的老鼠图,都是金履恒从平时的生活中、与画家的交流中和画展上获取的灵感。“我会随身携带本子搜集绘画题材,有时候看到一幅名家作品,我也会绘制下来,反复琢磨,然后结合自己的构思进行创作。”他说。

金履恒12年创作了12组(册、卷)“生肖画百”,成为绍兴书画界的佳话。面对大家的赞誉,金履恒十分坦然,他常用“丹青不知老已至,富贵于我如浮云”自勉。他说自己的“生肖画百”,只是出于对中国民俗文化的热爱,今后将在生肖画的创作中继续努力探索,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出力、发光。

C

“鼠兆丰年”

他用鼠年邮票回忆一生过往

人物:王金富

介绍:省集邮协邮展委员会委员,市集邮协会常务理事,市老年集邮协会秘书长,集邮时间长达50余年。

与鼠渊源:自1984年第一套生肖邮票正式发行,王金富就开始收藏生肖邮票。老鼠是十二生肖之首,也是王金富重点收藏的生肖邮票。他在历年收藏的鼠年生肖邮票旁加注了诸多介绍性文字。他认为这既是收藏行为,也是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1月5日,《庚子年》特种邮票首发仪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鼠年生肖邮票第一图名为“子鼠开天”,第二图为“鼠兆丰年”。邮票设计者为著名艺术家韩美林。

鼠年生肖邮票发布不久,我市资深集邮爱好者王金富就收到了几十封信,上面齐齐贴有“子鼠开天”或“鼠兆丰年”。记者看到邮票上的画面运用装饰小写意画法,结合传统国画的渲染技艺,展现了生肖鼠的可爱萌动。

记者了解到,鼠年生肖邮票首次运用了激光雕刻制版技术,在雕刻精度、细节表现方面全面升级;还首次使用无色荧光油墨,表现了太阳一跃而出的效果,展现“鼠咬天开”的画面。

值得一提的是,来信邮戳上的地址还都跟老鼠有关。譬如一封寄自山西汾阳的信件,邮戳上是“山西汾阳·老鼠(咕儿)窝(临)”。而绍兴地区的集邮爱好者纷纷选用“浙江绍兴·老鼠山(临时)”作为邮戳内容。

“那都是集邮圈朋友们给我的‘新年礼物’,不少邮票还在路上呢!”王金富笑着告诉记者。这位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集邮的老人,一谈到邮票,脸上就洋溢着兴奋和激动。50多年前,他开始收藏邮票,有机会与同学一起交流,相互置换。久而久之,几个同样爱好集邮的小伙伴还组织了小团体。

上世纪70年代初,王金富前往大庆油田工作。身处2000公里外的东北地区,与亲人朋友的书信往来渐多,王金富每个月至少要给亲友写两封信,也会相应地收到信件。看到信封一角的精美“小方块”,他满怀兴奋又小心翼翼地揭下来,轻轻放入集邮册。当时王金富主要收藏“文革票”,有次在邮局看到一张他心仪已久的邮票,对方正在寻求交换的邮票他也刚好有,但当时身上什么都没带。次日一早,他顶着零下30摄氏度的寒风,骑摩托车20多里地赶去换邮票。“拿到邮票后,我激动得晚上根本睡不着。”王金富说。

走进沐浴改革春风的时代,王金富开始收藏生肖邮票。他翻开厚厚一本集邮手册,首页即是4张1984年首版的生肖邮票。黄色的底色之上,灰白相间的老鼠采用卡通式设计。鼠身体有指纹式的花样装饰,左上角一枚红章点缀,可爱中又不失传统文化的色彩。

随后,王金富向记者展示了1996年、2008年鼠年生肖邮票,各自亮点鲜明。每一个生肖的邮票都被存入厚厚的集邮册。王金富不光是收藏,还在集邮册上撰写与生肖有关的文化知识,比如“老鼠嫁女”的民间故事。“不少学校、组织邀请我去上课,就会讲到这些内容。生肖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每个人相关。收藏生肖邮票,既是收藏行为,也是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王金富说。

D

棕编“俏鼠”

他用双手“编织”快乐新春

人物:胡志刚

介绍:棕叶编织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业30余年。作品曾获省民间艺术绝技绝活擂台赛金奖,市首届民间巧手才艺大赛金巧手奖,市首届民间工艺美术精品展银奖。

与鼠渊源:生肖跟每个人息息相关,而且往往有很好的寓意在里面。十二生肖题材的作品比较紧俏,今年提前精心设计好了3款鼠年作品。提前制作的过程中,就有很多人前来咨询和预定。棕编作品不仅本地、外地的顾客喜欢,还受到不少“老外”青睐。

1月14日下午3点,记者来到越城区枫华锦园小区的时候,正是胡志刚忙碌工作中难得的休息时光。胡志刚系我市棕叶编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的工作室空间被一张方桌占据大半,周边展示柜上立着棕叶编织的作品:龙、蛇、鸡、仙鹤……多数是生肖题材。当然还有可爱的鼠,它们成群结队占据了整整一排,远看栩栩如生。

“十二生肖题材的作品比较紧俏,生肖跟每个人息息相关,而且有很好的寓意在里面。这里很多作品已经被人提前预定了,等到年后基本会清空。”记者拎起3只可爱的“老鼠”细细观察。每只鼠神态相似,呈现的不同造型,表现了它们的可爱、机敏。

比如一只棕编小鼠刻意放大了尖锐的脸部,与身体连接在一起,整体伏地呈仰视姿态。另一只装饰以红色花纹象征老鼠胡须,形象端庄可爱。而工艺最为复杂的一只,体形稍大,腿部弯曲处弧线流畅自然。鼠的头部与身体分离,呈橄榄形状,酷似真实生活中可爱的宠物鼠。定睛看,鼠身上的每一处细部都有着丰富的纹理。这便是棕榈叶被撕拉、缠绕、编扣、打结后呈现的样子。

胡志刚向记者演示,他用手指轻轻蘸水,棕榈叶就在他手中乖巧地变幻出各种形状。短短四五分钟,一只栩栩如生的蝗虫就被“创造”出来。胡志刚的棕编手艺来自家族传承。从10来岁开始,他就试着拿棕叶编一些小东西,还跟着爸爸上街摆摊。“棕编手艺在我们家族传承四代,一开始只是利用空闲时间‘玩玩’,用来补贴生活。”胡志刚说。

高中毕业后,胡志刚进了自行车厂做工人,因为母亲觉得棕编不是正行,唯一的儿子还是应该有份正经工作。但胡志刚一直保持着对棕编的浓厚兴趣,加之这也是增加收入的上佳渠道。他利用空闲时间继续从事手艺,晚上拿到夜市上卖,能得到一笔当时看来比较丰厚的收入。2003年下岗后,胡志刚全身心投入棕编创作,他对棕叶进行改良,不断丰富创作题材。2012年,他的《斗鸡》获绍兴市首届民间巧手才艺大赛金巧手奖,随后的《白石之梦》获绍兴市首届民间工艺美术精品展银奖。2018年,他还在浙江省民间艺术绝技绝活擂台赛上荣获金奖。

“棕编工艺的进步,不光是在编织技术层面,造型立意也非常重要。”在交谈过程中,胡志刚反复强调观察的重要性。对于常见的家禽,他观察神态、动作;而像鼠、龙这样的题材,他从影视图片中汲取灵感。目前,他的棕编作品销量逐年上升,还曾有外国友人一次性订购了上百件作品。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王敏霞 见习记者 王宏超/文 记者 黄霄/摄 编辑:倪妮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