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消息!《诸暨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发布啦!想知道你们村属于什么类型?将发展成什么样子吗?
赶紧来看看吧~
根据诸暨市自然人文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结合产业发展趋势《诸暨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将全市乡村总体空间结构规划为“一环、一片、三区、多点”
一环 :城乡融合发展环
城乡融合发展环为城区与乡村的交接地带,主要由暨阳街道、陶朱街道、浣东街道、大唐街道、暨南街道组成。
城东段 以高湖区块开发为重点,打造集文化创意、运动休闲、健康养生、商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城乡发展新高地;
城西段 依托经济开发区和高铁枢纽,完善制造、研发、物流、商贸配套功能,构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城南段 以国际商贸城错位、特色发展为重点,优化商贸综合体和专业市场,强化商贸会展、医疗健康、休闲娱乐等功能;
城北段 依托高教园区建设,做强科创、研发、教育等功能。
一片: 融杭“两创”发展片
融杭“两创”发展片是由店口镇、山下湖镇、次坞镇以及姚江镇北部组成。
以白塔湖生态湿地公园为绿心、杭坞山为生态屏障,加快水系绿地整理、景观环境塑造,优化生态空间形态。
以现代环保装备高新区、三新科创园、临杭产业园为平台,拓展“两创”新空间,增强转型新动能,建成产业高度发达、充满创新活力、独具特色魅力的“创业、创新、宜居、宜业”的活力片区。
三区: 现代智慧田园区、寻古乡愁文化区、绿色农林康养区
现代智慧田园区由暨阳街道、陶朱街道、浣东街道、大唐街道、应店街镇、次坞镇、店口镇、山下湖镇等镇街组成。
寻古乡愁文化区由枫桥镇、赵家镇、东和乡等乡镇组成。深入挖掘古香榧林、桔槔灌溉、古村落等文化资源,将香榧、茶叶、古井、水稻、农具等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乡村景观中。
绿色农林康养区由东白湖镇、陈宅镇、同山镇、五泄镇、马剑镇、岭北镇等镇组成,定位为“诸南生态屏障、休闲旅游中心”。
多 点
“多点”包括特色小镇、农业园区、3A级景区村庄、中心村等。根据诸暨乡镇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人文特色,培育优化各类特色乡镇。
着力发展东溪村、枫源村、斯宅村、斗岩村、新合村、上下文村、建辉村、新桔城村等3A级景区村庄,推进栎桥村、溪北村、丽坞底村、十四都村、状元村、解放村等村庄景区化建设。完善中心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挥其以点带片的示范带动效应。
你们村属于什么类型?
根据规划,我市将分类推进乡村发展,一共分为三大类型,赶紧看看你的家乡属于哪一种类型吧:
01 集聚提升型村庄
结合村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农业、工贸、休闲旅游等特色产业,完善公共服务功能,保障乡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充分发挥特色村庄的示范带动效应。
02 特色保护型村庄
全面保护传统村落格局、自然生态肌理、历史风貌等整体空间形态,严格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农业生产遗迹等自然历史文化遗产,尊重原住居民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合理开发利用特色资源,适度推进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改造提升,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
03 一般型村庄
对一般型村庄进行控制型提升改造,不得新建、翻建,允许现状用房原地、原高度、原面积加固改造,但总体建设用地应逐步缩小。
对所拆房屋原址纳入到城镇建设、增减挂钩、农业规模化经营等项目中逐步实现土地复垦。
根据规划:到2022年,诸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所有村年经营性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低收入农户增收10%以上。
到2035年,诸暨乡村振兴目标全面实现,成为浙江全域的美丽典范,全国乡村的建设样板。
让我们一起期待乡村振兴战略,让家乡越变越美!让村民越来越富!
作者: 编辑:施妍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