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邵力子:报道辛亥革命第一人

2019-11-08 10:08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1959年7月,邵力子和夫人傅学文在北戴河海滩合影。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枪响,辛亥革命爆发!当时信息传递极不发达,加之清政府刻意封锁与歪曲,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人民何以得知这历史性的事件?是设于上海的《民立报》,利用其特殊的条件,首先向上海人民与全国人民,报道了武昌起义的真实消息,并加以振奋人心的评论。

而报道的作者绍兴人邵力子,也是这份报纸的创办人之一。

时代巨变中,升起新闻的“巨星”

邵力子原名邵景泰,“力子”取自《后汉书》中的“游子天所弃,力子天所富”,意为“勤勉之人”。这是他在《民立报》上撰稿时所用的笔名。动荡时代,作为独立报人的邵力子不仅要扛住政治高压,还要直面经济上的困窘,甚至有时要典当衣物去支付报纸的印费。

然而,他一直是新闻战线上的排头兵。邵力子的动力何来?事实上,出生于1882年,成长于变革的时代,他自学生时代就开始接触各类报刊,从中汲取营养。邵力子在《亲笔自传残稿》中写道:“17岁受戊戌维新影响,始至上海入学校,初入严开第所办求志学堂。”

来到上海求学的邵力子先后就读于求志学堂、苏州中西大学堂、南洋公学和震旦公学等。求志学堂规模很小,教员中有一些热心宣传维新的人,所以学堂里可以看到梁启超主办的《时务报》,留日学生编载各国政治法律著作的《译书汇编》,邵力子在这里还曾经借阅过清代著名学者俞正變《癸已存稿》等书籍。《癸已存稿》批判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主张男女平等。这些新思想给予了邵力子最初的启蒙。

作为书香人家子弟的邵力子,本应走科举之路。其父邵莲坡为他捐了“监生”,多次劝说邵力子参加科举。邵力子也以一篇《振兴实业论》被取为举人第67名。然而在上海受新文化思想影响的他,毅然放弃机会再次去了上海,考入南洋公学“特班”就学。

1905年,邵力子到震旦公学学习,师从马相伯。在新文化思想熏陶下,他逐渐意识到唯有革命才能拯救颓败的中国。邵力子与于右任都曾先后在进步报刊上发表文章,抒发自己的政治见解,两人的友谊迅速升温。当时有些报纸常刊登一些鼓吹清廷统治的文章,而对与其辩论的文章不予刊发,这使他们产生了创办报纸的愿望。

于右任、邵力子与叶仲裕、叶藻霆、金怀秋等同学商议,最后决定创办一份宣传革命主张的报纸。与此同时,他们看到当时许多思想先进的报刊都是留学生在国外创办的,又以日本居多,于是,为了考察报务、购置器材、物色办报人才,以及和革命党人取得联系,于右任和邵力子决定到日本“走一遭”。

“走一遭”的成果,便是1907年在上海法租界诞生了一张《神州日报》。该报始终以“徐察之、婉述之”风格进行传播。邵力子当时提出报纸应是“正确的言论机关”“言论独立”,在确保客观性、真实性的基础上,委婉地发挥其清议功能,一定程度上,也是清末高压政治环境下的自保策略。

邵力子是以革命派的姿态,参与创办了《神州日报》,当时他已是孙中山革命理论的支持者和拥护者。因此这份报纸也与孙中山迫切需要的革命宣传息息相关。报纸发行后,在国内外产生良好的反响。邵力子勤勉的新闻生涯也自此开始,在随后20年间,时代浪潮翻滚向前,他的大部分时间都专任或兼任报社职务。在诡谲无常的局势下,邵力子以启蒙者、战斗者的姿态,让文字利刃铮然出鞘,成为一颗足以撼动社会的新闻“巨星”。

不断“呐喊”中,升华办报的思想

20世纪第一个十年,清王朝摇摇欲坠,革命曙光破晓而来。紧随日渐高涨的革命声势,邵力子协助于右任先后参与筹办了被称为“竖三民”报的《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在首份开办的《民呼日报》中,提出了“为民请 命,大声疾呼”的办报宗旨,直接报道官吏鱼肉百姓的事实,直接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本质。还发出了“凡向之所不敢言、不能言、不忍言者,皆将于是乎昌昌大言之”的豪迈宣言。

《民呼日报》1909年5月17日刊载的《为民请 命之电报一》中说,“镇江赴旅沪同乡致北京电云:朝旨敦令督抚匀定州县公费,自无赔累可言。今变名征银,民间实受加赋之困,后患堪虞。”文章短短85个字,将地方官吏贪污 腐败的事实与百姓的疾苦展现出来。再如《甘陇饥馑之惨状》《江北水灾病民记》《湖北饥民迫不及待》等揭示社会民生困苦生活等的文章,在“竖三民”报中比比皆是。

《民立报》办报期间,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袁世凯窃取果实。报纸亦根据不同历史环境,对自身的定位有所调整。在晚清政府利用“立宪”骗局安抚民众时,大力揭露清政府的真实面目,抨击清王朝的腐败无能。随后中华民国成立,即为新生政权出谋划策。再后来讨伐袁世凯、声援二次革命。1913年3月,宋教仁被袁世凯刺杀后,《民立报》一改“迂回宣传”的策略,曾表示不惜一切讨伐袁世凯。邵力子在宋教仁死后先后发表了《宋教仁之被狙击》《宋先生不死》《何以为宋先生在天之灵》等文章悼念宋教仁。

在二次革命期间,邵力子走上报界前台,担当起《民立报》主笔,当时讨袁檄文、短小评论多出自其笔下。在袁世凯想要迁居南海时,他说道,“不能安民而反扰民,总统之戒备如是,宜北京居民人人自卫矣。”在袁世凯觊觎复辟时,他大胆评论“皇冠未戴,年号已颁”。

因为三份报纸针砭时弊直抒胸臆,邵力子的办报历程十分坎坷,三份报纸从创办到查封分别经过了92天、48天和3年。但是,这三份短暂的报纸像划破长空的闪电,短暂有力,振聋发聩。邵力子先后参与了四份报纸的创办,从报社经理到编辑,经过时代浪潮的涤荡,邵力子的革命理念和办报理念也有了进一步升华。

他意识到办报应为民争主权,任《民立报》主笔时论述《主权在民》,写道:“共和国之主权,当然属于国民全体。”并且强烈呼吁,“故所谓主权在民者,非仅空洞洞之一名词,必吾国民制代表是由其行驶主权之能力,而后可无愧焉。”而新闻自由是人民行使主权的最为有效的途径,所以邵力子对袁世凯“私制所谓《报纸条例》《出版法》《治安警察法》”进行抨击,他认为,“关系于国利民福,至重且巨,民意的发扬,无不以此为前提,近代文明诸国皆以保障人民言论出版自由为先务。”

邵力子尤其重视通过唤醒国民主权意识来保障革命果实。他曾在《呜呼!国民之血汗》一文中大声疾呼,“呜呼国民,仅正式国会开幕,使而至放弃如故,任此万恶之政府耗我血汗之金钱,而无以监督限制之,无语尔亦详见于枯鱼之肆而己。痛哉!痛哉!”

历史性时刻,擘画前行的方向

1916年,邵力子与陈其美、叶楚伧等人创办了《生活日报》,即后来一度蜚声报界的《民国日报》的前身。邵力子主持该报笔政长达10年,其中主持《觉悟》副刊长达6年。这期间他几乎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党悟》副刊上,在介绍革命理论、推进新文化运动方面开了风气之先,直至1925年因参与领导五卅运动离开报刊界。《觉悟》副刊成为进步知识青年的精神家园和同封建落后旧礼教斗争的阵地。在邵力子的主持下,《觉悟》副刊风行一时,与北京《晨报副镌》《京报副刊》、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一起,被誉为全国报纸的四大副刊。

作为著名的民主人士,邵力子曾拥有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双重党籍。他主持下的《觉悟》,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平台。《觉悟》多次刊载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等人的文章。邵力子写有社会主义专论《提倡社会主义绝不是好奇》《布尔什维克的真相》《共产和公道》《主义与时代》等,驳斥张东荪“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的观点。《觉悟》还积极译载介绍苏俄经济、法律、文化情况的文章,每逢十月革命纪念日,都发出“特号”或纪念文章。

当时中国正处在北洋政府统治期间,国内政局混乱、割据战争不断、民不聊生,对外则丧权辱国。邵力子以启蒙者、瞭望者的视角和独立批判者的姿态,参与到改造社会的运动中。尤其鲜明的是,他对北洋军阀政府各派系的暴虐统治和卖国行径进行了无情批判。

1917年段祺瑞以“再造共和”的功臣自居,重新出任国务总理。邵力子早认清段祺瑞真面目,呼吁国人别对段祺瑞存在幻想。果然段氏登台后,对外力主对德宣战,大量向日本出卖主权,借款编练参战军;对内奉行武力政策,排除异己,打击民主势力。“多行不义必自毙”,“恶政府终有倾覆之一日。”邵力子在其文章《勿为亡国罪人》《反对卖国借款》《反对亡国条件》中,对段氏投靠日本、出卖国权的行为,进行了义正辞严的驳斥和严厉告诫。

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失败后,革命形势陷入低潮。他执笔写了《国民其速起》《救国是自己的事》《吾人当抱定宗旨》等一系列文章,不断地为革命鼓与呼。这些言论在形势低迷、时局黑暗的日子里,犹如旷谷绝音。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召开,当时中国属战胜国一方,许多国人对于帝国主抱有幻想。和会签字前夕,邵力子撰文《麻木不仁之国民》《国民其速猛省》,对民众对帝国主义和北洋政府的幻想和麻木不仁进行了鞭笞。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举国震怒,邵力子接连发表《促国民速讨国贼》《再促国民速讨国贼》《凡卖国贼皆当声讨》。民怨沸腾,终于爆发了“五四”爱国学生运动,邵力子遂为之鼓舞造势,再发表《一致讨喊》《讨贼为第一义》《和会当首讨卖国贼》等战斗檄文,号召商人起来罢市,响应学生爱国运动,枪林弹雨般的檄文,令卖国贼们毫无招架之力。

迫于舆论压力,中国代表团最终没有在和约签字仪式上签字。

邵力子(1882~1967),字仲辉,号凤寿。绍兴市陶堰镇邵家溇人。中国近代著名民主人士、报人、社会活动家、政治家、教育家。1905年到上海求学,肄业于震旦公学、复旦公学、南洋公学等校,后赴日留学,专攻新闻。1907年《神州日报》在上海创刊,他参与筹备,积极撰稿。1910年上海《民立报》创刊后,担任编辑兼管经理、出版发行等事宜。

1916年,中华革命党在上海创办《民国日报》进行反袁宣传,邵力子担任该报主笔、记者长达10年之久,该报著名的副刊《觉悟》,即由他负责主编,以支持新文化运动、介绍新思潮,受到读者热烈欢迎,被推为五四时期的四大报纸副刊之一。

《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

作者:见习记者 王宏超 编辑:黄靖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