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在绍4处居所,哪里才是明代儒学大师刘宗周故居?

2019-11-07 07:21

来源:越牛新闻原创

明代儒学大师、蕺山学派创始人、“慎独”学说提出者刘宗周的故居到底在哪?是越城区西小路3号的胡家台门,还是蕺山东麓的西街18号?

绍兴文理学院教授张炎兴考证史料后认为:西街18号为刘宗周当年建造、居住、讲学之所,应列为刘宗周故居。

刘宗周故居具体位置

已考证好多年

西街18号,又叫章家台门。台门一共分为三进,中间是一条窄窄的弄堂,用青石板铺成,尽头处还有一口古井。在天井中抬头看,能看到屋顶的马头墙。打开北侧的门,是一处园子,还种着一些竹子。“以前这里是直通蕺山书院的。”西街18号房产目前为章氏所有,房产拥有者之一、今年70岁的章荣庆经过分析后也认为,这里就是刘宗周当年居住、讲学之所。

“有关刘宗周故居的具体位置,有好几种说法,我也考证了好多年。”张炎兴说,最近,他终于从史料中找到了有价值的线索。“对于刘宗周构楼的地点,黄宗羲在《子刘子行状》中提到‘刘宗周居于昌安坊’。”他查阅万历十五年(1587)《绍兴府志》卷二“府城厢坊图”看到,蕺山下戒珠寺东、昌安门内西有“昌安”字样。

章荣庆提供的一张“字据”,为分析蕺山东麓西街18号是否为刘宗周故居提供了重要线索。“这一‘字据’说明了西街18号由刘家转让给章家的过程——西街18号于1936年由刘家出典于章家,1965年房屋产权最终归章家所有。”张炎兴说,查民国二十二年(1933)编订的《水澄刘氏家谱》可以发现,立字据的刘德钤、刘德钫兄弟为水澄刘氏之后,与刘宗周同族。

“结合刘宗周之子刘洵编撰的《蕺山刘子年谱》,西街18号房产,1936年前属于水澄刘氏家族所有,这处房产,应为刘宗周当年构筑、居住、讲学之所。”张炎兴说。

刘宗周在绍居所

至少有4处

“对《蕺山刘子年谱》进行梳理发现,刘宗周在绍兴居住过的房屋至少有4处。”张炎兴说,一处是越城水澄里,刘宗周出生地,及5岁前经常居住之地,位置在现城市广场北部一带。

第二处是武勋坊之西小路口的胡家台门,刘宗周或曾在此居住3年多,考虑到刘宗周当时尚需贷米度日,此处房产当为刘宗周僦居(租房)或寄居之地,最有可能为刘宗周亲家陈氏之屋。

第三处是蕺山西麓的石家池室和解吟轩。石家池室为陈氏所有,主要为刘宗周僦居之所。解吟轩为朱氏所有,为刘宗周讲学之地。

第四处是蕺山东麓西街18号,为刘宗周建造,是刘宗周居住、读书的重要场所。

记者了解到,2002年,绍兴的相关文物管理部门将位于越城区西小路3号的胡家台门认定为“刘宗周故居”。对此,张炎兴提出了不同意见。

“选择刘宗周故居首先应排除的就是胡家台门。”张炎兴给出了3点理由:一是并不能完全确定刘宗周曾在此居住;二是即使刘宗周曾在此居住,也仅仅是僦居或寄居;三是刘宗周武勋坊居住的万历三十六年(1608)至万历三十九年(1611),在刘的一生中并不是重要阶段。

“越城水澄里是刘宗周出生及童年居住之地,非常重要,可惜这一带环境变化巨大,已无迹可寻。”张炎兴说,蕺山东麓西街18号为刘宗周故居最有可能。

应将西街18号

列为“刘宗周故居”

“刘宗周人称‘蕺山先生’,其形成的学派亦称‘蕺山学派’,关键原因在于刘宗周长时间在蕺山山脚一带居住、读书、讲学,是刘宗周思想形成的最重要阶段。”张炎兴说,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迁居蕺山之麓,到清顺治二年(1645)绝食离开,蕺山是其读书、讲学、居住的最主要场所。“蕺山东麓西街18号适合列为刘宗周故居。”他说。

事实上,越城区政协委员金雨亭曾专门写过提案,建议将西街18号改建为刘宗周故居,以便更好地促进书圣故里保护开发和发掘完善绍兴名士文化,弘扬绍兴先贤精神。他还建议将王羲之、刘宗周、蔡元培等故居串联起来,打造成绍兴名人一条街,丰富绍兴的名人文化资源。2011年,另有一份提案也建议将“西街18号改建成刘宗周纪念馆”。该提案中提到:“条件基本具备:一是主要房产已收归国有,不涉及拆迁安置问题;二是故居基本保留且已作修缮,现成可用。”

“绍兴正在大力挖掘阳明文化,而刘宗周又是王阳明的忠实追随者,其创立的‘慎独’学说至今影响深远。现今留存了400年左右的西街18号很值得保护,更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市政协委员张国进说。记者了解到,目前,越城区有关部门已多次就“完善刘宗周故居”一事进行调研。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陈乙炳 编辑:王丽丽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