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肆眺崇阿,寓目高林。
青萝翳岫,修竹冠岑。
谷流清响,条鼓鸣音。
元萼咄润,飞雾成阴。
——谢万《兰亭修褉诗》
秋风渐起,天气转凉,本周大家有没有和小兰一样及时添起了秋衣呢~~都说最是秋意浓,一尘不染天高云淡,鱼鳞微波、碧绿湖水增添浮云色彩。本周兰亭一周热搜榜单已经新鲜出炉,跟着小兰一起来回顾下吧。
1、10月15日,柯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祖卫赴兰亭街道开展走乡入村深化“三服务”活动,实地走访谢家坞、大庆、谢家桥、紫洪山、兰亭等村。
2、10月17日,柯桥区委常委、柯桥区纪委书记、柯桥区监委主任徐凯盛视察街道纪检监察规范化建设工作。
3、10月17日,柯桥区委常委、兰亭文化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书记马海明赴兰亭街道开展走乡入村深化“三服务”活动。
4、10月14日,柯桥区重点工作清单式管理督导组督查兰亭街道重点工作。
5、本周,兰亭街道继续深入开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街道全体班子成员参加柯桥区管领导干部专题读书班;各机关支部开展主题教育知识点内容测试、应知应会学习;机关各办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及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活动;各村居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党日活动。
6、本周,尚明工作室分别接待来自天津公安与内蒙包头公安的考察团。
7、本周,绍大线(柯桥区段)获评“2019全国美丽乡村路”。
8、本周,谢家坞锦绣舞蹈队《摇到外婆桥》获柯桥区首届群众舞蹈大赛决赛二等奖。
党章是党的总章程,深入学习党章党规、严格遵守党章党规、认真贯彻党章党规、坚决维护党章党规,是每一名党员应尽的义务。通过“党章留声机”,跟着小兰一起学习、梳理党章修订的要点、重点吧。
本期特约嘉宾:兰亭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孙洁
【原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这条道路、这个理论体系、这个制度、这个文化,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相关解析】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写入党章。这有利于全党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其中就强调了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这条道路、这个理论体系、这个制度、这个文化,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写入党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因此在党章中明确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
姚国梁:中共党员,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省万民好党员,柯桥区兰亭街道侨联紫洪山分会主席。
七旬老人架起家乡与侨胞沟通之桥
兰亭街道紫洪山村是著名的侨乡,而把紫洪山村与百位侨胞紧密联系起来的,正是已经年过七旬的“中国好人”姚国梁。
从上世纪60年年代开始,姚国梁义务从事侨务工作。他常年担任着紫洪山村侨联分会的主席,然而虽是主席,但整个侨联分会实则只有他一人,侨港胞回村扫墓、祭祖、做寿、寻亲等等侨务工作都由他一人完成,事无巨细。他常说:“退休了不算什么,我喜欢这个工作,我要一直做到做不动了为止。”
都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是每一个在外游子的深深思念。因为深知这份牵挂,每年临近中秋、春节等阖家团圆的节日,姚国梁都会把亲手设计、书写的两三百张贺卡寄往内陆、香港、国外等侨胞手中。为了确保贺卡能及时寄出,姚国梁一路坐着公交车辗转去绍兴的邮政局寄贺卡,春来秋往已经坚持了20多年。“他们收到贺卡,总是会打电话给我,然后高兴地说,因为贺卡感受到了来自家乡的温暖。”
一心一意为侨胞,姚国梁也因此得到了侨胞侨眷们的尊敬和信任,为家乡和侨胞搭起了一座桥。侨胞和紫洪山村的联系紧密了,也更加关注村里的开发建设,只要村里有需要,侨胞们都会把村里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对待。紫洪山村的文化礼堂,是绍兴地区建造的第一座村级文化礼堂,而建礼堂的30万元便是姚国梁联系香港同胞捐赠的。2009年,为救助村里的困难侨眷和村民,姚国梁筹到5万元捐赠款,专门设立紫洪山村“济困扶贫爱心基金会”。而现在进村必经过的古村落标志性建筑牌坊,也是通过姚国梁逐个联系、多方解释,由侨胞们认捐的。
毛主席曾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姚国梁认真踏实、勤恳务实,他看似平凡却不平凡的人生历程,不图名不为利,只是尽心尽力做着归侨侨眷以及乡村建设的“公仆”,践行着一个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品质生活,文化无限,本周跟着小兰一起开展文化礼堂巡礼,走进金庄村、大庆村文化礼堂,看看都有哪些精彩的活动吧!
(一)金庄村的文化礼堂
金庄村的文化礼堂依托老仓库改建,充满了古色古香,古城新生图片展览吸引了不少村民驻足观看。
民营剧团送戏下乡、放歌新时代文化走亲、文艺五进专场等演出好戏连连;培训讲座邀请到了绍兴市委党校宋坚刚老师;在传统的节日里,还能一起包粽子做汤圆蒸艾饺,文化生活其乐无穷。
(二)大庆村的文化礼堂
大庆村的文化礼堂里设有视听室、农家书屋等文体活动场所,还会定期为村民组织开展健康检查、读书小组学习。因为靠近山区,山多竹多风景秀丽,不定期的野外登山活动既丰富了生活又锻炼增强了体魄。
“最美茶园”绿意浓
——隐匿在印山人家里的如画风景
占地近千亩的茶园里,没有工厂,没有村庄,到处都是自然的味道。云雾缭绕下,青山秀水,满目葱郁,是一片纯天然原生态的如画仙境。这便是位于兰亭街道里木栅村印山人家农庄里的千亩印山茶园,种植着日铸茶、龙井茶等茶树。
茶香阵阵,古韵犹存,这样的绿意让人身心愉悦。远离城市的车水马龙,做一回行走在茶园里的采茶农。这里丘陵起伏让人慢下脚步,远方山林色彩层层渐变,引人驻足流连忘返。
诗人陆游曾写下《兰亭道上》一诗:“陌上行歌日正长,吴蚕捉绩麦登场。兰亭酒美逢人醉,花坞茶新满市香。”
可见,兰亭吃茶的历史非常悠久。宋代时已有固定茶叶交易市场。到了清朝,吃茶演变成为一种“茶文化”,滋生出不少的礼节。其中,当主人给客人洒茶时,客人用手指头在桌上笃笃的敲几下表示谢意,这个礼节还是乾隆皇帝游江南时创下的。当时,乾隆皇帝微服到兰亭,在娄宫一代吃茶。一时兴起便仿照茶店倌的样子给两个太监洒起茶来。这可急坏了两位太监,既想谢恩又怕暴露了皇帝身份,于是急中生智用手指在桌上笃笃敲着。
印山茶园在2016年时被评选为“绍兴市美丽茶园”,而在印山人家农庄里,还有集茶叶、水果、生态养殖、休闲茶吧等为一体的生态精品园区,“循环农业”下四季鲜果不断、家禽成群,你是不是也心动了呢~~
用镜头记录下兰亭最美的时光,这里是摄影爱好者展示作品的园地。
▼《秋意浓·古银杏》 摄于紫洪山村
▼《纵横交错》 摄于张家葑村湿地
▼《换个视角看文化广场》 创意俯拍
作者: 编辑:钱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