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新闻 >> 头条新闻
公平优质惠民生
——我市画出公平优质教育“同心圆”纪事
2019年05月23日 08:31:52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让每个适龄儿童“有学上”“上好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喝上“放心水”、吃上“放心餐”,率先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政府民生实事工程……近年来,绍兴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呼声和关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把公平和优质的要求贯穿到教育事业发展中,学生和家长在教育现代化建设发展中收获更多的幸福感。

近10年来,我市用于教育事业的财政支出逐年增加,从2009年的70.14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76.44亿元,年均增长15.15%。绍兴教育保持优质高效发展的良好态势。

打造公平优质教育

在新昌县城西片区,一所崭新的现代化园林式学校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几年前,这里还是一所老旧的农村初中,办学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2015年,新昌县西郊中学扩建工程列入全市薄弱学校建设项目。历时两年多的建设,学校建筑面积从原来的7000多平方米扩大至25000多平方米。全新的教学楼、实验楼、综合办公楼、食堂等拔地而起,全校27个教学班1200多名学生享受到了按照省一类标准配备的现代化教学设施。西郊中学校长何晓东说,学校硬件条件的改善、办学规模的扩大,不仅有效缓解了城区就学压力,也让学校的生源更加稳定。

“‘十三五’期间,县委县政府投入20亿元用于20个教育项目建设,投资额是前10年教育投资的总和。教学软件硬件的提档升级、教育资源的再次优化配置,让新昌教育名片擦得更亮。”新昌县教体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新昌县加大教育投入,加快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办学条件。仅2016年至2018年,该县学校建设项目就达16项,总投入7.8亿元。其中,新昌县技师学院(筹)、城东实验学校新建项目,知新中学、沃西中学迁建项目,潜溪中学新建项目等列入省重点项目。同时,新昌近4年还投入上亿元改善教育教学装备,建立和健全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更新和添置机制,学校现代教育教学水平由此大幅提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于学校办学条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打造公平优质教育样板?教育教学设施建设是基础,也是关键。近年来,绍兴从关键小事入手,真情投入、真抓实干,校园直饮水、农村中小学厕所改造、校舍建设、教室空调安装等工程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小到一滴水,大到一幢校舍,无不体现着绍兴对于教育必要载体的重视,彰显的是教育的公平和城市的品质。

改革画出“同心圆”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以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为动力,以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抓手,我市逐步化解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教育难点、痛点。随着“入园难”“择校热”“大班额”等民生问题的破解,绍兴举全市之力画出教育公平优质“同心圆”,多项经验已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幼儿园招生时间临近,得知小区配套的省优质幼儿园今年下半年将如期开办,家住越城区曦之湖小区的陈女士格外兴奋:“女儿现在能安心在家门口上幼儿园了,特省心!”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破解学前教育资源不足、不均衡的矛盾,2011年,绍兴市出台《绍兴市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明确加强对小区配套幼儿园前期规划、立项审核、建设与移交、管理与使用等方面的要求。越城区作为绍兴市行政中心所在地,率先将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纳入管理。目前,越城区教育部门共接收各类小区配套幼儿园73所,超过绍兴全市的一半,提供学位17000余个,占全区幼儿数的50%以上。

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近些年,绍兴教育部门花大力气做优学位,推进普惠发展和公平入园,出台完善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制度,大力实施“名园集团化”战略,着力推进幼儿园招生制度改革,使“入园难、入园贵、入园远”问题成为“过去时”。如今,在越城,优质资源从老城区向新城辐射,热门园“一位难求”转变为步行10分钟、家门口上“放心园”,学前教育从“痛点”变“红利”,百姓期冀逐步变成现实。

保持学校适宜的班额是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实际行动,也是统筹推进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破解基础教育“城镇挤”的一项重要举措。2018年,绍兴把控制班额工作作为市政府年度民生实事。去年初开始,全市各区、县(市)通过“一校一策”积极推进这项改革。新昌县在注重教师资源保障的同时,以学区调整优化资源;诸暨市借新高二选课分班时机合理控制班额。此外,扩建改建、分层走班、重新分班、校级交流、自然消除等措施在全市各中小学得到运用。如今,绍兴中小学起始年级班额一直保持在45人及以下,其他年级班额不超过50人。不少家长表示,控制班额后,无论是学校教学秩序还是教育质量,都比前些年有所改善和提升。

一项项民生改革,让群众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跑出绍兴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速度。

回应民声不止步

每天上学,是柯桥区钱清镇六年级小学生胡进进的“开心时光”。在家门口搭上去学校的通勤公交,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到达学校门口。“以前要多次转车,现在有‘直达车’接送,既方便又省时!”他兴奋地说。

去年,柯桥区建成全省首个全区范围学生通勤公交系统,全区11个镇(街道)新开68条通勤公交线路,学生上下学候车时间不超过15分钟,这让全区8200余名中小学生上下学有了安全、便捷的交通保障。

回应热点,群众对教育满意度不断提高。不仅是学生上下学的通勤公交,针对学后托管服务的提升,今年初,绍兴市教育局、发改委、财政局、人力社保局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小学放学后校内托管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探索解决“三点半难题”,为孩子和家长解忧。

“以前,爸妈因为上班不能在放学时间来接我回家,把我送去校外培训班。现在,我和同学在学校里上晚托班,他们放下了一桩心事。”上虞市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小刘说。2018年秋季开学,上虞区在全市率先探索小学校内托管服务模式,目前已实现全区62所小学全覆盖。全区70%的小学生参加托管,破解小学“放学早、接送难”矛盾取得了良好成效。校内教职工、家长志愿者、校外专业人员等共同参与服务管理,自主阅读、娱乐游戏、拓展训练、上虞特色文化教育、各类社团活动等成为托管服务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为提供人性化延时服务,今年,该区又启动28所学校晚托学生等候室建设,目前已投入317万元,预计今年9月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春季开学以来,上虞区小学放学后托管服务模式在全市推广。目前,全市共有93所小学试点开展这项服务,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嵊州市鹿山小学教育集团莲塘校区四年级学生家长袁先生告诉记者,学校在放学后托管时间开展体育锻炼,孩子的身体素质也逐渐增强了。

综合施策扭转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且逐年上升的势头;清理规范各类“进校园”活动和“小手拉大手”活动,为基层师生减负;深化教育“最多跑一次”改革,入学报名、学籍业务实现线上办……眼下,一个个教育民生项目正逐步落地,绍兴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越发坚定而有力,百姓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争创公平优质教育绍兴样板,我们一直在路上。”绍兴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展望绍兴教育的未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仍是目标和追求。“我们将进一步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完善教育体系,加强教育现代化建设,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把勾画的教育蓝图转化为一幅幅施工图、效果图和实景图,让每一个孩子在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中收获成绩、感受温暖!”


作者: 编辑:陈文华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