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专题 >> 第三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 >> 阳明快讯
一盏永不磨灭的心灯
——访王阳明17世孙王书铭
2019年05月17日 09:27:08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随着阳明文化的不断传播,400多年前的王阳明又迎来了一大批粉丝。在这波阳明文化传播热潮中,阳明学研究者走出书斋为世人传道,企业经营者们忙着参加阳明心学读书会,各地的主政者也开始大手笔谋划阳明文化资源的开发项目,普通民众则以致良知为实践。对此王阳明第17世孙王书铭颇感欣慰。

5月6日,在杭州浙大求是村,王书铭正在整理自己创作的两幅《王阳明像》国画,他将参加在绍兴举行的第三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这两幅画将作为礼物被带来绍兴。

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为什么会同时被阳明先生吸引?一座城市,怎样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阳明文化开发模式?当一位已去世490年的先贤进入现代舆论场时,大家到底在谈些什么?在自己的寓所,王书铭对话本报记者,谈论他心中的王阳明。

上虞区陈溪乡的王阳明祖居陈列馆。图片由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提供

我在伯府住了18年

84岁的王书铭,满头白发,身上透着一股儒雅之气。

退休前,他是一名中学美术老师。性格内敛的他,不善言谈,但一说起王阳明,便来了兴致。

“王阳明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还是一位了不起的书法家。”王书铭打趣说,他一生从事书画教学和创作,也算是继承了王阳明的艺术细胞。

为了参加第三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王书铭从今年年初就开始创作国画《王阳明像》,他精心挑选了两幅作品准备作为礼物带来绍兴。

“我想通过画画来纪念一下我们的祖先。”王书铭说,为了画好这些画,他特地翻阅了王阳明的历史画像和很多文献资料,并根据明代的一些穿着打扮进行了合理的创作,这一画就是好几个月,光是草稿就打了很多遍。

王书铭一边介绍着画作,一边讲述起他与王阳明的渊源。

他是王阳明17世孙,生于绍兴伯府内,小时候又在伯府长大。他的祖父王雨青曾是师爷。父亲王祝三,没怎么读书,靠做些小买卖养家糊口。所以,王书铭小时候家里的经济条件比较差。他的三个哥哥早亡,两个妹妹也已不在人世,只有一个姐姐还在世。他是家中最小的儿子,父亲全力培养他读书。18岁那年,也就是1954年,他考入杭州的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科,四年后毕业,被分配到浙江省教育厅主办的《中小学教育通讯》杂志社工作。1958年杂志社解散后,他又被分配到杭州第六中学当美术老师,一直干到1996年退休。

“我小时候听祖父讲过先祖王文成公的事,知道自己是王阳明的后裔,至于究竟属于阳明嗣子王正亿的支脉还是继子王正宪的支脉,则不好断定。因为我懂事时,全国已解放,政治和学术环境亦随之改变,族中长辈从未带我们去过兰亭的王阳明墓和余姚的王阳明出生处。”王书铭说,以前,他一向谨小慎微,少说多做,对身世、家世忌讳不谈,对解放后被视为“主观唯心主义者”的先祖文成公更是三缄其口。

在他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是王衙弄后面的“王文成公祠”,后因为建酒厂而拆除,当时祠内还有王阳明的塑像和神位。另外就是当时面积较大、水也较清的“王衙池”(即碧霞池),以及据说是用挖池泥土堆积而成的仅有数米之高的“假山”。他去杭州读书时,伯府前面还有一座牌坊,上面书有几个大字,因字迹模糊,已记不得了。在他离开绍兴的几十年间,每年他都会回故里探亲,父母去世后,隔几年也会回绍兴走亲访友,与一些亲戚一直有来往。如今,他的姐姐、侄儿等还住在王衙弄。住在杭州的亲戚,还有他三爷爷的一个孙女。

王书铭说,以前,阳明后裔一直延续着祭祖活动,除四时八节和祖宗生忌日在祠堂举行外,每年还有三次,即新春“拜坟岁”、清明扫墓和冬至送寒衣,而且每次都要坐船上坟祭扫。正月初四、初五“拜坟岁”,十月初一、初二送寒衣,清明则要连续扫墓五天。祭扫活动都是男丁出场,妇女不参加,并规定男孩6岁进祠堂,8岁才能上坟船。扫墓的先后次序为:茅山海日公墓(王阳明父亲王华之墓)、徐山郑太夫人墓(王阳明生母之墓)、兰亭花街文成公墓(王阳明之墓),以及文成公子孙们的一些坟墓。

王书铭与他画的王阳明像。 记者 童 波 摄

读书是为了更好地做人

在王书铭心里,王阳明是一盏永不灭的心灯。

王阳明把祖辈对自己的教育和自身的哲学思想相结合,通过一封封家书对后代子孙谆谆教诲,句句箴言,犹在耳畔,历久弥新。

王书铭说,王阳明家规的核心是良知教育,主张“蒙以养正”,把勤读书、早立志、学做人、做好人作为家规教育的重中之重。由于长年在贵州、江西、两广等地为官、征战,家书成为王阳明开展家族教育的主要途径,现存《王阳明全集》收录了大量王阳明对兄弟、子女以及晚辈们的书信,字里行间,融入了他对整个家族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其中《示宪儿》这篇被称为王阳明家规“三字经”的家书堪称经典之作,整篇家书,歌谣体式,三字一句,共三十二句,句句押韵,朗朗上口。之后,王氏后人秉承了王阳明的训子家规理念,形成了以“三字十二条”为代表的王氏族箴,作为这个家族安身立命的旨要与规范。除此之外,王阳明还把家规理念运用于社会教育,以家族历代传承的家规理念和毕其一生的心学研究为基础,向王学弟子们和贵州、江西、绍兴等地百姓广授教育树人之道,倡导文明礼仪乡风,被后人誉为“百世之师”。

“虽然我的父亲读书并不多,但他要求我读书。”在王书铭看来,父亲送自己去学画画,去学艺术,是很难能可贵的事情。而身为状元之子的王阳明自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儒学教育。与时人不同的是,他读书学习却不以科举考试为目的。王阳明11岁在京师读书,曾问私塾老师:“何为第一等事?”私塾老师说:“惟读书登第耳。”王阳明却并不认同,认为“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王阳明年少便立下“读书学圣贤”的志向,并把它当作一生的追求,他提倡读书,不是让读书人去做官,而是通过读书,去做贤德的人,做促进社会进步有用的人。只有读好书,做贤德的好人,才能对社会做出贡献。

王书铭将王阳明作为生活的典范、人生的楷模。他说,自己从王阳明身上收获的主要有三点:一是要立志,所谓“治天下者必先立志”,王阳明从十多岁开始立志做圣人,人无远志必有近忧,不管是谁,都应有自己的志向,有志向才有方向去努力。二是目标要专一,自己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去传授知识,目标就是教书育人。三是知行合一,这是王阳明的主要理论之一,也是王书铭始终秉承的一个理念。“知”包括三个层面:一是良知,要遵循天与自然的运行规律。二是道德,道德包括天道、伦理、自然,道德是做人的最高点。三是知识,而知识又要和实践相结合,所谓知而不行等于不知。一个人所学到的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转化成自身的财富。

王书铭认为,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智慧,是解决当今社会人心浮躁、道德松弛、信仰缺失问题的精神药方。这个良知不是简单的为善,而是人类文明,是道德、伦理、自觉等沉淀下来的成果。“年轻人应该多读读王阳明,不要急着睁眼看外面的世界,要学会向内看看内在的世界。”

开发阳明资源需要客观冷静

时代需要王阳明,但仅仅只有王阳明是不够的。到底怎么开发阳明资源,怎样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平衡点,每座城市都在摸索。

王书铭听到绍兴在打造阳明故里,笑逐颜开。前段时间,他还听说上虞区陈溪乡依托“阳明祖居”,打造阳明祖居陈列馆,把虹溪村打造成为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示范村,并借此平台向游客传播阳明文化,他为此点赞。

据记载,姚江秘图山派王氏曾由上虞达溪虹桥(即今陈溪乡虹溪村)迁至余姚城内的秘图山旁。王阳明曾于明正德八年(1513年)七月初与徐爱等来虹桥游历寻祖,曾记云:“乃从上虞入四明,观白水,寻龙溪之源;登杖锡,至于雪窦”(此处的龙溪即现在源自余姚黑龙潭的达溪),并留下《双石笋赞》等诗篇。

面对当下的“阳明文化热”,王书铭说,现在社会各界都开始学习王阳明,应该在学习过程中提倡“致良知,行良知”,真正践行“知行合一”的理念,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冷静、科学地看待王阳明,不能一味拔高,误以为王阳明的思想可以包打天下。“时代需要王阳明,但只有王阳明是不够的,不应也不可能独尊王阳明。”

王书铭认为,阳明心学是老百姓的哲学。即便过了400多年,王阳明的思想依然接地气,老百姓可以活学活用,它能在民间火起来也就不奇怪了。在经济高速发展多年之后,官方和民间都需要重新建构价值体系,各地的阳明热,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当下,一座城市要传承阳明文化,落到实处,还是要学习阳明先生的致良知与担当精神。

如今,绍兴正在努力打造阳明文化的典范,努力把阳明文化浸润到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使王阳明心学思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焕发出更强生命力。绍兴作为阳明心学的萌发地、成熟地、传播地,怎样才能更好地传承推广阳明文化呢?

王书铭建议,一是要挖掘阳明文化时代价值,从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来传扬阳明文化;二是要树立阳明文化城市形象。充分挖掘、保护和整理阳明文化历史遗迹、遗址,将阳明文化元素更好地植入城市规划建设,提升城市形象;三是打造一条王阳明旅游的精品线路,让中小学生等在实践中了解和学习阳明文化,弘扬阳明思想,传承阳明精神,将阳明文化内化成自身的思想文化;四是要将阳明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创建文明城市等相结合,将阳明思想真正转化成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如此一来,让阳明文化回归本土,让绍兴百姓也能更了解阳明文化……


作者:记者 童 波 编辑:陈文华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