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新闻 >> 网闻天下 >> 辟谣
蓝牙耳机致癌?来听听专家和医生的建议……
2019年03月19日 20:22:15
来源:上海网络辟谣

蓝牙耳机可能致癌的消息近日引发热议,这是真的吗?苹果回应了,来听听专家和医生的建议!

“蓝牙耳机可能致癌“?

近日有消息称,苹果AirPods(蓝牙无线耳机)可能致癌。

苹果客服对此称,对于第三方的传言和新闻报道,不负责准确性,可放心使用AirPods产品,不用担心辐射问题。

这到底怎么回事?

外媒13日报道称,近日,来自世界40个国家、250名科学家共同签署了发给WHO的联名信,指出应警告大众慎用包括蓝牙、WIFI在内的无线通信设备,并呼吁相关单位确立防治规范。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公共健康系教授莫斯科维茨(Joel Moskowitz)表示,由于蓝牙耳机电磁波频率较低,可能会削弱大脑血管壁屏障,而大脑血管壁是阻止化学毒素入侵体内的重要器官。

该报道还特别点名苹果公司的无线蓝牙耳机AirPods,称人们将Airpods塞进耳朵里,相当靠近大脑,可能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不过,虽然该报道中引用了专家对AirPods致癌的担忧,但科学家们提交的联名信中并没有直接点名AirPods,而是表达对“非游离电磁场(EMF)技术”潜在风险的关注。不过,目前所有的蓝牙设备都使用这种技术。

专家:蓝牙耳机尽量少用

莫斯科维茨警告,站在预防的立场,建议人们别拿自己的大脑和健康当实验,且现行法律对于无线设备的危险疏于规范。

虽然科学家目前还没找到使用蓝牙耳机和癌症之间确切的关联证据,但有动物实验表明,癌症的发生和电磁场设备中产生的辐射有关,会对生殖、神经和基因造成损害。

该联名信还称,国际癌症研究机构2011年认定电磁波“可能致癌”,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健康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卡彭特指出,研究显示,大脑经常使用手机的那一侧,神经胶质瘤和胶质母细胞瘤会显著增加,使用时间愈久风险愈高;另外,使用手机者的年龄愈小,风险也会提高。

据报道,此前,加拿大健康网络医学中心诺曼德·拉佩里埃教授表示,虽然现有研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手机、耳机和肿瘤之间有任何直接关系。但是,这很可能是由于研究时长不够,其影响可能在未来几年或几十年里就会有所表现。

延伸阅读

有大学生喜欢听MP3入睡 结果他突然听不见了

央视曾发布的《耳机质量调查》称,某高校近30%大学生听力受损。

在对某高校382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耳机使用率高达99.8%,已经出现噪声性听力损伤的人数超过1000人,占比接近30%。

据欧盟出具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如果每天超过89分贝音量听音乐,时长达一小时,持续5年就可能永久丧失听力。

南京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强建华介绍,一位大学生喜欢听MP3,经常听着听着就睡着了。有一天他突然听不见了,经诊断,属于重度听力障碍。“耳朵损伤太严重了,所以治疗效果不太好。”

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张华说,一般来说,因长时间使用耳机造成的噪声性耳聋往往不容易察觉,等发现时通常都已经是中晚期了,基本上无法治疗,只能戴助听器来辅助治疗。

那么,该如何避免听力受损呢?

医生表示,

1、要选择戴起来舒适的耳机,耳塞式耳机比耳罩式耳机更接近耳膜,对耳膜的刺激更为直接。

2、通过电脑看视频时,还是尽量使用扬声器比较好。

3、连续戴耳机听音乐的时长控制在1个小时内。

4、千万别戴着耳机睡觉,睡前想听点轻音乐助眠的话,可以用手机外放,并且设置20分钟定时关闭。

5、不要在嘈杂的环境中听音乐,当你发现在嘈杂环境中音量调大到60%的时候还听不清那就该摘下耳机了,再接着听只会损伤耳朵。


作者: 编辑:陈文华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