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新闻 >> 时评 >> 媒体言论
让企业家创新不再担心“头破血流”
2019年03月11日 09:25:47
来源:

越城区有这么一位企业家,干了很多年的印染,早几年突然迸发一个灵感,想研发一台快速数码印花机,能像打印照片一样打印花布。说干就干,又是招揽人才,又是闭门研发,想不到还真研发成功了。已有工程院院士对研发成果给出了40亿元的估值。谈起创新初衷,企业家吐露肺腑之言“头破血流也要搞好”,让人深有感触。

“头破血流”,还真不是这位企业家的夸张之言。企业的科技创新背后凝聚的酸甜苦辣,说不尽,道不完。这位企业家,一开始就不想外界知道研发项目,整个研发过程悄悄进行。为此,企业也走了很多弯路,研发投入也近亿元。其间哪一步没有挺过来,这近亿元的投入就打了水漂,大概外界也不会知道他“曾经研发过数码印花机”。

创新创造是一项了不起的“无中生有”的工作,将头脑中的灵感变成现实,将设计图纸变成产品,趟出的是一条没人走过的新路,开辟的是一方不同寻常的天地。但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创新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一路上往往荆棘密布。失败本是常态,成功才是幸运。在决定“第一个吃螃蟹”时,企业家明明知道创新的失败风险巨大,依然保持敢为人先、倾尽所有的勇气,这才是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宝贵之处。

现实生活中,企业创新失败带来的影响,肯定不容小觑。小的创新失败,可能只是受到点挫折,企业家创新热情受到打击;大的失败则是毁灭性的,可能导致企业破产,优秀团队散伙。那么,如何保护企业家的创新热情,让他们不再担心因创新失败而“头破血流”?首先当营造宽容创新失败的社会氛围。当前,全社会对创新失败的宽容度还是不够。作为一项高风险技术活动,企业创新失败在所难免。只有整个社会真正形成宽容创新失败的氛围,对创新失败的企业多给予鼓励,才能有更多创新者放下心理包袱,创新的源头活水才能充分涌动。

既要有良好的创新氛围,还要在体制机制、政策扶持上给予更多的优惠及照顾。笔者认为,保护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最关键的是建立和完善创新风险补偿机制。对于企业创新失败带来的损失,我省也出台过相应的政策,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能拿到不超过30%的风险补偿。可反观现实,对企业创新成果,社会或明或暗地传递着的是“成王败寇”式的简单导向。企业在创新过程中,一般不敢拿一个结果不确定的项目去申请经费,最后能拿到科技补助的,往往是创新的成功者,真正因创新失败而拿到风险补偿的,恐怕少之又少。

此外,政府还应该为企业引入更多的融资渠道,参与到企业创新中来。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有了更多的社会商业资本和金融服务的介入,可大大降低创新失败给企业带来致命打击的概率。当然,这需要创新者用实力说话,打动投资者前来投资;也需要投资者独具慧眼的投资意向和前瞻目光。

尼采说:“那些杀不死我们的,将使我们更强大。”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创新。要给创新者营造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更要制定创新风险的补偿机制,企业家才能坚定必胜的信念,大胆创新,不怕失败,不再担心“头破血流”。只有这样,才会使社会因创新更加进步,经济因创新更加繁荣。


作者:王旭东 编辑:杜史敏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