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新闻 >> 绍兴要闻
绍兴的两栖动物种类有多少?
我市摄影师正着手创建华东地区最全面的生物影像资源库
2019年01月14日 09:43:29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但蛙类鸣叫到底是为了什么?形形色色的蛙卵与其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前几天,一堂自然公益课在越城区金德隆“华东自然工作室”举行,吸引了两栖动物爱好者和32个家庭报名参加。近1个小时的课程结束时,在场的个个意犹未尽,围着老师继续问这问那。

“它们是登陆先锋,是生存特工,个个身怀绝技,它们就是两栖动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蛙类。”公开课的讲师叫王聿凡,是两栖动物的“超级粉丝”,“90后”的他已是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特聘两栖爬行类调查员。

王聿凡说,提起绍兴,人们首先会想到那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两栖动物资源并不是很丰富,但其实这是因为许多绍兴人只把目光放在飞鸟走兽上,而对身边的两栖动物却往往“视而不见”。他介绍说,根据适应地带,蛙类分为水栖性、陆栖性、树栖性和穴居性四种。而不同的蛙种,雌蛙对卵的保存方式各异,有泡状的、带状的和块状的。比如树蛙,这些勤劳的“父母”通常将卵产于水面之上的树枝上,孵化的蝌蚪在消化掉外壳后,掉入水中,开始自由活动。

我市野生动植物保护专家赵锷从事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自然保护区工作已有12年,他也说,绍兴的两栖动物种类其实并不少。2017年7月,他编著出版了《绍兴两栖爬行动物》一书,书中介绍了67种来自绍兴各地的蛙类、蝾螈、龟、蛇、蜥蜴等,其中蛙类占了近三分之一,有雨蛙、树蛙、姬娃等7个科。如中华蟾蜍因可入药被大量捕捉,种群数量有下降趋势;俗称“石鸡”的棘胸蛙是浙江省重点保护动物,目前已到易危级别;而姬蛙科的种群因分布广泛,数量稳定。在书中,它们的形象展示得纤毫毕现,有的是如证件照般的动物肖像,有的像是在展示行为艺术。

据了解,我市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的基础资料曾一直是个空白,而此书填补了这个空白,这也是浙江第一本用照片和文字详细介绍两栖爬行动物的图鉴书,也是我省唯一一本介绍地域性两栖爬行动物的图鉴书。赵锷说,他的调查只是初步的,绍兴当地两栖爬行动物的种类数量肯定远不止这些。他希望,两栖爬行类野生动物的爱好者,在今后能不断地发现新的种类,不断地充实当地生物多样性记录。

记者还了解到,我市的自然摄影师已着手创立“华东自然影像”网站,该网站扎根绍兴,放眼华东地区的所有自然类题材,以“自然与人类”的主题寻求和谐共处的方式。目前网站已与25位自然摄影师签约,目标是创建华东地区最全面的生物影像资源库。


作者:记 者 金国炳 文 通讯员 冯立斌 赵 锷 摄 编辑:黄靖芳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