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新闻 >> 绍兴要闻
见证斗门历史,如今桥身伤痕累累,被鉴定为危桥
“退休”的斗门大桥将原址新建
2019年01月04日 08:00:54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昨天,越城区斗门街道斗门大桥两侧均设置了3处水泥墩,开始实施封闭施工作业。这座通行了37年的桥梁春节后将被拆除,并就地重建新桥。“这座大桥见证了斗门近40年经济发展历程,如今光荣‘退休’,我们特意过来看看这个‘老朋友’。”百盛溇村党支部书记谢正光同一天3次来到斗门大桥边,拍照发朋友圈以示纪念。

斗门由来之地

斗门大桥拆除重建的消息传开后,勾起斗门人无数回忆。“这座大桥是斗门这一地名由来之地,也是斗门治水文化的记忆。”斗门街道办事处退休老人傅儒根说。

傅儒根说,斗门大桥所在地是绍兴老城区的河水流向曹娥江的汇合点。早在唐贞元初年就在此建设水利工程——玉山斗门闸,玉山斗门便成为绍兴第一座口门大闸,斗门也因此而得名。一直到1954年,此处的水闸被拆,修建了一座水利设施桥,当时该桥有30多米长。

1979年,因泄洪需要,当地开始动工修建斗门大桥。大桥长83米、宽6米,于1982年建成。“建造时,桥一边是山坡,都是人工挖出来的,异常辛苦。”傅儒根说。

在谢正光看来,斗门大桥还见证了斗门40年的发展历程。大桥北侧属于老斗门,有上万人口。那时,大桥是当地居民出行的唯一桥梁。“那时,老斗门片区成为市政府‘菜篮子’基地,每天从大桥上驶过的车辆数不胜数。”谢正光说,2000年以后,附近其他新桥逐渐建成,斗门大桥上通行的大货车渐渐少了,但依然是百姓出行的重要通道。

大桥伤痕累累

历经37年,斗门大桥的桥身已苍老斑驳。记者在现场看到,桥护栏和桥面上破损处不少,桥身上有些地方的裂缝达数米长。“去年5月,一艘大型货船从桥下经过,撞击了桥孔,导致水泥柱脱落。”谢正光说。

当时,斗门街道办事处立即采取措施,限高限宽,但桥梁隐患越来越严重。今年元旦前夕,他们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斗门大桥进行了鉴定,结论是它属于D级危桥,即无法通车,否则容易变形垮塌,后果不堪设想。

斗门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说,拿到鉴定报告后,他们及时采取行动,即对桥梁进行封闭,禁止机动车通行。春节之后,将拆除斗门大桥,就地重建新桥。新桥将采取机非隔离,计划2020年建成。


作者:记者 王晓宏 文/摄 编辑:陈文华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