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的社区教育工作,在深化‘一校一品’,每所学校都有市级及以上品牌项目的基础上,力争‘一校多品’。”日前,柯桥区社区学院院长周立军介绍,社区教育正在全面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振兴产业 促进生态
走进轻纺城军涛贸易有限公司,经营者王军涛正用流利的阿拉伯语,向几名阿拉伯客商介绍面料的品质、价格等,很快,50000米面料订单签了下来。
“我是新柯桥人,2006年来到柯桥。”王军涛说,以前他不懂外语,后来参加了中国轻纺城经营户素质提升工程的学习班,不但学习了织物分析、染整基础等必修课,还学了一门阿拉伯语。现在每当阿拉伯客商上门,他都能熟练地与之交流,贸易做得红红火火。
“产业振兴是社区教育的一大成果。”周立军说,如安昌成校通过自编传统校本课程《扯白糖制作》,联合区职教中心申报的安昌腊肠制作项目,成功入选国家职业资格及专项能力(考证)目录,并提供了行业标准。
“夏履镇是‘全球生态环境500佳’,根据产业特色和地域特点,成校组织开展生态农产特色‘千名竹农学农技’培训项目。”夏履成校校长钟妙良说,邀请省市专家对竹林种植户进行现场指导,讲解测土配方施肥、竹林抚育、冬笋采挖、常见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领。学校还自编了《竹林丰产技术36计》校本教材,近年来,累计培训1000余人次。
培育人才 传承文化
周六晚,走进齐贤街道齐贤村,悠扬的越剧声从村文化礼堂传来,十分悦耳。
文化礼堂的管理员徐兴祥,曾荣获浙江省“千名群众文艺骨干”、浙江省“社区教育优秀志愿者”等。
“每逢周五晚‘7点钟夜学堂’和周六晚‘周末剧场’,培训内容丰富,文娱活动热闹非凡。”齐贤成校校长冯明海说,既有家风家规等国学讲座、“五水共治、垃圾分类”科普宣传、技能培训,又有越剧、莲花落、歌曲、舞蹈、小品等百姓们喜爱的节目。齐贤村文化礼堂的做法在全区推广。
全国人大代表刘建明,是中国花木之乡——漓渚镇棠棣村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头雁。通过参加漓渚成校计算机学习培训,他学会了电脑操作,并通过互联网不断拓展知识面。为发展花木经济,刘建明与几户苗木大户和花木经纪人,组建了香满园花卉专业合作社。2017年全村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7500多亩,村民创办园林苗木公司50余家。如今的棠棣村,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民达50户以上。
以史为鉴 倡导清廉
去年,柯桥区钱清成教中心的“一钱清风”党员教育培训创建成为“浙江省成教学习品牌项目”。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钱清成教中心主任王决芳说,东汉会稽太守刘宠,政绩卓著,廉洁奉公,深受百姓爱戴,当地还建有“一钱亭”“一钱太守庙”。
钱清九岩村在2012年还背负着600多万元的巨债,2012年4月金传土出任九岩村党总支书记后,践行“一犁耕到头,创新永不休”的实干精神,不到两年时间就基本还清了600万元债务。2014年10月26曰,金传土因劳累过度昏倒,至今还躺在医院里。而如今的九岩村,已建设成为省级森林村、省级3A景区村、省级生态村。这是“一钱清风”的真实体现。
“我们经常组织党员干部前往‘一钱太守庙’等党员廉政教育基地亲身感受‘为官清廉、奉公守法’精神。”王决芳说,在钱清,像金传土这样的好书记、好干部、好党员不断涌现。
近年来,中国轻纺城经营户素质提升工程、文化养老进社区工程等先后上榜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柯桥街道、华舍街道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全区有4个全国农村优秀学习型镇街,15家单位被评为全国农村优秀学习型村居(部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