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新闻 >> 文化
启蒙老师念念不忘 赠衣御寒同窗情深
——金庸与两位绍兴人的故事
2018年11月01日 09:32:16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斯杭生保留着金庸的书信。

世间永别金庸,无人再笑傲江湖。10月30日,一代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在香港病逝,享年94岁。这个消息震惊了国人,也“震”出了他与诸暨的一段情缘。原来金庸同诸暨是有渊源的。这里,有他的良师益友。

启蒙老师来自诸暨

金庸的写作水平自然是“宗师”级别的,但在其心中,有一位诸暨陈宅人,对他的写作水平极有帮助,那就是做了金庸小学五年班主任兼国文老师的陈未冬(原名陈维栋)。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海宁袁花镇。1931年,7岁的查良镛被送往村口巷里的十七学堂。几年后,转入袁花镇的龙山小学堂就读。

在龙山小学堂,金庸遇上了陈未冬。

那时,陈未冬不会想到,他所教的孩子当中,有一个叫“查良镛”的孩子,后来会成为闻名中外的“金大侠”。

据说陈未冬当时十分喜爱查良镛这名学生,这在其生前撰写的自传《我的故事》中就可窥出一二,他如是记述,“当时,查良镛(金庸)在本校就读,是五年级成绩最佳的学生。他听课、做事都很认真,特别是作文写得好,我对他的每篇作文都细加圈点、认真批改,作为范文在课堂上评析。我曾把他的作文本交给《诸暨民报》的骆文华,他看后认为很不错,还选了几篇在《诸暨民报》上刊登了。”

师生分别之后,陈未冬一直把查良镛小学时的一本作文簿珍藏在诸暨老家,直到“文革”期间造反派多次抄家,这本作文簿才与被称为“四旧”的东西一起被烧掉。上世纪80年代,当邓小平在北京会见香港明报社长查良镛的消息在报纸上刊登后,陈未冬才知道,金庸就是他当年的学生查良镛。

虽分别良久,但心中,仍念念不忘。事实上,金庸也没有忘记他的启蒙老师。

据《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金庸/池田大作对话录》一书,他与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国际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的对话中,曾有这样的对白。

“您的‘恩人’是哪一位?当然,有各个不同时期的‘恩人’吧。”对于池田的提问,金庸如此回复:“说起我的恩师,一位是小学五年级时的班主任兼国文老师陈未冬先生,前年在杭州相会时几乎已相隔六十年。我仍记得当年他为我改正的作文错字,提到这些字时,他不禁大笑,赞我记性好,并说牢记错误是求得进步的要诀……”

金庸对于老师的这份铭记,可见一斑。

同窗情谊永在心怀

自打金庸的少年求学起,就与诸暨人缘分不浅,除恩师外,还有挚友。

今年95岁高龄的斯杭生,是诸暨斯宅人,曾任上海江南造船厂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任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船舶行业规划组组长、上海市海洋石油服务总公司董事、中国-勃朗骆特海洋工程公司董事、上海船舶工业空调冷藏工程公司董事。他在浙江省立联合初级中学(简称联初)和浙江省立衢州中学高中部(简称衢高)求学时,与金庸有过一段深厚的同窗情谊。当提起金庸先生,斯老先生的语气忽然变得很失落。

“查良镛比我高一学期,当时我们并不认识,我只听我的堂叔、曾是杭初和联初的语文老师斯伦说起过。他说,他在联初教语文,班上嘉兴中学来的学生查良镛的语文基础很好,文章写得很有新意,是我们杭初的学生所不及。”斯杭生说,之后他们又成为衢高的校友,他仍比其高一学期。查良镛生于海宁名门世家,不但中文基础不错,英文基础也非常好。衢高的英语课本相当难读,他却总能把全本书读完,还经常到图书馆借阅世界名著原本来阅读,这对其后来事业上的成就有很大帮助。

然而,查良镛的家乡早已沦陷,他没有经济来源,全靠学校救济,到衢高后,他常用“查理”的笔名,在当时的《东南日报》副刊上写文章,得到一点稿费作为零用,生活过得很艰辛。斯杭生回忆道,一年冬天,自己看到查良镛没有棉衣御寒,就送了他一件棉大衣过冬。一个小举动,却让查良镛念了一辈子。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他的联初同学发起编印《联初通讯》刊物,查良镛在香港接到该刊后回信说:“《联初通讯》中的校友,大多都不认识,而斯杭生曾送我棉衣御冬,绨袍之赠,永世难忘。”

在斯杭生的印象里,查良镛是一个善良又讲义气的人。1940年秋冬之交,衢州一带发生了鼠疫,并很快蔓延开来,学校只能暂时停课。查良镛班上有几个同学染上鼠疫,他还常去看望染病的同学,后来有一个同学死了,他又去处理后事。直到学校复课,大家才回学校继续读书。

当时,衢高设在离衢州城北十五里的静岩村,这是一个只有三四十户人家的小村庄,东面有一条小溪直通衢江,清澈见底,在一片抗日战争的熊熊烈火中,显得清净、幽雅。“当时联初毕业到衢高读书的同学很少,除查良镛和我外,还有余兆文、俞兆康(诸暨枫桥人)、蒋培初(诸暨磨石山人)、斯伯郎(诸暨斯宅人)等几人。每当课余饭后落日黄昏之时,我们几个常在小溪边或山脚下散步闲谈,以消除一天的疲劳。”斯杭生说。

多年之后,虽各奔西东,但少年情谊在心怀,查良镛与斯杭生常有通讯联系。1992年初,查良镛去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学院讲学前,曾接连寄给斯杭生两封信,告知其自己的近况及工作计划,让他如有通讯,仍可寄经香港明报社,工作同仁会迅速转递。

斯杭生缓缓念出其中一封:“……吾兄精神矍铄,风采依然,至以为慰。兄在造船工程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弟闻之亦欣喜不已。我们已四十多年未曾晤面,但昔日在碧湖情景,仍历历在目,临风想念故人,仍有温暖之感。如有机缘,自当趋府拜候。”念着念着,话筒里传来的声音越来越低,斯杭生说,查良镛小他一岁,故称其为兄,信中文字言语温情,他每每读来都感动不已。


作者:记者 何丹 文/摄 编辑:陈文华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