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专题 >> 东方水城看绍兴 >> 新闻聚焦
标准化管理:河湖“常治”新起点
——“新时代河湖长制工作如何向纵深推进”研讨会发言摘要
2018年09月29日 09:35:35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核心提示

绍兴在全省率先实行“河长制”,又在全国率先推行“湖长制”。河湖长制在绍兴实施以来,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有力推动了河湖的治理,也为全国各地的治水贡献了样本和素材。9月27日上午,绍兴又发布了全国首个河湖长制地方标准。迈入新时代,河湖长制工作如何向纵深推进?在随后举行的主题研讨会上,来自全国的治水专家、学者和绍兴本地的河湖长,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探讨。

河海大学河长制研究与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 鞠茂森

绍兴为全国提供了示范样本

河长制、湖长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水利、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多个部门多个行业,许多问题需要协调解决、系统治理;也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认识到水污染防治的艰巨性、长期性,任重道远;更是一项社会行动,需要全民参与,社会共治,需要民间河长、企业河长、民间环保组织的共同参与。

2018年7月17日,水利部举行全面建立河长制新闻发布会,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宣布,截至到2018年6月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全面建立河长制,提前半年完成了中央确定的目标任务。目前河长制组织体系全面建立,省市县乡村共约百万名河长上岗,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河长制的全面建立是我国河湖管理工作新的起点,如何以河长制、湖长制为抓手,创建生态河湖、美丽河湖,各地河长、河长办的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加强政策研究,做好顶层设计,抓好示范推广,不断总结经验,全面分享河湖长制的相关知识、经验与教训。

今天,我们高兴地看到,绍兴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技术规范,这对指导全国各地的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很有示范意义,可喜可贺。河海大学河长制研究与培训中心也将绍兴作为研修实训基地,我们期待绍兴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总结出更好的经验分享全国。

绍兴是著名的水乡,这次又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河湖长制管理标准化问题的研究,并出台了技术规范,这是河湖长制工作的新创举,为河长制工作研究与培训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和典范。

今年7月,2018年全国第三期县乡河(湖)长培训研讨班在绍兴举办期间,代表们对绍兴治水以及河长办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普遍反映在绍兴学习培训考察收获很大。今年11月,我们还将在绍兴举办2018年全国第五期县乡河(湖)长培训研讨班,届时,绍兴发布的河湖长制工作规范将列入培训内容。

省治水办(河长办)业务二组组长 彭洪

治水需要更多这样的创新

2013年,杭州毛源昌眼镜董事长金增敏回家过年,“阔别家乡25年后闻到河流熏人气味,看到河面漂满垃圾,打击很大。”因此,愤邀环保局长下河游泳。

“20万元邀请环保局长下黑臭河游泳20分钟”的微博也让金增敏成为那年的“网红”。

近年来,浙江经济发展迅速,在快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对水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2013年,全省有32个省控地表水断面为劣V类。浙江下定决心修复山河本色,重塑美好家园。清“三河”、清淤泥、小微水体治理,成效十分显著。

对于治水的重视程度也是逐年提高,2014年浙江省提出了“五水共治”,并推出了“河长制”。2016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17年元旦,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发出“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的号令。全国上下全面建立起了河长制。

不断完善的河长制把我省的治水工作带入了新的阶段,2017年,全省已全面消除劣V类断面,提前3年实现消劣目标。老百姓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从2013年的57%提高到2017年的78.5%。

但是,美好环境是个“易碎品”,治理难,巩固更难,必须深化源头治理,健全长效机制,不断巩固治理成果,注重水岸同治,大力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扎实做好清除淤泥、截污纳管等工作,严格落实河长制,严格环境执法,严防反弹回潮。绍兴发布全国首个河湖长制标准,是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中的一项创举,河长制治水需要更多绍兴这样的创新,不断完善河长制顶层设计与运作机制,提高人民群众对治水工作的获得感、自豪感和幸福感。

绍兴市治水办(河湖长办)常务副主任 方林苗

以标准化管理提升治水实效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加强河湖管理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创新。绍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水环境管理保护工作。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确立“长治、治本”思想,于2012年在全省率先实行“河长制”,2017年在全国率先推行“湖长制”,精准落实“一河(湖)一策”,河湖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今年8月,我市在贯彻上级要求和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又编制发布了全国首个河湖长制地方标准,为高水平推进水环境管理保护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我们将以此为抓手,全力打造绍兴治水升级版。

到2022年,我们有三个目标:一是水质全提升。建成“污水零直排区”,实现江江都是Ⅲ类水;建成美丽河湖50条(个),“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江南水乡风貌充分展现。二是防洪全达标。绍兴平原排涝能力达到20年一遇标准,曹娥江、浦阳江“两江”流域干堤、主要支堤按规划要求全面达标,中心城区能有效应对不低于30年一遇暴雨。三是长效全保障。全面构建河湖长制协同办公平台,建成河长湖制管理大数据中心,建成河湖长制标准化管理体系并有序运行。

为此,我们将不断健全标准体系,强化监督管理,强化机制化保障,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工作规范”,健全河湖长电子化巡河湖、投诉举报、信息公开、例会和报告、协调治理、考核问责等工作机制;健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涉河涉湖水环境违法行为。

同时,提高信息化水平,利用“互联网+地理信息”技术,完善水质、取水口、排污口、污染源、河湖长牌等基础数据和河湖长电子化考核内容,构建河湖长制管理大数据体系。

绍兴市标准化研究院院长 李博斌

河湖长制标准化工作意义非凡

我认为河湖长制标准化工作意义非凡。河湖长制标准化工作,将原先众多碎片化的河湖管护相关规定、规范、要求,以标准的形式统合起来,为河湖长制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科学、规范的依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也便于各地管理人员有效开展工作,提升工作效率。

以《河长制工作规范》和《湖长制工作规范》两个绍兴地方标准为基础,也有助于推进河湖长制省级标准化试点,建立完善河湖长制标准化工作体系,形成全市河湖长制长效管理机制。

绍兴河湖长制标准化也将提升治理管护规范化,两个标准正式实施后,我市在深入推进河湖长制标准化工作中,应做好以下6点: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通过成立河湖长制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组,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将为我市治水工作提供强而有力的组织保障、资源保障、技术保障。

第二,加快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效率的标准化人才队伍,推动河湖长制工作的标准化、特色化、规范化发展。

第三,建立完善河湖长制标准化体系,通过收集整理相关法律法规、管理规范、标准、要求,根据我市实际情况编制河湖长制工作的核心标准,建立完善河湖长制工作标准化体系。

第四,强化宣传,搞好试点。可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宣传河湖长制标准化工作,选择1个河道、1个湖泊先行开展标准的试行工作,积累经验,不断完善,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推广,为推动全省河湖长制工作的标准化提供经验。

第五,有效监督,持续改进。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关注焦点,不定期组织检查、暗访,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完善,不断提升标准化水平。

第六,开展满意度测评。邀请第三方机构测评满意度,根据调查测评结果对照标准及时改进,使群众满意度达到一定的水平。

河长说

诸暨市枫桥镇枫源村村委主任 骆根土

发动群众促“常治”

近年来,我们枫源村不断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基层治理的思路落实“河湖长制”,实现“河湖常治”。

“枫桥经验”的根本就是走群众路线,除落实河湖长责任外,我们还通过充分发动群众,抓村民习惯、抓工程建设来把好治污治乱的源头。

在“五水共治”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强化了村规民约的执行力,对随意在河道倾倒生活垃圾、河道边放养畜禽等行为明确惩罚措施,对主动配合做好村内沟渠、池塘的清淤、清障、清漂浮物和清除杂草等工作的进行奖励,并在村部大屏幕的“红黑榜”上予以公示,将保洁护水工作作为村民的日常行为约束。同时,我们对河道实施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专职网格员的作用,把河道巡查列入专职网格员工作职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新昌县小将镇镇长 何乐钦

深化河道“认养制”

小将镇把推行“河湖长制”、建设生态宜居的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旅游事业发展“全面开花”,乡村休闲旅游年收入实现从零到500多万元的突破,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超50%。

早在2013年底,我们就全域建立了“河长制”,2017年又落实了“湖长制”。这些年来,我们把河长、湖长责任落实到位,同时汇聚乡贤力量,创新实施河道“认养制”,34家小将商会企业认养小将区域80多公里河道,开创全省社会化治水新模式,全市企业认养河道工作现场会在小将召开,河道“认养制”全市推广,成为全县乃至全省“五水共治”体制机制创新中的重要亮点工作。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河道“认养制”,把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群众的生态收益快速增长,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渐增强。

嵊州市治水办专职副主任 邱晓军

发挥好志愿者作用

“五水共治”需要全民参与。我们邀请应急救援、登山协会、摄影协会等25支志愿者团队,组建“碧水联盟”,推动政府引导和民间自发相结合,形成全社会志愿服务者参与治水工作的生态圈。

一个志愿者就是一个河长。目前,嵊州在编志愿者达1万余人。发挥好志愿者力量,对照“十不”倡议,做到垃圾不往河里扔、污水不向河流排、衣物不到河边洗、家禽不放河中养、蔬菜不在河床种、棚架不靠河岸搭、杂物不沿河堤堆、种植不毁生态林、游泳不去水源地、用水不忘巧节省,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呵护水环境。

我们还将志愿活动与“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美丽河湖”创建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常态化开展系列“走进”活动,从以往的政府在做,群众在看,发展到全面参与,有效提升“五水共治”知晓度、参与度。

上虞区水利局副局长 陈建木

打造最美“母亲河”

曹娥江上虞段全长78公里,途径7个乡镇街道。上虞区全面落实河长制管理,将曹娥江上虞段打造成为全省最美河流。

由区委书记担任河长,副区长担任副河长,沿河7个乡镇主要负责人担任镇级河长,区镇村三级79名河长共同护卫上虞的“母亲河”。江面保洁与水岸执法实现了常态化,形成了一日两次的上下游保洁巡查机制。

同时,坚决淘汰传统落后产能,全力构建一江两岸景观带,着力培育新兴绿色产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将曹娥江及两岸打造成为城市特色名片、市民休闲空间、旅游文化走廊。


作者:记者 胡诚浩 整理 记者 黄 霄 摄 编辑:陈文华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