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银杏渐黄,果子初收。
诸暨市应店街镇灵山坞村的1400多株银杏树,又将迎来“打果季”,这些天,每天都有不少村民早早去山上收果子。相较去年,今年银杏果产量将有所上升,达5万公斤。赶上丰年,本应该高兴,但村民却为银杏果的销路犯了愁,很多白果“熟落在地、无人问津”。
灵山坞的千余株银杏树,最美的时候是深秋,届时,杭州、上海、深圳等地的游客都会慕名而来,返程时还会捎带一些银杏果回去,“都是野生白果,果粒饱满,很不错!”这些观光客是灵山坞银杏果的固定消费群体,当地村民基本上每户每年能卖出三四百斤银杏果,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今年以来,应店街镇积极为灵山坞完善旅游配套设施,生态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银杏林游步道等相继建成投用。村容村貌显著改变,让村民们对今年的银杏旅游旺季有了更多期待。可这并没有打消村民们对银杏果销售的忧虑,“果子季比银杏季先到,所以在游客到来之前,我们就开始打白果了。可我们没有足够的储藏条件,果子等不起啊!”正在打银杏果的村民孟招娣告诉记者。
巧妇难为“多米”之炊。记者在银杏林看到,千余株银杏树下银杏果零零散散铺了一地,任其腐烂,十分可惜。“虽然单价能卖到14元~15元/公斤,但销量并不稳定。就这么存放在家里,如果不冷藏保存,果子就会发黑。”看着这一树、一地的银杏果,村民特别希望能为它们找到合适的客商,物尽其用,也可增加村民们的收入。
对此,灵山坞村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他们也在积极寻找零食加工企业。“银杏果是很好的零食原材料,我们希望有合适的企业和灵山坞村合作,把它加工成袋装零食。”这位负责人表示,如果企业有兴趣,还可以对银杏果进行深加工,研发银杏系列产品,延伸银杏产业链。“银杏果营养丰富,食用、药用价值都不错,如果零食加工企业难觅的话,村里也在考虑是否对这些银杏果进行回购,酿成银杏果酒销售。”这位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