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新闻 >> 文化
实验绍剧:九个演员一台戏
2018年09月19日 08:55:07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小剧场、实验,当这些带着先锋色彩的词语,与有着400多年历史的传统地方戏曲——绍剧搭配在一起时,究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这几天,绍剧艺术中心的舞台上,一部被定义为“实验绍剧”的新戏正在火热排演中。

一人饰演多角,仅9个演员,就撑起了整台戏。更令人惊讶的是,观众也将走上舞台观看演出,乐队则将进入背景的幕墙中演奏。前去探访的记者,都被这些天马行空的创意震撼到了。原来,绍剧还可以这样演。

(服装定型图)

历史故事的心理逻辑

“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里施功,还如果熟自然红,莫问如何修种。”

群舞,伴着一段画龙点睛的独唱,拉开了这部实验绍剧的序幕。

舞者定格回身,郑庄公的脸,隐去。

月光下,一个女人的剪影行至城门,似在犹豫,似在说话,不久城门打开,出现共叔段和武姜。一束强烈的光照在两人惊恐的脸上。

郑庄公一声令下:“拿下。”

一声马嘶,众多黑衣人从地上站立起来,围住共叔段和武姜,共叔段与黑衣人打斗起来……

这台实验绍剧的名字,叫《庄公的烦恼》。这其实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来自《左传》中的名篇《郑伯克段于鄢》。讲述的是春秋时期郑庄公因为难产出生,被母亲武姜厌恶。在父亲死后,母亲武姜偏袒小儿子共叔段,向郑庄公提出种种无理要求,要地,要兵马,私劫官粮。郑庄公不顾大臣反对,一一允诺。在得知母亲和弟弟要里应外合,私开城门叛变时,他才说出“多行不义必自毙”,动手把弟弟驱逐,把母亲放逐,并且发下毒誓,与母亲“不及黄泉,无相见也。”不久,郑庄公后悔,在大臣颖考叔建议下挖地见泉,连成地道。母子相会其中,终于和解。

这部戏的编剧是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的专职编剧章静。同时,也是这位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科班生,第一次被搬上舞台的原创绍剧。此前,她在新编绍剧《绍兴师爷》剧本的二度创作中也曾有过出色表现,还改编过许多传统绍剧的剧本,如青春版《朱砂球》《龙凤呈祥》等。

“其实,这个本子创作于8年前,并入选了2014年浙江省中青年编剧扶持计划。”章静告诉记者,最开始有创作冲动,是因为历史记载中的郑伯。在短短几百字里,他的老谋深算,他的隐忍克制,都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纵容母亲和弟弟的野心,处心积虑等待他们犯下最不可饶恕的罪,再一举拿下。又迫于当时的“孝道”,人为设置“黄泉”,解开这个政治难题。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是周朝礼乐制度被破坏后的时代,也就是史称“礼崩乐坏”之时,郑伯是那个时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是春秋时期第一个小霸主。

“当时是一个传统大戏的本子,现在要用实验绍剧的形式展现,先后改了10多稿。”章静说,她原本写的是一个关于权力与欲望的故事。但是,在导演介入以后,导演提出了很多关于剧本上的疑惑和问题,“权力与欲望”主题开始变得模糊不清。在这个剧本中,一个无法忽视的人物——武姜,突然跳了出来。“作为两个孩子的亲生母亲,无论谁做王,武姜都是尊贵的郑国夫人,可她偏偏帮着小的对抗大的,难道就是因为当初生郑庄公时难产,她就恨自己的亲生子?她到底是何种心理,到底是什么动机让她做出让旁人看来情理不合的事?”

武姜的心理逻辑,成了剧本修改的最大绊脚石。“后来,我们终于梳理出了了武姜的心理脉络,武姜对两个儿子都爱,只不过爱的方式不同,一个溺爱,一个缺爱。缺爱也是爱,类似于现在所谓的虎妈式教育,让他学会孤独,成为孤家寡人。这么一来,长期困惑的问题云开雾散了,主题也明确清晰了——爱的不同方式。武姜对两个儿子不同的爱,让所有的事件都有了合理的逻辑,剧中人物解决矛盾,也有了合理的方式,才有了今天看到的剧本最后形态。”章静认为,这条母爱的主线,放在如今的社会,也有现实意义。

排练现场。

9个演员的80分钟

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施洁净,是武姜的扮演者。这是她摘“梅”后主演的第一部大戏,也是她第一次尝试小剧场实验绍剧。

“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很大的突破。在这个剧里,我要忘记原来擅长的老旦行当,努力去表现一个人物的大半生,体验这个角色的各个年龄阶段。如孩子小的时候,我更接近的是花旦的表演,等孩子长到青年,又更接近于大青衣的感觉。原先老旦的唱腔是用真嗓的,非常苍劲,在这部戏里就会偏柔美一些,会用到假嗓。”施洁净坦言,刚看到这个剧本时,心里也是没底的。在一个多月的排演过程中,才慢慢有了一个清晰的定位。

与此同时,给予她更大挑战的还有情节的跳跃性。“所有与这个角色有关的场景,都要我来演绎。一会儿是在现实中的,一会儿是在幻想中的,一会儿又是在回忆中的,时空转换得特别快。”施洁净告诉记者,作为一部小剧场实验绍剧,会保留一些传统绍剧程式化的内容,但在表演样式上也有很强的实验性质。比如演员是在观众中间表演的,演员脸上的每一个细微表情,观众都可以看得十分真切,所以是非常考验演技。“那么近距离的表演,如果再用那些传统舞台上的夸张表演,肯定是不合适的。所以,必须要收回来一些,演一个与现实生活更为贴近、更为鲜活的人。”

同样在摸索中的还有国家一级演员胡建新,他是剧中大儿子郑庄公的扮演者。对于这位在绍剧舞台上从艺已经近40年的老演员来说,这部实验绍剧带来的全新尝试,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很多情节,不仅要靠表情和动作来表现,更要用心来表演。郑庄公是个内心有些扭曲的人物,喜怒无常,有时需要假哭,有时需要真怒,情绪变化很大。”胡建新告诉记者,擅长演老生的他,要在这部实验绍剧中尝试童生的表演,开始有些不适应,但后来慢慢找到了一些感觉。

工二面的骆纪强,则在该剧中身兼共叔段和夜枭两个角色。共叔段是郑庄公的弟弟,夜枭其实是一只猫头鹰,这只猫头鹰是一个符号,传说此鸟极恶,非但不像乌鸦反哺,相反它若要长大,必须杀父食母。夜枭,代表着的是哥哥郑庄公的灵魂。“两个完全不搭边的人物,集中在一个演员身上,这是非常有表演难度的。” 骆纪强告诉记者,两位人物是截然不同的表现方式,共叔段是童生,声音是那种细细的,而夜枭则是那种老成阴森的感觉。两个人物转换最近的时间间隔只有3秒。前一秒还是共叔段,戴上面具,披上斗篷,转眼就成了夜枭。

“整部戏,其实只有9个演员。除了3位主演,其他6位演员都是一人身兼数角。他们可能一会儿是大臣,一会儿是黑衣人,一会儿是宫女,根据剧情而不断变化角色。”导演孙晓燕告诉记者,与传统绍剧不同的是,这部实验绍剧的时间长度也比较短,大概会控制在80分钟内。

导演(左)现场讲戏。

突破无处不在

孙晓燕,浙江昆剧团国家一级导演,也是国家一级演员。38年前,她进入80届绍剧艺训班,毕业后成为一名绍剧演员,曾演出白骨精等经典角色。直到1994年离开绍兴,才改行演昆曲。工刀马旦的她,扮相清丽、秀美,做工干净利落,基础扎实,练就一身好功夫,其主演的昆曲《青石山》被评为全国“汤显祖杯”浙江赛区一等奖。

“我对绍剧有着很深的感情,这里是我的母团。”孙晓燕告诉记者,2005年,她进入上海戏剧学院进修导演专业,后来才慢慢从台前退居幕后。在导演这部实验绍剧《庄公的烦恼》之前,她曾导演过一部同样带有实验性质的昆剧《红鞋子》。这是一部根据安徒生童话《红舞鞋》改编的实验昆剧,曾在杭州上演过好几场,收获了不错的观众反响。

请一位懂绍剧,又懂实验剧的导演来执导这部《庄公的烦恼》,应该是非常明智的选择。这是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长黄芳的真实想法。事实上,导演孙晓燕的到来,确实为这出《庄公的烦恼》带来一股新气象,或者说是许多出人意料的突破。

正如孙晓燕所说的,因为定位是小剧场的实验绍剧,这部剧便有了无限的可能性。“无论从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还是演员的表演方式,舞美的呈现样式,甚至于乐队的摆放位置,以及观众席位的安排,都会让人耳目一新。”孙晓燕告诉记者,她希望观众能在这部戏中看到演员们的另一面,不再是印象中的模样。而演员演完了一段,也不会离开现场,而是坐在观众席里,有时还需要他们来说几段画外音。

她同时透露,演出时,整个剧场会打造成一个类似黑匣子的感觉,演员和观众都在这个黑匣子的空间里。观众席的座位也不会多,顶多五六十把椅子。演员就在观众眼皮子底下表演,观众就坐在舞台上观看演出。甚至于平常隐藏在台下乐池里的乐队,也将作为一个背景,呈现在大屏幕上。观众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乐队每一位成员演奏时的动作与细微表情,甚至还会专门给乐队打一道光。

“虽然乐队只有9人,板胡、琵琶、笛子、唢呐、笙加上4个打击乐,却能在体现战争、登基这些大场面时,把整个气氛渲染得非常震撼。同时,音乐创作采用了古乐‘雅乐’调式作为整个戏的调式特征,运用大量低音笛演奏、琵琶仿古琴演奏,还加入了编钟这一古老乐器,使整个戏的春秋时代特色浓郁,大气而不失典雅,简约而不失端庄。”该剧的音乐、唱腔设计阮伟惠补充说,这部原创实验绍剧的音乐可以用3个词语来形容,那就是简约、大气和好听。

此外,舞美的设计也是非常有意思的。“怎么好玩怎么来。比如布景的月亮,当夜晚降临的时候,我们就用一条绳子把放在地上的月亮升上去。”孙晓燕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9月21日晚,这部戏将在绍剧艺术中心公演,正式接受观众的检验。“这部戏的主创班子,除了导演和服装是外请的,其他都是我们团的,平均年龄才30岁,是一支非常有朝气的团队。”黄芳说,这部实验绍剧的编排,也是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培养自己主创团队的一次尝试。

“首演之后,我们还将把这部戏带进大学校园里。不仅因为大学的课本里就有这个历史故事,也是因为年轻的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度,肯定更好一些。也许,因为这部戏,会有更多的年轻观众喜欢上绍剧。”黄芳充满期待地说。

记者手记:

传统戏曲需要 这样的可贵尝试

绍兴观众到底是否接受这种史无前例的绍剧演绎方式,只能是拭目以待。但不管成功与否,对于绍剧这个地方剧种来说,都是一次可贵的尝试。

源于19世纪末巴黎的“小剧场”,曾以“自由剧场”的艺术实验活动,风靡于整个欧洲。到了20世纪初,美国人将此戏剧活动叫做“小剧场戏剧”。我国第一次引进这一戏剧概念,是“五四运动”时期,并因此诞生了中国话剧。

经过一个世纪的演变,特别是在近30年里,重于探索和实践的小剧场戏剧盛行于北京、上海等地,这种剧场空间小,实验性强,又不脱离戏剧本体的演剧方式,俘获了众多文化层次较高、戏剧消费需求又强的潜在观众群体。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剧种,绍剧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逐渐湮没了它的活力,流失了年轻的观众。所以,这种小剧场实验绍剧的尝试,也许真能拭去绍剧的灰尘,开拓它新的表现形式,不曲高和寡,而是逐步走向大众,成为吸引、培育、提高观众文艺素养的一种重要演出手段。

在观赏这部戏的时候,观众可能会惊愕,可能会不解,可能会困惑。但是,请给予它多一点包容和耐心。一个剧种要想得到发展,创新精神是必可不少的。传统戏曲,需要更多这样的可贵尝试。


作者:记者 徐霞鸿 文/摄 编辑:陈文华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