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新闻 >> 文化
做绍兴文脉的薪火传人
2018年08月01日 08:41:34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江山代有才人出。在绍兴城,周家可谓群英荟萃。比如,鲁迅(周树人)、周恩来便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在当代绍兴文史专家中,周幼涛先生可以说是个中翘楚。全国各地每每有有关古越和大禹的历史文化研究活动,往往少不了他的身影。我在绍兴工作期间,曾组织编写过“三看”绍兴的丛书,其中《江南风情看绍兴》分册,便是由周幼涛先生担任主编的。周幼涛先生勤奋好学,著作等身,以至近年来有关绍兴文史方面的文集,如没有收录他的文章,便似乎会有缺了点什么的感觉。

在我的印象中,周幼涛先生是个治学严谨又平和朴实的文史专家,他视野广阔、情感纯真、思维活跃,无论是外在形态还是骨子里头,他始终是一位文化人的“标识”,是一位试图让自己脚下这片土地能开口说话的文化人。当然,周幼涛先生在文史研究方面有如此成就,并非能轻易得来。

他是一位善于思考的文史专家。我们常说,“存在即是合理的”。周幼涛先生常常不仅研究“存在”,而且要研究其所以合“理”的缘由,再以理反推更多可能的存在。这样,每每都会有出人意料的解读和见解。比如说,原来绍兴古城的一些历史街区的保护建筑,周先生便觉得不够合理。他当时提出要按照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文化来再造经典。我们的越王城就是按照古越风格修建的;书圣故里也是按照王羲之生活时代的东晋风格修建的;八字桥历史街区是按照南宋风格修建的;而阳明故里、新河弄以及吕府周边街区等,都是力求依照明代建筑风格修旧如故的;鲁迅故里则是依照清末民初的风格修建的。惟其如此,我们才能把绍兴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清晰地呈现于当今。

他是一位有担当精神的文史专家。周幼涛先生曾提出绍兴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有历史,还要开拓未来,每一代人都应该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印记。2005年市里启动了迪荡新城的开发建设,在开发的核心区块中,涉及到西施山遗址的保护范围问题,有关部门请他一起参与讨论。他出奇地冷静和开明,认为在迪荡新城的核心区留下30亩左右作为西施山遗址公园即可,这样更能与新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事实证明,遗址公园建成以后,既保护了文化遗址,又为新城留出了一块公共休闲场地,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

他是一位很有家乡情怀的文史专家。越史名人古迹,灿若星辰。从大禹会诸侯以计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到秦始皇登临望海、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南宋赵构建都绍兴,再到近代的辛亥革命策源地之一,绍兴古城不知留下了多少名人史迹,周幼涛先生自然深深爱着这块土地,引以自豪,并献上自己毕生的心智,去研究、去挖掘、去歌咏、去传承它们。他是把绍兴历史文化当作传承江南文脉的典范而研究的,并乐此不疲地辛勤耕耘。是的,他是把自己深厚的故乡情怀深切地融化于自己的追求、自己的事业之中的,以研究、传承、弘扬绍兴历史文化为己任。

周幼涛先生倾其毕生的精力研究古越文化,尤其对大禹和越文化的研究出神入化,留下了一百多万字的文稿,为绍兴这座古城奉献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然天妒英才,正当其研究工作进入快车道时,却遭遇不幸而离世,委实令人扼腕叹息。家人在整理文稿过程中发现,许多遗存的文稿包含不少古体字、异体字而无法用一般电脑打字系统打出,所以留了一些空缺,而原稿却无处寻觅。为尊重原作,打印书稿中留的空缺,均未作增补。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继往才能开来。中华文化、江南文化、绍兴文脉的传承,是需要一代又一代像周幼涛先生这样的文史专家去不断发掘、不断宣传的。唯其如此,我们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才能有源流而奔腾,宏大而坚实,绵延而高扬。

周幼涛先生是一位有情怀、有成就、有贡献的绍兴文脉的薪火传人。后人当感怀之、发扬之。

昔人已矣,来者可追。

谨以此文,聊以纪念。

(作者系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长)


作者:王永昌 编辑:陈文华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