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新闻 >> 绍兴要闻
植物“活化石”中华水韭再现诸暨
共有300多株,是环境优化、生态改善的最好佐证
2018年07月06日 08:22:39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诸暨五泄林区发现的中华水韭。

这两天,一个非常重要的植物保护小区在诸暨五泄林区设立,诸暨市农林局工作人员正在和植物学教授抓紧协商相关保护方案,保护刚刚发现的300多株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中华水韭。

300株中华水韭长势喜人

上个月,浙江省著名植物分类专家、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教授李根有到诸暨五泄林区考察,路过一块沼泽地,看到这里长着一丛丛韭菜样小草。他走近仔细一看,发现这些小草与其他莎草科植物明显不同——有独特的根茎,须根呈两叉分枝。职业敏感告诉李根有,自己遇上的可能是植物“活化石”中华水韭。

李根有立即与诸暨市农林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取得联系,保护站工作人员到达现场经过鉴定后,确认这正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中华水韭。

李根有告诉记者,中华水韭为水韭科水韭属拟蕨植物类多年生沼泽植物,是我国特有的最古老的蕨类植物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3亿年前的二叠纪,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属极度濒危的孑遗植物,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在系统演化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本次发现的中华水韭共有300多株,生长在沼泽地里,延绵数百平方米,远远望去,一片葱翠,长势喜人。

见证了生态持续改善

中华水韭为什么如此稀少?诸暨市农林局森林资源科科长楼焕泽介绍,这是因为它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其苛刻。

首先,中华水韭喜温和湿润气候,常年要有水的滋润,且繁殖比较困难。其次,生长地的土壤要富含有机质,生长环境不能有任何污染,一遇到微量的百草枯等农药,中华水韭马上就会枯萎。“五泄林区有不少浅水池沼,自然环境好,人为干预较少,非常适合中华水韭的生长。” 楼焕泽告诉记者。

事实上,这不是中华水韭第一次现身诸暨。据资料记载,半个世纪前,就曾在五泄发现过中华水韭。遗憾的是,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它一度销声匿迹。“此次在诸暨重现,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也是环境优化、生态改善的最好佐证。”楼焕泽表示,对中华水韭最好是进行原生地保护,并在周边杜绝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因此,为保护这些中华水韭,它们的具体生长位置需要保密,不便透露。

接下来,诸暨市农林局工作人员将与李根有等相关专家教授,一起商量具体的保护方案,设立中华水韭自然保护小区,请五泄林场落实专人看护,确保它们有一个安全的生存、繁殖环境。


作者:记者 何丹 通讯员 费晓笑 编辑:陈文华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