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新闻 >> 文化
央视大型人文纪录片《江河密码·一脉钱塘》开播
本报记者专访央视导演,解密其中的绍兴元素
2018年07月05日 08:34:18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江南的酒像绍兴人,埋伏着大禹劈山导江的力量,在不知不觉间,放倒了许多好饮的北方酒客……”7月1日晚,中央电视台大型人文纪录片《江河密码·一脉钱塘》在央视十套《探索·发现》栏目播出,当晚的第五集《吴越江湖》中,展现了诸多绍兴元素,像古纤道、越剧、戏台、黄酒、绍兴师爷、青藤书屋等,串起了绍兴的一方文化密码。

《一脉钱塘》从去年夏天在浙江各地取景,制作历时一年,央视外派了7组团队从钱塘江源头开始,沿钱塘江实地行走,经衢州、金华、富阳、绍兴等地,至杭州湾入海口,深入沿江村镇探访。最终,以《出新安》《浙水南源》《三江口》《富春居》《吴越江湖》《运河之都》《钱塘问潮》7个章节,围绕钱塘江流域的自然环境、地方物产、民间艺术、乡风民俗、历史传说和精英人物讲述了一个个独具江南韵味的故事,同时也充分展示了浙江绝美的山河图景和治水成果。

当镜头随着澎湃的钱塘江移动至绍兴,涌现在观众面前的就是那条白玉长堤路。作为浙江省的母亲河,发源于开化县的钱塘江,流经浙江的杭州市区、余杭、海宁、海盐、平湖、萧山、绍兴、上虞、余姚、慈溪等地,经杭州湾注入东海。南宋《嘉泰会稽志》和之后的绍兴地方志中,都记载着浙东运河打通了钱塘江和曹娥江。它开凿于晋朝,由会稽内吏贺循主持,西起西陵,向东经越州郡城,至曹娥江,船过曹娥江后,还可沿水路至余姚,沿余姚江至明州(宁波)。而位于绍兴境内的这条古道便是在没有机械动力的年代为船只航行加速而诞生的。在导演心中,它也是钱塘江一脉相承的重要标志。

随即,在优美的越剧声中,镜头转入嵊州的越剧小镇。古老的戏台上,演员们将水袖挥出阵阵涟漪,这个诞生百年的剧种,在短短的时期内,由于女性特有的温柔演绎,便逐渐替代了刚开始“男主台”的局面,随即在上海的各大越剧舞台上,由女身演绎帝王将相十分常见,逐渐经历了一个从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的转变,此后又在各大唱派的传承中不断创新,这被视为越剧界一场伟大的革命,这种一脉相承的文化也在传承中发生着转变。“这种传统文化在传承中越来越好,越剧到今天不仅仅限于江南,在北方也非常有人气,堪称是一江流域文化发展传承的经典。”《江河密码·一脉钱塘》总导演司庆辉说。

“老话讲‘无绍不成衙’,绍兴师爷天下一绝。”据说,光清朝后两百年,光安昌古镇就走出不下万名师爷,这群特殊的“手艺人”在吴越文化中,扮演着地方行政的“操盘手”角色,然而师爷们一生都在幕后,史书上不会有任何他们的事迹,他们遁迹于大众的视线之外,绵柔而刚强,崇坚韧而求实效。“这是吴越之地人们重要的性格特点,绍兴有很多像秋瑾、徐锡麟、鲁迅等这样的人物,他们身躯不魁梧,声音不洪亮,但瘦小的肩头却能不声不响地扛起一座大山。”司庆辉觉得像绍兴师爷身上那种可遇不可求的精神,正是钱塘文脉得以延续的源头之一。

随后镜头回到青藤书屋,一位青布衣衫的男子正弹奏着一首幽幽古琴乐曲,另一边,一坛上好的老酒被开封,围坐在古镇河沿的人们开始“举碗”豪饮。“这正是我小时候第一次‘触’到黄酒时想象的绍兴画面。”司庆辉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他第一次去同学家吃油焖笋中尝出黄酒的味道,从此就一直在寻觅这种味道的场景。当知道绍兴的黄酒酿自鉴湖水,而鉴湖水与浙东运河及钱塘江相通时,他发出感叹:原来喝的正是钱塘一脉酒。

“绍兴在传承越文化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打造水系旅游的品牌,错综复杂的水网密布绍兴各地,犹如一首歌曲在不停地变奏,用水文化自带‘伴奏’去讲好绍兴故事,也是钱塘江流域中绍兴的独特优势。”司庆辉说。


作者:见习记者 周梦琪 实习生 王紫凌 编辑:陈文华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