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新闻 >> 文化
从《绍兴禹迹图》追寻大禹精神
“大禹文化进校园”昨启动
2018年07月03日 09:09:00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大禹在绍兴留下过哪些遗迹?大禹治水又是一种怎样的精神?7月2日下午,绍兴市建功中学初一(8)班“禹迹行”小队走进绍兴大禹陵风景区禹迹馆,倾听专家讲解大禹故事。

在禹迹馆,绍兴市鉴湖研究会理事张钧德为学生讲述了大禹的故事。他说,离大禹陵不远就是宛委山,大禹就是从那里得到治水秘籍“金简玉书”,在涂山(今柯桥区安昌西扆山)娶涂山氏,只相处四天,便匆匆投入到治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便来源于此。大禹一共到绍兴两次,一次是治水;一次是治水结束后,禹会诸侯。大禹最后劳累过度,在绍兴去世,安葬在大禹陵。禹迹在全国众多,但是大禹陵在绍兴,绍兴也因此是大禹文化的根脉所在。

学生们之前对大禹的印象多停留在大禹陵,当张钧德提及涂山,学生们颇为兴奋,因为他们听说过有以涂山命名的路和建筑——“涂山路”“涂山花园”,有学生甚至有前往安昌涂山一游的欲望。

绍兴市鉴湖研究会副秘书长茹静文则分享了她对于大禹文化的理解。她说,大禹足迹遍布绍兴,绍兴是大禹后裔的聚集地。“余”姓便是大禹姓氏族群其中一个。当她问及现场是否有余姓学生时,一位学生自豪地高高举起了手;其次,大禹治水已经成为一种精神符号,代代相传,绍兴历史上曾有马臻、汤绍恩、戴琥等治水名臣,这是大禹精神的一种延续,对绍兴做出的贡献不容忘却。禹迹茫茫,遍布九州,中国古代能够诞生如此伟大的治水英雄,是每个国人都应该感到自豪的事情。

学生家长吴鑑萍认为,这次活动很有意义,一方面增加了学生对大禹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弘扬了大禹公而忘私、艰苦奋斗的治水精神。

在现场,绍兴市鉴湖研究会把《绍兴禹迹图》赠送给了建功中学的学生。

《绍兴禹迹图》是大禹研究者们历时20年的心血之作,是我国第一张系统编录大禹在绍兴文化遗产的分布图,共计录入禹迹120余处。


作者:见习记者 於泽锋 编辑:黄靖芳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