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专题 >> 第二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 >> 阳明学与绍兴
阳明学的“绍兴热度”
“致良知”“知行合一”等阳明精神已深入绍兴人的血脉中
2018年06月15日 20:08:45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当下,阳明心学早已不再局限于学术范畴的交流,而是更多地渗透到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阳明先生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绍兴,他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等学说,早已深深融入到了绍兴人民的血脉中,并成为支撑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精神支柱。

血脉相传

这几天,钱明特别忙。作为浙江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孔子学会阳明学研究会副会长,这位绍兴籍的阳明学专家正在为即将在绍兴举行的第二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闭幕会忙碌着。

“阳明思想在绍兴的诞生绝不是偶然的。从2000多年前的古越国开始,绍兴文化的多元,孕育了阳明心学的诞生。”钱明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说,阳明精神已融入绍兴人的血脉里。阳明的德行学识,在绍兴表现得最为突出,也最为集中。

“无论是明代的文豪徐渭、陶望龄、陶奭(shì)龄、陈洪绶、祁彪佳等人,还是现代思想大师鲁迅、蔡元培、竺可桢、经亨颐、马一浮等人,乃至革命志士秋瑾、陶成章、徐锡麟等人,这些绍兴先贤的精神气质,都与阳明精神有着血脉的联系。”钱明举例说,民国时期中国教育界的两位标志性人物:蔡元培与竺可桢,无论是感情上还是思想上,都与王阳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蔡元培倡导的‘自由精神’与竺可桢倡导的‘求是精神’,都是对阳明精神的提炼与升华。”

1907年,蔡元培在德国留学期间,写了一部用近代西方哲学方法写的中国哲学史——《中国伦理学史》,这是中国伦理思想史的第一部代表性著作。这本书只有10万字,开始还是用德文写的,但其中相当一部分内容涉及阳明学。

“写这本书之前的1901年到1903年,蔡元培身在日本。当时的日本,成立了全国性的阳明学会,创办了阳明学杂志。日本阳明学会创始人、东京大学教授井上哲次郎在1903年出版了《日本的阳明学研究》。蔡元培当时受了日本阳明学的影响,开始关注自己家乡的这个大人物。”钱明说,蔡元培经常读的书,就有《王阳明全集》。

而竺可桢到浙大的第二年,就为全校师生发表了题为《王阳明精神与大学生典范》的演讲,这个演讲就是后来浙大“求是校训”“求是精神”的一个起源。“阳明先生说,君子之学,岂有心乎同异,唯有求其是而已。竺可桢就是从这一句话里提炼出了‘求是精神’。”钱明在研究中发现,1937年抗战爆发后,浙大南迁走的路线很奇怪。“不知道是竺可桢故意设计的,还是一种历史的巧合。从江西到广西,再到贵州,就是当年阳明走过的路。如果说,竺可桢是希望重走阳明之路来激发全体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操,而核心的思想就是知行合一,就是求是精神,那也是说得通的。”

同一个时期里,同样具有阳明情结的绍兴先贤,还有马一浮和他弟子王心湛。“学术界都认为马一浮不是一个阳明学家,他是一个朱子学家,其实不是这么回事,他很偏爱王阳明,而且有自己独特的阳明学观。”钱明认为,马一浮看的王阳明比较偏重于本心之学,偏重于心上功夫,偏重于立德立言,轻视立功的。

而马一浮的弟子、文献学家、校勘学家王心湛,则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抗战爆发以后,1940年到1941年,他在上海的法租界创办了阳明学杂志。”钱明说,王心湛编纂的阳明学讲义都刊登在这本阳明学杂志上,他的创刊号上就写了阳明学社源起序,还刊登了阳明学社简章,发表了通告等。虽然这本杂志的寿命只有短短六期,但马一浮评价王心湛为“乡里扬阳明精神的代表”。

自觉践行

阳明心学给人以巨大的启发。不仅是绍兴的先贤有阳明情结,当下许多绍兴人也沉浸在阳明心学的研学中,并亲身践行着“致良知”“知行合一”的阳明精神。

“静为学功一字诀,自己觉悟是真学,全凭心意用功夫,静悟妙法不可缺。”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在舒缓的音乐中轻轻闭上眼睛,放松全身,调整呼吸进入宁静的状态。随后,学生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回忆、反思,在静悟本上认认真真写下自己的得失。最后,老师鼓励学生把静悟所得用于行动,做到“知行合一”。

这是绍兴市阳明小学首创的“静悟课”。6月7日,记者走进该校的四(1)班,亲身感受静悟课。以“常观自心,常省自身”为主题,这堂课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孩子们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涤,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静悟’两字缘起王阳明的龙场悟道。在中国哲学史上,龙场悟道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也是阳明心学体系得以最终形成的标志性事件,而龙场悟道最关键的过程就是静坐体悟。这是一种自我觉悟,成己成物,自救救人的修行功夫,王阳明把静悟作为教育弟子的重要方法。”阳明小学校长马士力是阳明精神的一位忠实践行者。

他告诉记者,这是阳明小学主题文化中的一个课题,除了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具有许多现实意义。“比如当今社会太浮躁,这种浮躁之风不仅影响了大人,也影响到了孩子,所以完全有必要开展一些这样的静悟,让孩子们的心静下来,学习才能更有效。”

周建芬,柯桥区一所培训学校的校长,办学已有14年,每年都有几十万元的收入。但是从去年开始,她突然作出一个决定:暂停招生。原因是,她遇到了阳明心学。“我的培训学校,主打的是青少年文化课培训。以前只想着只要把学生的成绩提高就可以了,学生招得越多越好。但学习了阳明心学后,我开始反思自己,这样的赚钱方式是不对的。孩子的心灵建设,远比成绩重要多了。所以我想停下来,先把自己的内心修炼好,再来教孩子。”

现在的周建芬,成为了绍兴市阳明研究院的一名义工。同时,她也加入了柯桥区的一个阳明学习小组。“我们每周三都有一次学习分享会,每次参与的人大概有30多位。很多人说,学了阳明心学,感觉心变大了,不仅做事顺利了,家庭也更和睦了。”

绍兴一家餐饮企业的老总张亮,最近一年来也迷上了阳明学,他还带着员工一起学。“阳明说要责善。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后,先要寻找自己的原因。大家都这样做了,工作中的抱怨自然就少了。”

事实上,在接触王阳明之前,张亮就曾经在绍兴餐饮界发起过一场“裸烹”的行动。当时,他联合十几家餐厅的厨师长,共同签署了一份“裸烹”协议书,承诺在烹饪过程中不使用非天然、不安全的添加剂,而改用天然食材、调味品,制作色、香、味俱全且营养健康的菜肴。他用这种实际行动,实践着绍兴餐饮的“致良知”。

绍兴市人民医院院长郭航远,也是王阳明的粉丝。他不但潜心研究阳明心学,并广为传播,还把阳明文化导入医院管理。

“阳明心学中很重要的一个观点是致良知,我们要相信每个人都具有良知,都希望把事情做好。”郭航远说,他把阳明心学的“致良知”导入医院人文管理后,医院的医患纠纷下降了,医院里干群关系也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多元普及

通体明净而情性怡然,泰然处世而通达圆融。于无声中,阳明文化正在点亮绍兴这座城市的心灯。

作为阳明心学的推广者和践行者,王阳明研究院副院长潘建国用了“翻天覆地”四个字来形容这一年来阳明文化在绍兴的普及。

去年,绍兴推出了《阳明学大辞典》《阳明学通史》等19项阳明学术课题,引起世界各地阳明学研究专家学者们的关注。今年,以王阳明文化遗址遗迹为主线的阳明故居、稽山书院、阳明洞天、阳明圣冢四大片区建设,除了稽山书院因为选址问题尚未启动外,其他三项都已经有较大进展。此外,《王阳明故居修复规划》《王阳明墓地保护规划》等,也已相继出台。

阳明幼儿园、阳明小学、阳明中学,阳明学院、阳明书院,阳明路、阳明园……这些有着阳明烙印的符号,让阳明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过去一年里,由王阳明研究院,王阳明研究会等主办的讲座,至少有20场。”潘建国告诉记者,上大路假山弄1号的观象台里,月月有讲座。这些普及性的讲座,让老百姓能更近距离地了解阳明,触摸阳明。

6月8日,一部将心学与越剧融合的创新之作——原创越剧《王阳明》在绍兴上演。这是一出用无数个日日夜夜与汗水凝结而成的辛苦之作,也是一出令各界关注已久的精品之作。

“原创越剧《王阳明》自创排以来,先后召开5次座谈会,由艺术专家与学术专家对文本双重把关,五易其稿,我们致力于打造成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原创越剧大戏。”作为这部戏的主演,“二度梅”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吴凤花认为,这是一场文化苦旅。她翻阅了大量与王阳明有关的专著,力图让阳明心学通俗化。“这个戏,我不是专门演给学者看的。如果太学术性的话,就会不接地气。所以我自己要先理通了,自己能说服自己了,才能感化台下的观众。”

接下来,这部原创越剧《王阳明》还将进行全国巡演,赴国家大剧院演出,也将登上2018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

而在浙江特立宙动画影视有限公司的出品人丁立清的计划表里,国产动画片《少年师爷之稽山阳明》也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登陆央视。

为了将绍兴的这一文化宝藏,以动画的形式,带给全中国的孩子和全世界的孩子,丁立清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筹备。他带着团队,从绍兴到余姚,再从江西到贵州考察,凡是王阳明到过的地方,一个都不曾落下。

记者手记

唤醒心学的种子

绍兴的阳明热,记者是感受颇深的。从去年10月第一次接到制作阳明主题的特刊任务起,大半年中的多次采访,深深感受到绍兴不断上升的阳明热度。

时空相隔500多年,但这位圣人身上依然有着一种神奇的魔力。只要接触了他,你就会慢慢受其影响,直至渗透至你的内心,付诸于你的行动之中。

这股阳明热,最早在企业里热起来了,有着敏锐触觉的企业家们将阳明文化带入企业。立志、勤学、改过、责善,阳明先生在龙场示诸生的四个教条,成为了企业统一价值观的法宝。这股阳明热,同时也在学校里热起来。人人知阳明,个个能讲阳明故事,师生一起在学习中接受阳明文化的熏陶,学校、家庭、社会一起互动学习阳明文化的新气象呈现出来了。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当这颗阳明心学的种子被唤醒,“知行合一”便会影响到每一个人。绍兴有着丰富的阳明遗存,是挖掘阳明文化取之不竭的“富矿”。当然,阳明文化的传播还需要多元化的现代表达,以及全民式的普及,让阳明心学真正成为一种文化的力量。


作者:记者 徐霞鸿 编辑:黄靖芳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