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桥区安昌街道古镇老街安康桥北,有家名为“承艺轩”的书法摊,一位古稀老人每天为南来北往的游客在纸扇、宣纸上用篆体题字写诗,还在各种石上雕刻印章,颇受游客青睐。
这位老人名叫沈大林,今年已是77岁高龄。他小学时就喜欢学习篆体、楷体书法,毕业后任民办教师18年。其间,他始终不放弃练习书法。久而久之,他的篆体书法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瘦劲挺拔、工整流畅。
说起摆书法摊,沈大林顿时话多了起来。“这些年,安昌古镇保护及开发得越来越好,游客越来越多,去年初,我无意中听到有游客说‘老街特色商品较多,但古文化方面几乎没有’。”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沈大林心想:“我从小喜欢写篆体字、刻印章,在家门口设小摊,用篆体在扇子、宣纸上为游客书写诗句,反映安昌古镇风貌,说不定会有不错的效果。”
他的想法得到了老伴的支持。去年4月,取名为“承艺轩”的书法摊开张营业。书法摊开张不久,就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的光顾,一位柯桥游客让他在纸扇上用篆书写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完成后,这位游客十分满意。一位游客看到他的“兰亭序” 篆书样本,连声称赞。
去年10月中旬的一天,6位台湾游客来到“承艺轩”,看到大小不等、美不胜收的篆体书法作品,赞叹不已,他们说:“在台湾很难见到这种书法。”随后,他们希望沈大林现场挥墨苏轼的《望江南》一诗词于扇上。书写完成后,台湾游客还将沈大林在书法摊内书写的古文作品,如《朱子治家格言》《三字经》《百家姓》等全部买走。他们说:“篆书属于传统中华文化,我们应该传承,再说老人家开的价格也很便宜。”
沈大林说,有时游客多,现场写来不及完成作品,他就用快递寄送。值得一提的是,凡是沈大林的书法作品,落款均盖上“绍兴安昌古镇”的自刻印章。“我打算设计一套反映安昌古镇的书签,配上篆书,以扩大安昌古镇的知名度,弘扬历史文化。”沈大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