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新闻 >> 文化
大善寺一带 民国时绍兴最热闹的“市中心”
2018年05月17日 10:06:10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大善寺山门,现位于越城区劳动路与解放路交叉口附近

大善塔今昔对比照片(图片均为档案资料)

“小江桥,桥洞圆,圆如镜,镜照山会两县;大善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作为古城最著名的地标,大善塔矗立在越城区城市广场,可谓人人知晓。其实,大善塔前面还有一座大善寺,民国时期曾是古城最热闹的商业中心。

大善塔曾屡废屡兴

旧时的大善塔,坐落在大善寺内。大善寺位于子余路,民间称作苦子巷,这一带宋时作为驻军营地,因位于大营之西,故称作“西营”。据嘉泰《会稽志·军营》载:“禁军威果系将第二十二指挥营在第四厢鲤鱼桥东,置额500人。按鲤鱼桥东以营为地名者有铁甲营、西营两处”,解放后改称光明路。

据旧志记载,大善寺始建于梁天监三年(504年),相传为南齐一钱姓女子捐奁(lián,陪嫁财物)建寺,邻居黄元宝以宅基之半售为寺基,由僧澄贯主持其事,未逾年而寺成,赐名大善寺,屋栋有题字:“天监三年岁次甲申十二月庚子朔八日丁未”。寺内有大善塔,与寺同建,高七层,巍然耸立。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寺改名开元。后唐长兴元年(930年),吴越王钱镠另建开元寺,敕复为大善。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高宗赵构避难至越州,以府山山麓州治为行宫,大善寺一度为州治所在。宋庆元三年(1197年),寺僧不小心失火,寺和塔俱毁,唯有罗汉堂、天王殿、浴经院、库堂幸存。

大善塔则是一座平面呈六边形的砖木结构楼阁式塔。六面七层,高40.5米,底层边长3.8米,底层六面均设壸门,二层以上两面相对辟壸门,余设壁龛。顶施藻井,上置铸铁覆钵,塔外檐已毁。旧时有梯可登,现已空心,塔砖多刻“绍定戊子(1228年)重修”字样。大善塔在历史上曾屡废屡兴,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明永乐元年(1403年)、清康熙八年(1669年)、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同治间(1862年-1874年)经历过重修。

“大街”即指大善寺一带

在“老绍兴”钟恒元记忆里,民国时期绍兴西营一带,曾是山阴、会稽两县很多人娱乐、购物的天堂,同时也是小商品集散地。旧时绍人习称的“嬉大街”,所谓的“大街”即指大善寺一带。

据介绍,1910年以后,大善寺屋已有部分倒塌,大殿前成为一块空旷道地,形似一个小广场。寺僧为图利,逐步出租给商贩建造棚屋营业,形成茶店、酒店、烟店、书店等商场格局,大昌祥绸缎、利兴绸布庄、五名坊扇庄、震元堂医馆、潘万盛毡帽店等均在此开设店面,各种商品和地方小吃更是琳琅满目,江湖游医卖武膏药、拔牙齿,艺人说书唱戏、耍杂技、唱滩簧、做“西洋景”,小贩叫卖梨膏糖等热闹非凡,犹如北京天桥。

此外,寺内还驻扎一些机构。1912年,绍兴《越铎日报》报社曾设在该寺,旧时警察局亦设在该寺。

由于处在市中心,绍兴历史上很多重要集会多在大善寺内举行。如1925年6月2日,绍兴“反帝国主义市民大会”在该寺召开,到会4000余人,会上高唱《国际歌》,并组织规模盛大的示威游行,同时成立了“五卅”后援会。

1954年,大善寺被改作绍兴新华印刷厂工业用房。1957年受台风影响,政府拨款重修大善塔。1969年,部分寺屋拆建改为绍兴地区财税局、绍兴县二轻公司、新华印刷厂办公及厂房。1972年冬,主建筑及附房作危房处理先后拆除,基地上扩建绍兴百货大楼,2000年改建为城市广场。

大善塔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市民记者 顾鹏程 编辑:陈文华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