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新闻 >> 头条新闻
大佛龙井能否跟调腔来一场联姻
2018年05月05日 10:15:07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下一个60年,我们要树立继续传承下一个600年的目标!”5月3日是新昌调腔剧团建团60周年纪念日,昨天上午,一场关于新昌调腔当代传承与发展的研讨会在新昌举行。会上,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崔伟、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研究所所长王馗等来自全国的20多位专家学者聚集一堂,为促进新昌调腔及绍兴地方戏曲的繁荣与发展建言献策。

古典气质需保持

“现在很多年轻的剧团所没有的深沉和独特,我很庆幸在调腔团里还能看到。”昨天的研讨会一开始,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崔伟对前一晚的音乐演唱会还意犹未尽,他表示,正是调腔,给了他很大的触动和启发。他认为当下我们在传承发展地方戏曲时,应该把传统剧种的“包浆”打造得更加莹润光泽。“这种‘包浆’实际上就是艺术内蕴的深邃光亮,这种光和亮是深潜在醇厚的艺术积淀之中的,有着最适合中国戏曲发展升值的文化土壤,它创造的那份深沉恰恰是当代人在浮躁心态中最应该学习和继承的。”崔伟说。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研究所所长王馗表示,绍兴有很多地方戏曲声腔,有近代以来迅速成长的越剧,也有至今都在传承的绍剧,还有目连戏、鹦哥戏等。“调腔在这么多戏中是最具有古典气质的,都能够看到它和昆曲等古典戏曲相一致的一个规律,就是保持一个风格和品位。”王馗说,能坚守这60年传承600年的,就是有一支稳定的传承传统的专业队伍和相对稳定的地方戏曲生态环境。在坐拥“地利人和”之后,王馗希望地方政府能够多起“东风”,将剧种推向更多的区域。

经典大戏不能丢

研讨会上,不少专家都支持像调腔这样的小剧种多结合历史及当地特色,创作或打造经典大戏。原福建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王评章则认为小剧种的经典大戏剧目若被修复好,便是巨大的“财富”。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万素则建议用调腔来创作李白在唐诗之路上的经典之作《梦游天姥吟留别》。

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学会会长秦华生就当场提了三个建议和模式:“第一是把老的整理改编,像《汉宫秋》这样的元杂剧,影响很大,如果能创作出作品就很有吸引力。第二个就是‘移植’,可以用调腔的唱腔和表演方式,移植越剧的经典剧目,他们都是相通的。第三个就是地方文化的创新,比如《大佛寺传奇》,或者《大佛龙井起源》等,三代高僧锲而不舍的铸佛精神与文化精神都是相通的。”

“现在很多小剧种、地方戏曲在发展过程中,都把经典大戏‘丢’掉了,所以在传承过程中,少不了要重塑经典,重编大戏,这样剧团才有生存的生命力和底气。”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主席黄先钢说,如果新昌信任他,他愿意“豁出去”,为调腔重新编排一场经典大戏。


作者:见习记者 周梦琪 编辑:黄靖芳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