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新闻 >> 文化
民俗文化学者仲富兰:
民俗文化 一接地气就“活”
2018年05月04日 09:33:30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仲富兰

4月28日,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仲富兰教授应邀来到诸暨,为社会转型期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开发支招。

讲座一开始,仲富兰就跟大家分享了一个例子:迪士尼公司从中国民间传说的宝库中提取了《花木兰》和《功夫熊猫》,电影一上映,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也深深地刺痛了国人——为什么自己耳熟能详、如数家珍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让外人拿了去,成了他们争抢的“新娇娘”?仲富兰说,这警醒我们要借鉴国外的有关文化“活起来”的经验,从而让中华传统文化苏醒过来,接上地气。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

如何让民俗文化活起来?仲富兰归纳为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可用于“活化”的民俗资源及转化研究;二是民俗资源为经济民生服务;三是民俗资源如何更好地转化成经济资源;四是对于民俗文化传承及其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这不只是坐在书斋里的学者之事,也不仅仅是象牙塔里少数人的事。优秀文化的传承要‘接地气’,要俯身察看当下中国人的需求,聆听每寸土地上的人们脉搏跳动的声音,要让整个社会,从基层到高层,从内陆到边疆,从普通百姓到社会精英,都能感到‘活’起来的中国民俗文化。”仲富兰这样认为。

仲富兰举例说,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把中华饮食文化推广到海内外,这值得我们借鉴,如何通过唤醒包括枫桥香榧、西施豆腐、紫阆野山笋干等绍兴地方美食,让民俗文化跟人们见面,与灵魂交流,浸入口中,化在心中,带给人们一种久违的家的温暖。

如今,各地纷纷以文化古迹、文化名人故里为依托抢夺文化资源。“牛郎织女”的故事,六个省明争暗斗;“梁祝故里”的传说,十几个城市虎视眈眈;“西施故里”也面临同样的境况。

“要深入理解民俗文化资源的内涵实质,首先要弄清楚其内在学理。民俗的本质属性是以一种以认同性为中心的集体文化形式,没有认同就没有民俗。”仲富兰认为,以西施传说为例,它与诸暨旅游景观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长期的口传,现代媒体的传播,西施传说与诸暨相互绑定,几乎人人皆知。通过一系列的旅游策划活动,都是民俗旅游应用的具体案例,也是据于认同性为前提的应用。特有地域景观与民众形成了深刻认同,特有地域特产与民众形成了认同,特有习俗与民众形成了认同,那么民俗文化与旅游就找到了一个重要的抓手。

民俗叙事有三种形态,即口头叙事、行为与仪式叙事、景观与图像叙事。仲教授说,西施传说源于民间口头流传,后记载于《墨子》《庄子》《韩非子》《淮南子》等历代经典,在昆曲、秦腔、京剧、越剧、婺剧、豫剧、黄梅戏等戏曲中都有表现,其文学、史学、美学、人文等价值不可估量。

三种叙事形态,实际上是对民俗事像的一种立体理解。没有故事就没有行为,更没有物象物质形式。所以,神话、仪式在这里是一体的。在西施传说故事之行为叙事和景观叙事中,诸暨人找到了民俗旅游的核心要素:观赏性、可视性。如果民俗没有观赏性,哪还有人气?景观、表演,这是民俗的东西,一种可视性的叙事,可观赏的故事。景观对于民俗传播有独特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固化民俗传统,形成稳定的叙事和文化认同。

仲富兰说,这一点,绍兴做得不错。绍兴名人故居星罗棋布,都广受游客喜爱,这说明它找到了民俗旅游的核心要素:观赏性、可视性。如鲁迅故里“祝福大典”、三味早读、兰亭“年画制作”、沈园之夜演出、会稽山“祭禹祈福”等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活动,既满足游客的需求,又进一步丰富绍兴旅游业态。


作者:记者 何 丹 文 通讯员 徐志光 摄 编辑:陈文华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