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新闻 >> 头条新闻
【拥抱大湾区 发展大绍兴】
大都市区:左右逢源天地新
——聚焦绍兴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特别报道之四
2018年05月02日 08:02:09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拥抱杭州湾,绍兴唱响了新时代的城市协奏曲。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都市区是现代化浙江的发展极”。这一论断揭开了浙江城市化进程的新篇章,指引了绍兴大城市建设的新方向。

以“全市上下一盘棋”的节奏,绍兴加速打破原有空间藩篱,抢抓杭甬一体化机遇,主动融入大都市区建设,谋求将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人文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左右逢源的“双城计”,让杭州湾南岸的这座千年古城、东方水城,与杭甬携手,共同书写大都市区发展的全新格局。

构建大城市版图

大城市是大都市区的基本单元。建设大城市是绍兴融入大都市区的必由之路。

4月18日,新的市行政中心正式启用,这是绍兴大城市建设的标志性事件。市城投集团部门负责人王战军站在梅山顶上向南远眺,无限感慨,“短短数年,镜湖就从农田洼地变成了绍兴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金融中心、教育中心”。

此前的数年间,一大批金融企业在这里落户,大学城、国科小镇等教育资源在这里汇集,镜湖像“绍兴版的华尔街”,成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高端要素集聚镜湖打造城市中心,意味着2500多年来城址未变的绍兴,终于从山阴时代走进镜湖时代,也标志着绍兴大城市版图不断拓展。

大市区是大城市的基础,是融入大都市区的先决条件。2013年,绍兴县和上虞市撤县(市)设区后,绍兴市区总面积达到2942平方公里,超过宁波仅次于杭州,是温州的2倍多,绍兴一跃成为浙江省市区面积第二大的城市。这让绍兴城市能级持续提升有了更充分的条件。

2月14日,贯穿柯桥、越城和上虞的群贤路东延一期工程越兴路至329国道段建成通车,这条路被称为“三区融合第一路”。4月18日,绍兴风情旅游新干线正式载客运行,越城城际站到上虞城际站只要21分钟。这条西起柯桥钱清东至上虞驿亭长64公里的新干线,将成“三地城际通勤”首选线路。眼下,绍兴已启动越东路、二环北路、329国道(市区段)三条智慧快速路的建设,环城高速也在谋划中,这些路网将使三区来往更快、融合更深。

交通拉大了市区框架,公共服务让三区血肉相连。去年,绍兴实施三区统一的三项医保政策,19个部门20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三区同城通办,三区19所公办普通高中实行了“三区通招”。未来,这样的公共资源三区共享,还会越来越多。

在大城市架构下,三区融合发展、全市域协同发展、古城新城联动发展的“双城计”,带动全市各地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

依托这股向心力,绍兴正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围绕“城市北进,旅游南延,沿江开发,多向拓展,成为杭甬间崛起的大城市”战略导向,推动全市生产力重新布局和各类要素资源的优化重组。

左右逢源新格局

大都市区需要城市之间的交流、融合与互动,杭甬一体化给绍兴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

杭州和宁波之间,一条全长161公里的超级高速公路,已进入前期建设阶段。这条设计时速突破120公里的高速公路建成后,绍兴到杭州和宁波分别只需要20分钟左右。它将使绍兴与杭州和宁波的互动更加频繁,也让三地的联系更加密切。

今年,绍兴东西连通的大手笔还有很多。西边,柯桥计划投资57.8亿元,打通13条连接萧山的通道,推进杭绍交通一体化,杭绍城际轨道交通9个标段也在全面推进。东边,杭甬运河东线(绍兴到宁波镇海港)开通500吨级船舶,曹娥江中上游“两闸一航道”项目启动,将成为绍兴内陆接轨宁波港的大通道。通过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设施与周边城市连接,绍兴与杭州、宁波三地“一小时交通圈”已初步形成。

交通网络的互联互动,推动了绍兴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形成了左右逢源的新格局。

与杭州仅一河之隔的店口镇,诞生了诸暨“北承南接”样板园区临杭产业园,去年一年该产业园就从杭州都市区引进项目65只,投资总额达200余亿。在上虞,来自宁波北仑区的不少汽车相关产业企业,已在当地建立起加工基地。在嵊州国际会展中心,去年开业的宁波保税区嵊州进口商品交易中心,已成为全市最大的进口商品交易中心。

在人才、科技、文化、旅游领域,绍兴与杭州、宁波的互动合作也在加速。

面向杭州宁波的引才引智引技力度加大,诸暨、袍江已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杭州(滨江)高新区、宁波新材料科技城等区域设立“异地”孵化器。与此同时,杭绍甬三地也在发挥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共同推介旅游品牌,共同推出优惠政策,实施互为目的地营销。

“杭绍甬三地产业互补性很强。”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杭州湾都市区核心城市,杭州信息经济一枝独秀,宁波在港口、大型石油化工等领域优势明显,绍兴以纺织业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全球有较强话语权,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与杭州大江东、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空间连片、平台广阔。“可以说,这种互补正在加速形成三地协同的新格局,三地边界正变得模糊。”

共享同城化待遇

建设大都市区,既需要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同样需要城市间的有机融合。

“绍兴位于杭州宁波中间,是连接两地的天然纽带,三地同属宁绍平原地带,历史渊源深厚,民间交流广泛。”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绍兴还是杭州都市圈协调办、浙东经济合作区办参与成员,三地在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民生互惠等方面成效显著。“研究表明,绍兴与杭州、绍兴与宁波的同城化指数位居全省前列。这证明,在大都市区建设中,绍兴有着先天的良好基础。”

由新昌和宁波合建的钦寸水库,是大都市区建设中区域资源共享的合作典范。作为浙江唯一的跨流域引水、跨地区合作水利工程,该水库去年建成,今年正常蓄水后,每年可向宁波市提供1.26亿立方米优质水。

教育是杭绍两地资源共享的样板。近年来,绍兴充分利用杭州地区高校溢出效应,引进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科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杨汛桥校区等高校到绍办学,建立优质学校联合测试机制,校际合作交流不断加强。

无差别的公共服务,是老百姓对大都市区同城化待遇最真切的理解。

绍兴已与杭州、宁波开通城乡居民医保“一卡通”业务,9家医院实现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诸暨开通的杭州通·都市圈诸暨卡,已能够广泛适用于杭州主城区的地铁、公交车、公共自行车、水上巴士、路面停车等公共交通和杭州通卡特约商户;体育上,即将到来的2022年杭州亚运会,绍兴奥体中心体育馆和中国轻纺城体育中心体育馆将分别承担篮球和排球的部分赛事……

“大都市区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结果,是各城市间各资源和要素的最优化搭配,这种搭配最核心的就是公共资源及服务的共享。”绍兴文理学院商学院教授赵秀芳认为,在大都市区建设中,通过资源共享和互补,城市的共赢发展,绍兴可以一步步拉平与周边先进城市的差距,通过杭甬一体化发展打开新的天地。


作者:首席记者 裴金红 编辑:黄靖芳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