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专题 >> 奋进四十年 拥抱新时代
重塑内河:一座水城的重生之旅
2018年04月13日 11:12:25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整治前(下)后(上)的内河罗门江。 (资料图片由袁云提供)

春到江南,漫步绍兴古城内河边,只见清流潺潺,花草盈盈,一处处美景令人流连不已。

1980年,绍兴在老城边新建南门、偏门两座翻水站。当年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工程,结束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绍兴古城填河历史,开启了近40年的内河保护历程。如今,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17条纵横交错的河流和一座漂在水上的城市。

重塑内河,其中有多少故事?接力治水,水城如何重获新生?带着这些问题,我踏上了寻访之旅。

始建水站 引水活水

水是绍兴城市之魂,绍兴古城因水而生。史载,绍兴城内河道,自范蠡筑城之后,代有挖掘、疏浚之举,到南宋已成“一街一河”“一街二河”“有河无街”的水城格局。

这一格局一直延续至上世纪50年代。50年代初期,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绍兴城区原有的水陆交通格局出现变化。1954年至1964年间,人民路(酒务桥至会源桥段)、劳动路(解放北路至长桥段)、前观巷、后观巷、延安路(舍子桥至柳桥段)等河段先后填平筑路。1973年至1979年间,府河大江桥至咸欢河段改为暗渠。

“填河拓路改善了交通,但导致河网水流不畅。”市城建档案馆研究馆员屠剑虹介绍,当时城区污水管网尚未建设,日益增多的企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直排,让古城内河水质每况愈下。“每逢夏季,内河的水就会发黑发臭,给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

由此,建设内河翻水站引水活水,提上了议事日程。1980年,绍兴县城关镇建设科提交了一份《关于上报新建偏门翻水站扩初设计的审批报告》。报告中写道:为分年逐步解决城区内河污染问题,在偏门新建翻水站一座,引流相距580米外河(即漓渚江)清水冲刷市内西区主河1850米,工程投资为10万元。

另一座翻水站——南门翻水站附近,从如今的绍兴文理学院至东郭门一带,均为原塔山大队所辖。当时的塔山大队副大队长杨吉富,见证了南门翻水站的建设过程。“翻水站建成后,附近水域再也没有发生过死鱼事件,老百姓拍手称快。”他回忆道。

与此同时,绍兴停止了填河筑路,并陆续疏浚咸欢河、都昌坊河、西小路河等尚存河道,对部分河道砌坎。一条条当时看起来破败不堪的河道,由此继续保留下来。

系统治污 再现清流

现在来看,翻水站的建设,成为绍兴治理城市内河污染的一个最初尝试。

1985年1月,市一届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加强城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决议》;同年4月22日,市政府颁发《绍兴市城区河道保护暂行办法》。由此,绍兴开始系统性地解决城市内河污染问题。

“引水治污,成为一项重要工程。”时任市环保局局长水振华介绍,该工程包括城区南门、偏门及东郭门这3座翻水站及相关节制闸等配套设施建设和改造,将城区南郊水源引入城区河道,使其流向城区北郊水域。

1986年7月1日,偏门翻水站及配套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平均翻水量为每小时8000立方米,环山河率先变清变活。1989年,建成东郭门翻水站及配套工程,南门翻水站改建同期完成。1990年4月,引水治污工程实行统一调度,配套运转,日翻水20余万立方米。城区河道水质明显改善,黑臭消除,河水渐清,城区中南部河段受益更多。

市市政管理处管理科副科长裘增土,曾于1988年至1993年担任翻水站站长。他说,当时鉴湖等外河水量足,水质好,建设翻水泵站引入活水,绍兴的做法走在前列。“苏州、无锡等江南水乡兄弟城市,都来绍兴考察学习。”

始自1983年的截污工程,则是对内河污染的治本之举。截污工程采用管道接纳重点工厂工业污水及部分住宅区生活污水,集中输送至三江海涂,经二级处理后排入曹娥江。

也正是上世纪80年代,我市启动了首个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首次将城市定位确定为“具有水乡风光的历史文化名城,以酿造为特色,轻纺工业为主体的中心城市”。原市城建委主任钟华华说,这版总规牢牢把握住了“人文美”和“水乡情”的特色,对于保护好绍兴水城,具有深远意义。

提档升级 重建水城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历届市委市政府弘扬大禹治水精神,接力治水,重塑一座水上之城。

2007年起,一场以“截污、清淤、引水、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城区清水工程连续实施三轮。在四大工程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引水。2011年,全长26公里的曹娥江引水工程正式通水,东西向横穿上虞、柯桥和越城区,引水入城区,再向北流入曹娥江,日引水流量达86万立方米。

“作为清水工程的配套工程,内河翻水站实现了信息化远程控制。”市水城内河管理公司企管部经理张亮介绍,2012年,我市又在古城内新建了大罗门、小罗门两座翻水站,所有内河实现贯通。截至目前,古城共有5座翻水站,并配套建设了15座内河节制闸,以有效调控17条内河的水流水位,并发挥着引水调水、防汛排涝、冲刷清淤、改善水质的功能。

近年来我市“五水共治”深入推进,又于去年打响古城生态环境治理大会战。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投资6000万元优化古城内河引水活水方案,曹娥江增量引水工程已完工;青甸湖引水工程则将优质的青甸湖水输送到环山河和下大路河,让城西的内河进一步流动起来。“作为配套工程,内河的西郭、北海桥、府山桥、西街、螺蛳畈等5个节制闸正在升级改造过程中。”张亮说。

基于内河治理,绍兴内河水上游,与环城河夜游、鉴湖水上游等,共同构成绍兴水上旅游产品,引来八方游客。

古城治水,落脚点不局限于水,而是通过“水”这一载体,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市委八届二次全会提出:打造东方水城、提升绍兴品质。以水为核心整合全市山水、文化、旅游资源,以水为纽带优化产业、交通、城乡、村镇布局,以水为平台推动城市、产业和业态升级,水开始更深入地融入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因水而名,因水而兴,阔步迈进新时代,一座别具魅力的东方水城,又站在华丽蝶变的新起点。

绍兴古城内河水上风情。(资料照片) 通讯员 洪志祥 摄

■启示录

擦亮东方水城金名片

“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绍兴是闻名遐迩的江南水乡。回顾上世纪80年代起新建内河翻水站及古城内河治理的这段往事,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感知水对于绍兴这座城市的重要意义。

绍兴是大禹治水建功之地。绍兴因水而生,代有治水之举。古城内河治理,从工程规模来看,确实算不上轰轰烈烈。但这些工程持续推进的背后,却鲜明地昭示了一个地区在面对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这道时代命题时,所持有的鲜明态度和给出的响亮回答。

水乡不存,家园安在?内河保护的历史启示我们,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绝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水城是绍兴必须珍视的资产和财富,是绍兴最靓丽的一张名片。

一条河道可以成就一处风景,一方水土可以润泽一方生民。当下的绍兴,准确把握自身的发展特色,找准了“水”这一城市之魂,并将其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鲜明地提出了打造东方水城、提升绍兴品质的目标。无疑,这将为我市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注入强大活力。

以史为鉴,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弘扬大禹精神,节水爱水护水用水,共同守护好这座东方水城,擦亮东方水城金名片,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这是每个水乡人应该承担的使命。

 


作者:记者 秦德胜 编辑:陈文华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