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新闻 >> 本网评论
多学学饶宗颐的“国本”情怀
2018年02月12日 09:10:56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2018年2月6日凌晨,一代国学大师、西泠印社社长饶宗颐先生在香港去世,享年101岁。饶宗颐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他在1959年出版的甲骨文研究著作《殷代贞卜人物通考》中提出考史与研经合为一辙的主张,认为“史”是事实的原本,“经”是事实中提炼出来的思想;由“史”到“经”就是由实践上升为理论的过程。“研究国学不能亵渎‘国本’,要爱惜、敬重‘古义’,顺着中国文化的经络本义阐发经史。”

所谓“国本”情怀,是说,作为华人学者,学术研究、学术发展乃至人格和道德发展,始终要将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中国情怀、传统文化敬畏感,放在最高位置,善于从丰厚的中华文化中挖掘源源不断的宝藏,善于从中华瑰宝中寻求文化闪光点和丰厚价值,让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释放出与时俱进的耀眼光彩,启迪国人和世人。作为从动乱岁月中走过来的学者,饶宗颐能成为“业精六艺、才备九能”的“通儒”,在甲骨文、简帛学、敦煌学、佛学、道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印度梵学、西亚史诗、艺术史、音乐等诸多领域成就非凡,“一针见血、入木三分”,与他这种一以贯之的“国本”情怀,息息相关。厚重的经学和传统文化,成为他丰厚的学术苗圃,哺育了他的独树一帜。

饶宗颐的学术和人生轨迹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发端于中国大地上的中华文化,是中国人自己的生活思考、精神总结,它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文化习惯,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个性和东方特点,一点都不逊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在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果更多学者都能具备饶先生的这种“国本”情怀,通过学术研究充分张扬民族文化自豪感、中华文化自信力,中华文化、中国发展在创造性发展、创新性继承的轨迹上,肯定就能越走路越宽。

还是会想到当下学术发展中的“洋八股”现象,这些年,在开放政策引领下,不少学者教授,走出国门,放眼世界,汲取国外先进学术营养,但是无形中也陷入了一种学术怪圈,那就是以洋为美、以洋为尊、唯洋是从,甚至贬低、漠视优秀传统文化,动辄把西方的概念、观点,当做最高的标准,“离开西方概念,我们似乎就找不到可以替代的概念了”,唯独对民族化、本土化的文化精华不以为然。其结果,因为自我研究脱离了国情和客观实际,表面上看热闹非凡,还获得了所谓的国际成果,最终却难有好前途,因为不接地气。与饶宗颐的“国本”情怀相比,这些“学术贩子”“观点应声虫”和“精神上的洋奴”,应该得到警醒。

饶宗颐用学贯中西、博采众长、卓有成就的一生告诉我们,当下的学术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登高望远、吸取众长,更要善于从丰厚的民族文化和现实国情中,寻找解决的办法和路径,挖掘光彩的文化价值和发展的亮点,借此,让民族自豪感更加饱满,让文化自信力更为强健,让国家发展更有前景和底气!


作者:雷泓霈 编辑:陈文华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