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新闻 >> 本网评论
学“杭图”让城市更加“温暖”
2018年02月05日 09:09:31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最近读到一则“暖新闻”,在这三九严冬、瑞雪纷飞之际,着实让人的心温暖了“一把”。

“暖新闻”的主角是杭州图书馆。数年前,有一位“拾荒老人”进馆读书,有读者嫌他脏,说“让乞丐和拾荒者进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要馆方拒绝他们。但馆长褚树青回答说:“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后来经了解这位“拾荒老人”叫韦思浩,是一位退休教师,他不幸于2015年12月的一天,在过马路时被汽车撞倒身亡。人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许多他生前捐资助学的凭证,这样,他当年拾荒的逸事也真相大白了。

韦思浩的事迹被报道后引起杭州社会的广泛热议,有热心人士发起了为老人立像的建议,不到八小时征得五万元人民币,可以为老人塑一尊半身像。今年1月23日,这尊半身铜像连同“精神世界的拾荒者——韦思浩老人事迹展”一起在杭州图书馆新馆开展,吸引了不少参观者。

杭州图书馆是一家颇具规模的市立公共图书馆,面向万千大众,而韦思浩只是一位非常普通的教师,两者之间似乎难以等量齐观。如果说“亮点”,韦老师身上唯一的“亮点”就是“热心助学”,甚至于不惜用在一般人眼里不值一顾、或带点轻蔑的“拾荒”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手法去换点小钱,尔后换来一纸助学凭证。然而,就是这种手法、这种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普通教师身上的高风亮节: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民族的希望,为振兴教育奉献自己一份绵薄的力量。从他身上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当年武训的影子,更可以看到新时代一位中国公民的高尚素质。

“杭图”让一位普通教师的事迹和他的塑像在自己的新馆展出,我想它的初衷决非为了标榜,也非猎奇,而是要向社会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人不分贵贱,不论贫富,只要他或她为社会做过有益的事,我们就要记住他们,为他们办展览,让社会记得他们。同时,我觉得“杭图”这个不同寻常的展览还体现了另一层意思,那就是:会展并非某些著名人士、社会群体的专利,低层群众只要合乎办展会的条件也应该为他们办展览。而后一层意思给人们的启示显然更有深意,它传递的是一个城市的暖意、一种人文精神,弥足珍贵。

在工商业日趋发达的今天,人们向往城市,涌向城市,城市规模日益扩张,城市管理越来越难,城市的“居不易”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的普遍感受。在这样的背景下,“杭图”传递的“暖”就更显得鲜有,也更让人备觉温馨。其实,“杭图”能够做到的事情其他城市也可以做到。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既要向市民提供物质保障,也要向他们传递精神的温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精神的温暖有时比物质待遇更加重要,更加具有激励的力量。


作者:李敬佑 编辑:陈文华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