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新闻 >> 本网评论
《西小路春雪》:重新发现绍兴之美
2018年01月29日 10:06:39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西小路春雪

一场大雪如期而至,千年古城一夜白头。有人说,这几天的绍兴不叫绍兴,叫越州。

是的,对江南城市来说,雪是刚需。没有这一场雪,城市的冬天总少了点儿什么。

而对于画家张继钟来说,这个时节下的一场雪,却关乎一次美的发现,一次艺术创作的探索和突破。

前不久,他花了近三年时间酝酿、以古城为素材创作的国画《西小路春雪》,入选“陆俨少奖”全国第二届中国画作品展。

这几天,仿佛要与这一季的飞雪遥相呼应,这幅画作在鉴湖水街鉴湖展览馆里如期展出,只见薄雪白墙,河水蜿蜒……..古城绍兴别样的美,在画家的笔墨下得到了独特的呈现。

一场厚积薄发的邂逅

张继钟和西小路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他在绍兴书画院工作,每天上下班都要走过西小路,他熟悉、喜欢这条路。

1956年,大画家李可染曾在府山上画过西小路,从高处俯瞰远眺,水、屋、桥、树,水墨江南尽收眼底,这幅名叫《鲁迅故乡绍兴城》的作品在圈内流传甚广,也给张继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有空就会到府山上转转,有时候一呆就是一两个小时,吹着风,想象着多年前的那个场景。他有一种冲动,有朝一日,自己也要站在这里,画下当年李大师眼里的风景,而且要画出不一样的感觉。

每当外地有画家朋友来绍兴玩,张继钟不带他们去东湖、兰亭,而总是把他们带到府山上,安安静静地看着西小路,告诉他们,这里就是当年李可染写生的地方。

张继钟曾经三次提笔画西小路,但最后都没有坚持将画完成,留下了好几张半成品。“我知道,我的画里缺一样东西,没有它,画就没有眼睛。”

张继钟说,灵感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煮开一壶水,只需要时间。而灵感的莅临,却还需要时间以外的很多东西。包括内心的积累、领悟,以及外界的点拨和思想的碰撞。

情怀和积累的相遇,缘于前年那场突如其来的春雪。在此之前,他看到过流传甚广的一张西小路雪景照:成片的黑瓦完全被白雪覆盖,有一种区别于以往的对江南的感觉。望着漫天飞雪,想起那张照片,一种特别的冲动在心头涌现,渴望多年的灵感仿佛来了。

他带上画板和相机,再次跑到府山上。他从飞翼楼的北面望下去,只见薄雪落满乌瓦,蜿蜒的河水泛着蓝莹莹的光……没错,这就是他一直在等的感觉,需要的就是把这种转瞬即逝的感觉捕捉下来。他当即在纸上画了小稿,并用相机记录了画面,《西小路春雪》的雏形已了然于心。

心中藏着李可染

创作这幅画的时候,张继钟恰巧被派往北京艺术创作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在他眼里,这是一段难得的安静封闭的绘画时光。“同学们忙于游玩、应酬,我把自己关在房子里画画。”

众人皆知山水难画,但张继钟说,其实画房子比一般的大山大水更难。这幅《西小路春雪》,主体是连片的房子,需要更高超的造型技巧和画面把控能力,他整整花了两个月时间去完成,光是铅笔底稿的勾勒处理就占了大半时间。“画的过程中,画面调整了好几次。譬如把画面整体拉升了很多。选材时也进行了大胆舍弃。”

这幅画的气韵在于,画面上的房子虽然用很多横竖、长短、疏密不同的线条来勾勒,但最后呈现的还是写意的味道。比如谢公桥,用简练的赭墨色大笔抹出,完全是画一种感觉,有桥神而无桥形。

水的表现也是整幅画的亮点,大胆留白并用竖纹处理,整条河显得灵动、安静,似乎诉说着历史。远处的黄酒博物馆等一整片建筑,因为过于现代,用一大块暖色虚化处理,使画面更具神秘感和想象空间。而街道上各具姿态的行人,不过是一些墨点和线条的勾勒,并没有具体的刻画。甚至于这幅画中的树,也区别于以往的淡墨色,用浓重的黑色与雪白的房顶与墙壁形成强烈对比……

“过去我们都用传统的墨汁画画,容易变成烂墨,而且需要花很多时间等候,创作灵感常常会被打断。”这一次北京之行,在感受了南北画风冲撞的同时,也让张继钟发现了宿墨,并运用到《西小路春雪》中。“这种墨汁不会出现渗化,也不需要像传统墨汁那样晾干,作画时一气呵成,更能把握画面。

《西小路春雪》呈现的是冬日江南水乡,但整幅画的视觉却让人并不觉得冷寒,而有一种难得的暖感。“你看,我在门上画了红色的春联。同时,白墙的颜色也作了调和,有一种浅浅的灯光黄,甚至蓝色的河水也有一丝温润。整个画面看上去透明、清澈、温暖,既有江南水墨的清淡恬静,又有春意阑珊的温度,让人满怀对来年的期待……”张继钟把这种暖感称之为“画眼”,也是匠心和新材料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为一幅画,爱上一座城

去年12月,在北京保利拍卖会上,傅抱石的《兰亭》以6300万成交。同一场拍卖会上,李可染的《鲁迅故居百草园》也拍出了800万。在此之前,吴冠中1977年创作的《绍兴滨河》传言也价值5000万,他还在绍兴创作了《绍兴居》《绍兴小景》等多幅作品。

张继钟说,这些画作之所以有名,一是取决于画家的水平和名气,另一方面,跟绍兴无比伦比的文化影响力也是分不开的。

“绍兴这么一个文脉深厚的城市,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创作者沉下来好好挖掘和消化。”张继钟说,《西小路春雪》的出炉,更让他意识到一个画家不仅需要对美的发现,更要思考如何表现。画家的审美能力,不单是艺术方面的,更要结合时代需求、市场特点,让作品更有传播生命力的综合审美特征。这也是画家的艺术使命。

张继钟是一个好学的人。他有一种执著得近乎强势的艺术定力。

一方面,他对创作态度有着严格的掌控,不愿意将时间浪费在画画以外的事情上。另一方面,他善于学习吸收。

北京之行,他吸收了北方画派的一些优点,譬如构图大气,强化视觉效果,并在创作中得到了体现。他认为,虽然笔墨之功明显北不如南,但在“第一眼”观感上,南不如北。这也使得南方画家在一些重要美展中容易失手。他觉得需要正视这个现实,做一些改变,避免因为“第一眼”眼缘不佳被拦在外面,削弱南方画的发展影响力。"

不过,在打开“画风”的同时,张继钟觉得在一些题材的聚焦上却需要“收拢”。这是他在《西小路春雪》上得到的思考,也是他在前人身上照见的价值。

他说,身在绍兴,不能辜负这座钟灵毓秀的城市独特的馈赠。他在等待更好的契机表现这座城市,就好像那一场春雪,刚好洒满他想画的西小路,不厚也不薄、恰到好处,他愿意为之再付出三年,甚至更长…….

因为一幅画,爱上一座城。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但愿。

 


作者:何瑛儿 编辑:陈文华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