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专题 >> 阳明文化周在绍兴 >> 新闻抢先看
王阳明在贵州的三年,究竟做了些什么,让贵州人民再也忘不了他?
“知行合一”,融入城市精神
2017年10月31日 09:42:20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明初军事家刘伯温曾经这样感叹过天各一方的这两个地区。从江南到贵州,需要踏遍万水千山,需要跨越崎岖沟壑。500多年前,一代心学大师王阳明,踏上了去往贵州的漫漫征途,最终落脚贵阳修文龙场驿。在入黔、悟道、出黔的三年里,他的足迹遍及贵州的19个县市。

阳明心学的起点是“龙场悟道”,它奠定了王学的基石,并构建起“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基本理论框架。

10月25日,本报记者前往贵州寻访王阳明的黔中足迹,探究王学一脉传千古的原因。

龙场悟道

创立阳明心学

从贵阳出发,向北38公里。这个地方,叫做修文。

“修其孝悌忠信,文以礼乐诗书。”县名一语双关,寓“偃息武备,昌明文教”之意。

而修文的魂,得要追溯到500多年前。彼时,王阳明被贬龙场驿(即今修文),悟道于此,悟“心即理”“致良知”,创“知行合一”。而今,阳明心学蜚声中外,修文也因此被誉为“王学圣地”。

贵阳市修文县龙场镇栖霞山,海拔并不高,山间茂林修竹,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如今,此地已被打造成为占地3400亩的中国阳明文化园。

在当地阳明文化研究专家、修文县史志办主任胡光胤的陪同下,记者进入中国阳明文化园参观。在文化园的主广场上,15.08米高的王阳明铜像静静伫立,手中握笔,远眺修文县城。

胡光胤告诉记者,500多年前的这里,曾是通往乌蒙山区水西彝族诸部的“九驿”之首驿,据传蛇虫遍地,瘴疠流行,环境险恶。明正德三年(1508),王阳明因抗疏营救南京科道戴铣等人,得罪宦官刘瑾,受其所害遭贬龙场驿。王阳明到达龙场驿之后发现驿站破损不堪,无法居住,便在不远的草棘丛中搭了一间极其简陋的草庵栖身,并写下《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的诗文。尔后,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他移居至龙场驿东北约1.5公里的栖霞山“东洞”,后改洞名为“阳明小洞天”。

阳明文化园的清晨秋高气爽,三三两两的游人拾级而上。山腰,便是阳明洞。阳明洞高约4米,深约40米,最宽处约有10余米。

见一位六十开外的大叔闲庭信步,记者便上前与之攀谈起来。“这是多年的习惯了,我每个月总要到阳明洞走那么几次,别人都说是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其实自己知道,关键还是想感受先贤气息,让心灵接受洗礼。”61岁的修文市民杨昌洪说,10余年来,他把到阳明洞散步作为锻炼身体、颐养身心的好去处。如今,修文的老百姓都可以免费进园参观。

时至今日,阳明洞内依旧留有历代王门弟子留下的诸多石刻碑文。洞口崖上的“阳明先生遗爱处”,是明代贵州宣慰使安国亨所刻。

龙场悟道到底悟到了什么?

胡光胤说,王阳明从11岁就立下圣人之志,经过26年的艰难探索,先泛滥于辞章,继出入于释教道教,再遍读朱熹之书,终无所得。一直到37岁时在龙场的绝境中,王阳明放下得失荣辱,向死而生,终悟圣人之道。

“龙场悟道不仅仅得益于王阳明自身的大志向,更得益于历史环境的造就和当地百姓的支持。”胡光胤说,当时的修文龙场是化外之地,王阳明在这里举目无亲、衣食无着,甚至语言不通。他之所以能在龙场并为后期心学传播奠定基础,与贵州人民对他的帮助分不开。譬如彝族首领安贵荣知道王阳明在龙场的艰难处境后,便主动在生活上给予各种照顾。龙场附近的百姓还教他如何种植庄稼,主动替他建造房舍,帮助他搭建龙冈书院,等等。贵州人民对他的支持让王阳明看到了当地百姓纯真质朴的品质,这为他坎坷的人生经历添加了一道暖心的回忆,更为他悟道提供了精神食粮。

书院讲学

弟子四方云集

从阳明洞继续往上攀登,爬了不过几十级台阶,就有一小圆门,王文成公祠、迎宾待客用的君子亭和宾阳堂等阳明遗迹都在里面。王文成公祠就是以前的龙冈书院,这也是王阳明亲自创建的第一个书院。

胡光胤说,当时王阳明曾在阳明洞给当地10~20岁的少数民族百姓进行教学,首先教其说汉字,读汉话;二是教授他们儒家文化,并吸引了大量文人前来听课并拜其为师。当地少数民族百姓后为其建筑“何陋轩”,提供更宽阔的办学场所。几个月后,前来求学的学子骤增,就改名为龙冈书院。书院在王阳明讲学时盛极一时,但在他离开龙场不久后就颓败了。明嘉靖三十年(1551),后人在栖霞山(又名龙冈山)顶兴建“阳明祠”,前门题“龙冈书院”,清乾隆后改为王文成公祠。

“当时贵州以及省外士子前来听课者达数百人。阳明的盛名甚至吸引了湖南、四川、云南等地的学生前来求教。”胡光胤说,随着王阳明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贵州宣慰使安贵荣遣使问候,表达崇敬之情。贵州提学副使毛科、席书两次邀请王阳明到贵阳讲学。最终,王阳明接受席书邀请,主讲于贵阳文明书院。

曾经的文明书院,就在今天贵阳市南明区市府路,虽然书院旧址早已湮没,但是行走于此,似乎还能隐约听到当年朗朗的读书声。

贵阳学院教授、贵州省阳明学学会会长王晓昕告诉记者,自东汉以来,儒学逐步传入贵州,为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打下了一定基础。但至少到明代中叶以前,贵州历史上仍未出现过一个较具规模的地域性思想学派。而真正的地域性思想学派的形成,是在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才具备了较为成熟的历史条件和学术条件。正是在王阳明的影响下,通过龙冈书院和文明书院的传播,贵州出现了大规模的书院讲学运动,阳明心学得到了迅速传播,许多学生千里赶来做王阳明的学生,在当时形成了全国较早的地域性心学学派——黔中王门。

“可以说,他们发扬壮大了阳明心学,广播‘知行合一’淳朴哲学,对百姓施以教化,激活了贵州文脉。”王晓昕说,自王阳明首开贵州书院讲学之风后,王阳明诸弟子、私淑以及王门后学在贵州建立了20余所书院,其中著名的书院有贵阳的正学书院、阳明书院;清平(今凯里庐山镇)的学孔书院、山甫书院、学孔精舍;思南的为仁书院、中和书院;都匀的鹤楼书院、南皋书院,等等。

阳明文化

融入城市精神

每到周末,家住贵阳花溪十里河滩附近的赵奇并不会出远门,而是选择去孔学堂听讲座。在他看来,与其在景区看人海,不如到孔学堂听听讲座,充充电。

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书记、理事会理事长徐圻说,作为一个文化场所,自2013年1月1日正式开放以来,每逢周末,占地近400亩的孔学堂都格外热闹。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数百位教授、专家、文化名人,纷纷来到孔学堂,奉献讲座数百场,累计听众超过10万余人。这些讲座中很大一部分与王阳明有关。孔学堂已经成立了阳明心学与当代社会心态研究院,致力于阳明心学研究。“阳明的故事”黔浙书法展、“王阳明国际漫画展”、由贵州省话剧团和浙江话剧团创排的大型历史题材话剧《此心光明》等先后在孔学堂举办、上演。

当下,社会各界研究阳明文化、学习阳明心学的热情持续。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为什么会同时被阳明先生所吸引?一座城市,该怎样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阳明文化开发模式?

徐圻说,贵州省委、省政府将阳明文化作为“十三五”时期重点打造的文化名片,把“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作为贵州人文精神。2008年贵阳市委首次提出了“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精神,把阳明文化融入城市精神。围绕阳明文化,全力打造修文县阳明洞、花溪区孔学堂、云岩区阳明祠“三足鼎筑”核心平台,使传承与发展阳明文化渐成燎原之势。

“王阳明当初贬谪贵州,在入黔、悟道、出黔的三年里,他的足迹经过贵州的19个县市。”王晓昕说,贵州阳明遗迹主要集中在修文县、黔西县、玉屏县、镇远县、黄平县、福泉县等,总共有30多处,而且这些地方都存留有王阳明的大量诗文。除了众多的阳明遗迹、发达的文化书院、丰富的文史资源外,还包括多彩的祠观庙宇、精美的古代建筑和著名的岩崖洞穴。

作为知名的阳明文化学者,贵州省儒学研究会会长、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名誉院长张新民说,贵州乃阳明过化之地,知行合一及良知学说深入人心,百姓世世祭祀,即可见其影响之大。形成黔中王学学派,传承数代不绝,产生大批名儒硕彦,稳定边疆秩序,强化民族团结。贵阳以“知行合一、协力争先”为城市精神,研究队伍既多,普及面亦广,已融入现代社会之中。

弘扬心学

进入百姓生活

“初日瞳瞳似晓霞,雨痕新霁渡头沙。溪深几曲云藏峡,树老千年雪作花。白鸟去边回驿路,青崖缺处见人家。遍行奇胜才经此,江上无劳羡九华。”500多年前,一代大儒王阳明泛舟六广河,有感美景,即兴作《六广晓发》一诗,传诵至今。

如今,走在贵阳市修文县六广镇驿泉村,处处可见阳明心学的影子。旅馆门头上、酒家员工的工作服上,都印有阳明先生的名言名句。诸如知行合一、格物致知,问是什么意思,村民们都有自己的理解,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他们的歌声里,阳明心学中的名言名句也显得那么融洽自然。在龙场镇的一些旅馆里,每个房间都放着王阳明的书籍和名言名句的竹简。

胡光胤说,现在县里有不少阳明心学宣讲团,大多是讲给普通村民听的。阳明文化,已成为修文人生活的一部分。

有学者说,是龙场成就了王阳明。而在胡光胤眼里,先生留给今天修文的,是这一方水土的“魂”。

胡光胤说,早在1995年6月,修文便以社团的形式组建“阳明学研究会”。修文县一直致力于阳明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包括搭建阳明文化交流平台,举办“国际阳明文化节”,举办王阳明学术研讨会等,推进阳明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部队、进景区、进商铺、进家庭“九进”工程。修文县之前曾先后成功举办过5届“国际阳明文化节”,从2016年起,修文将每两年举办一届中国国际阳明文化节,逐步将阳明文化节培育升级为省和国家级文化重要节事活动。

仅仅只在贵州为官三年,贵州的老百姓,为什么忘不了王阳明?

“王阳明的官声,可以说是五百年不倒!”胡光胤说,作为小小的龙场驿驿丞,他不但亲民,而且读书求道,矢志不渝。

据民国《贵州通志·建置志》载,龙场驿仅有“驿丞一名,吏一名,马二十三匹,铺陈二十三副”。

修文市民唐耀说,所谓的致良知,对市民来说就是要尽其职。做领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就是致良知;农民好好干农活,为社会提供好的农产品,工人工厂不做假,实实在在把好产品造出来,那就是致良知;商人诚实经商,不坑蒙拐骗,那也是致良知。

“听从内心的召唤,做对得起良知的事,他做官也是这么做的,老百姓肯定受影响。”胡光胤说,“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留给贵州的重要人文精神,更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他带给贵州的好民风,造福了万千百姓。

可以说,“龙场悟道”已过去500多年,贵州的老百姓在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阳明文化,让阳明文化在贵阳、在贵州、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绽放新花。


作者:记者 童 波 文/摄 编辑:黄靖芳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