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专题 >> 阳明文化周在绍兴 >> 新闻抢先看
后人忆阳明——崇德之心
2017年10月30日 09:43:18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薪火相传

王家家训和王氏后人奉行传统美德的故事

一听故乡绍兴要举办“阳明文化周”,家在杭州的73岁老人王书翔有些兴奋。这位在中国自然科学界颇有造诣的老人,是王阳明第十七世孙,谈起先人他觉得自己有些惭愧。“父亲一生推崇阳明先生,从小让我们聆听祖上传承下来的阳明先生所立的家训。这样的家训,让我们一辈子受用不尽。”

在短短的几次交流中,他向记者追忆了他父亲用阳明先生的家训言传身教,鞭策自己人生的诸多往事。

缅怀先人

鲜花表寸心

最近几年,王书翔几乎每年清明节都会去阳明先生的墓前祭拜。默哀,顿首,送上一束鲜花,聊表寸心。

王书翔是阳明先生的第十七世孙。6岁时,因父亲工作调动,从绍兴迁居到了杭州。所以,对于童年在绍兴的记忆王书翔已经模糊不清,但新河弄吕府边上的住所却印象很深。王书翔说,他是书字辈,家中兄弟姐妹共五人,他排行老四。而他父亲是第十六代,诗字辈,兄妹共四人。1950年,随父亲定居杭州后,他们和绍兴叔叔一家的联系就很少了。

阳明世家的辈分,按头20个字的排序为:“守正承先业,贻谋裕后昆,忠孝传家远,诗书绍泽长。”王书翔说,1963年,他才随母亲第一次回到了故乡绍兴。关于阳明先生在绍兴的其他后裔,他知晓得并不多。

王书翔祭拜阳明墓始于10年前。他说,父亲王诗棠一生推崇阳明学说和其为人,由于从小受此熏陶,他对这位先人也是满怀敬仰。这几年,尽管慢慢变老了,他和哥哥也不忘清明时节在先人墓前追思。

复兴家训

惟读书为上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迁,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好的家训家规是一种家庭教育、社会治理的大智慧,王阳明的家训就是如此。

王阳明家训的核心是良知教育,把勤读书、早立志、学做人、做好人作为家规教育的重中之重。而在王书翔看来,父亲正是用这个家训对他们五个兄弟姐妹谆谆教诲。“父亲把自己对阳明学的学习心得、历代传下来的关于阳明先生和这个世家的故事,都工工整整写下来,装在大纸袋里,交到子女手上。每个纸袋的封面上都写着‘永远保存、代代相传’这八个字。每个字下都画了圈,以示重要。”王书翔说。

王书翔回忆,阳明家训共96个字,第一条就是“勤读书,要孝悌”。父亲王诗棠一直恪守此家训,教育子女要用功读书。无论条件多么艰苦,都不放松对子女的勤学教育。令王书翔记忆深刻的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家几口人全靠父亲40多元钱的月工资维持生活,生活很困难,往往要去单位借钱开销。记得每学期伊始,父亲都要为兄弟姐妹的学费和书费发愁。有一年,父亲找到单位领导申请借款付学费,那位领导建议父亲不要让所有孩子都读书,老大去上学,老二、老三可以去摆个摊赚钱贴家用,老小不妨暂时待在家里……“父亲回来后气得不得了,把我们叫到身边说:你们决不能放弃念书,就算砸锅卖铁也要坚持下去!”

散居各地的王家后裔到清康乾年间大多以商贾为业、佣工为生,鲜有读书之人。正是父亲坚持让几个孩子读书,才让本已式微的王家后裔重新振作起来。王书翔说,父亲有个愿望,在他这一辈里把家训复兴起来,按着王阳明指引的“勤读书”方向走,践行“读书为上”训导。

“父亲本人,读书也是很用功的,靠奖学金完成学业。有些全国会考,也总能考第一第二。父亲说,那时报纸上总会刊登绍兴的某某人考取第一名,那个人就是他。”父亲总是在吃饭或做家务时用自己的奋斗故事勉励子女。

王书翔说,在这样的氛围中,大家都是自觉用功读书。在他们兄妹中除了大姐因家庭条件原因放弃大学考了中专、小妹参加了上山下乡外,兄妹中有三人是大学生。这在当时那个年代,是相当了不得的。

知行合一

做好圣贤人

“要读好书,做一个贤德人,才能对社会做出贡献。”王书翔说,在父亲的教育下,阳明先生的家训和故事贯穿在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勤读书,不是什么书都读,而是要读好书。王阳明要人勤读书的目的是培养自家心体,自得于心,以其心学语境而言,就是光明良知。

父亲以王阳明的“吾心自有光明月”为自己的行动准则,教育子女要明明白白做人,做好人,做善人。在给儿女的取名上也体现了这一思想。“女儿都带‘月’字,他是有心向‘月’的;儿子一个取鸿,一个取翔,立意通过读书大展宏图自由翱翔,表明了他对儿女的期望。”

父亲最为推崇的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王书翔说,过去经常听父亲讲王阳明小时候的故事。阳明问老师“什么是读书的第一等要事?”老师说:读书当然是为了做官。阳明却认为读书是为了做圣人。

“阳明提倡读书,不是让读书人去做官,而是去做圣贤人,做有用人,父亲也是这么教育我们的。”王书翔说,在浓厚的读书教育氛围中,他们一家子都是读书人。他粗略统计了下,他和他们的子女一辈中大学生就有20多个,而且都是重点大学。而正因为父亲对“知行合一”的推崇,这些儿孙辈中,没有一个做官的,全是做学问搞技术的理工科:哥哥是物理学家,姐姐是机械专家,还有搞建筑、计算机……

“因为理科往往都是实践的东西,需要通过不断实验去验证和改进理论,这和‘知行合一’是一脉相承的。”王书翔说,这也是父亲传承王阳明心学教育子女的现实意义。


作者:记者 汤桂平 编辑:陈文华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