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新闻 >> 图片新闻
水渠边,男女老少都在忙什么?
老照片里的场景,经历过的人肯定都有印象吧
2017年10月19日 08:31:36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男女老少齐上阵

妇女灭螺专业队

男女老少齐上阵,在水渠边干什么?老照片描述的场景,相信很多老人会有所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市曾经历过血吸虫病疫情,给当时的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这些照片反映了当时我市医疗卫生战线与血吸虫病斗争的情景。

绍兴曾是血吸虫病流行区

据了解,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寄生在人或哺乳动物体内所引发的寄生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而钉螺是血吸虫病唯一的中间宿主,是血吸虫病传染过程的主要环节,只要发现有钉螺存在,就很有可能建立血吸虫病的整个传播链条。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陶海全教授,研究了一辈子的血吸虫病。他回忆说,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血吸虫病肆虐全中国,绍兴是典型的平原水网地区,境内河浜密集,水流缓慢,土壤肥沃,钉螺极易孳生繁殖,加上水乡广大农村和集镇居民傍水而居,生产、生活接触水的机会极为频繁。因此,绍兴成为了水网型血吸虫病的流行区之一。

据当时的数据统计,绍兴71个乡(镇)、849个村流行该病,累计有钉螺面积6396.9万平方米,病人12万余例,病牛1.48万多头。柯桥区(原绍兴县)的兰亭、夏履、漓渚等镇均发现有血吸虫病人,嵊州市、新昌县是全市有钉螺面积最多的两个疫区。

血吸虫病可怕吗?在缺乏治疗手段的年代,血吸虫病人往往会脸色蜡黄,骨瘦如柴,肚皮鼓得像孕妇一样,因此又被称为“大肚子病”。患者轻则丧失劳动力,重则丢掉性命,进入晚期的病人,腿部会肿得像大象腿一样,难以下地走路直至糜烂,农村里一般叫这种病“大脚疯”或“流火”,在短时间内就会毙命。因此,很多人都视血吸虫病为“瘟神”。

开展一场查螺灭螺运动

上世纪50年代,绍兴和全国各地一样,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查螺灭螺运动。1951年,浙江省卫生实验院开始在诸暨县三环畈设立第一个省级血防试验区,基本方法是在当地组建查螺专业队,根据钉螺分布特点,在田间、沟边等钉螺隐藏地区创造一个孤立的灭螺地带,并开展人工捉、开水烫、火烧、铲土深埋等办法,以达到查螺灭螺“灭一块、清一块、巩固一块”的目的,这便是照片上的情景,用当时流行的两句话来概括就是:“男女老少齐上阵,千军万马送瘟神”。

“当时我们下乡工作的重点,主要是灭钉螺,治疗、宣传和粪便管理,很多农民得了血吸虫病,但不明白情况,还是会去有钉螺的地方游泳,我们就用兔子做实验,感染上血吸虫病的兔子,肝肠全部都肿大了。农民亲眼看到危险性,就开始重视了。”陶海全回忆说。

为防止血吸虫病进一步扩散,1953年,绍兴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血吸虫病防治站,之后又开始大量使用五氯酚钠、血防-67糊剂,并生产石灰氮用作稻田基肥消灭钉螺,采取灭螺、治疗、管粪、管水的综合性防治策略,在群众的参与和配合下,终于在1981年基本消灭了血吸虫病,1995年达到了传播阻断的标准。

血吸虫病是贫穷落后的影子,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不仅甩掉了血吸虫病流行疫区的帽子,更助推了绍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照片翻拍自档案馆资料)


作者:市民记者 顾鹏程 编辑:陈文华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