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新闻 >> 网闻天下 >> 辟谣
“多吃主食死得快”?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真是这么说的吗?
2017年09月07日 15:33:13
来源:上海辟谣

我们一直坚信“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为啥最近网上疯传“多吃主食死得快”?

近日,一篇题为《多吃主食死的快?柳叶刀的最新研究,打了多少医生、营养师的脸》公众号文章在朋友圈疯传。这篇文章引用了近日发表在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声称“多吃主食死得更早”、“脂肪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无相关性”、“多吃好的脂肪,吃油,可能让你活得更长”。文章还称,全球的膳食指南需要重新考虑定制标准了。

网传文章一经发布,被大量转发

难道我们一直信任的膳食指南真会让我们越吃越不健康?难道以后我们都不能吃米饭、面条、馒头、面包了?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查证发现,这篇公众号文章其实是误读和曲解了《柳叶刀》上的研究论文,标题耸人听闻,有哗众取宠之嫌。

吃主食,死得更早?

我们先来看看那篇发表在《柳叶刀》上的研究论文究竟说了些什么?

这是一项前瞻性城市农村流行病学研究,全称为“来自五大洲18个国家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关联: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在2003年到2013年,这个研究团队通过问卷形式跟踪记录了13.5万名35—70岁成年人的进食情况。这些样本来自18个国家,主要是体力劳动者,调查目的是研究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死亡率和饮食之间的关系。

研究主要得出4个观点:

第一,较高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会增加总死亡率的风险。调查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组人,碳水化合物供能比高达 77.2%。

第二,脂肪的摄入量,可能降低总死亡率的风险。

第三,高饱和脂肪的摄入量,可能降低中风的风险。

第四,总脂肪,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和心肌梗死,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没有相关性。

事实上,除了这篇研究论文,《柳叶刀》同期还发表了一篇评论,认为上述这项研究“挑战了健康饮食的定义,但关键问题并没有解决”。说得简单些,这项研究除了样本选择和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之外,还有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局限。

宏观层面,这篇论文的观点只能算是营养学研究领域里的其中一个证据,但远不是决定性的。对此,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表示,无论中国还是美国,其制定膳食指南的依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个是各类食品中的营养素含量,一个是各人群吃的各种食物的量,还有一个是世界各国对于不同营养素的健康研究证据。其中,前两项是简单的统计分析,而最后一个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型文献研究,不同研究结果要拿来逐一分析,交叉验证。再加上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相当复杂,单独将一个营养素和健康指标做关联,得到的相关性只能是参考,而不能简单地当成因果结论。

微观层面指的是个体差异。同样两个人,吃同样的东西,营养状况会出现很大差异:有些人喝水也会胖,有些人怎么吃都不胖。个体差异是营养学无法突破的障碍。

钟凯认为,发表在《柳叶刀》上研究“可以作为一个科学观点或者一个科学猜想。但要完全应用到实际,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路要走呢!”

脂肪随便吃?你错了!

《多吃主食死的快?柳叶刀的最新研究,打了多少医生、营养师的脸》这篇公众号文章,是对科学研究的误解、曲解——

吃米面糖等主食,可能让你死得更早?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表示,根据2015年出版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碳水化合物供能比都在60%以下,根本达不到研究中的77.2%。所以,这篇论文的调查结果,并不能反映大多数中国人当前的真实饮食状况。

上海同仁医院营养科主任张静表示,网传文章作者推崇一种名为“阿特金斯”的减肥法,倡导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增加脂肪的摄入量。所以,文章通篇打压碳水化合物。需知,食物并无好坏之分,只有适量和正确食用方法。膳食平衡理论是基于可靠证据产生的,全世界的饮食指南都是在强调平衡。

多吃好的脂肪,吃油,可能让你活得更长?

《柳叶刀》研究论文的观点是,脂肪供能比最低的人,总死亡率、非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脑卒中的风险都最高;而脂肪供能比在24%—35%之间时,风险相对比较低。显然,论文要表达的原意是,脂肪和肉吃得太多、太少都不好。网传公众号文章据此得出“多吃脂肪对身体好”的结论,要么是作者科学素养不够,看不懂原文;要么是网传文章作者料定读者不会去阅读晦涩难懂的论文,故意曲解原意。

吃肥肉、椰子油等富含饱和脂肪的食物,降低中风的风险?吃油和心脏病没有关系,吃多少油都不会提高心脏病的风险?

范志红指出,国人面临的问题是,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不断下降,脂肪供能比越来越高。从1991年的21.8%,一路涨到了2011年的32%,大城市中甚至达到了36.9%;正在改变的膳食模式,和体力活动减少一样,都是中国近年来肥胖和慢病发病率爆发式增长的原因。范志红提醒,还需要注意的是,论文研究的受访者主要是体力劳动者,不是天天坐办公室对着电脑的人。

健康吃货的正确打开方式

钟凯认为,营养学研究的局限性极大,越前沿越说不准,当故事看看就好。刚发布的《国民营养计划》已经明确“三减”,减糖、减油、减盐,这个趋势短期内不会逆转。

张静表示,人的饮食结构和营养需求和自身的经济条件、工作状况、生活习惯、个体本身的特质都有关系。从长期安全角度来讲,平衡膳食的安全性证据最为充分。

怎样的膳食结构是平衡的?食品工程博士、科普作家“@云无心”建议,脂肪本身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的烹饪用油控制到25—30克,加上食材中自带的脂肪,就是比较合理的范围。

实际上,饮食指南中所说的“少油”,是针对目前许多人脂肪摄入量已经很高的现状而言的。欧美膳食指南推荐“控制脂肪”,也是因为脂肪摄入量过高。但是,“控制”并不意味着“越低越好”。对于那些贫困地区天天清汤寡水的人群,“高脂肪”的食品反而是应该选择的。

蛋白质是至关重要的营养成分,按照每千克体重1.2克蛋白质的标准,每天的摄入量约为60—90克。这些蛋白质,可以来源于肉、蛋、奶、豆等。

除了脂肪和蛋白质,剩下的热量就是碳水化合物的了。中国的膳食指南建议是碳水化合物占能比为55—65%,差不多也就是除去蛋白质和脂肪剩下的能量。需要注意的是,同是碳水化合物,糖、精制淀粉、粗粮和膳食纤维对于健康的影响是不同的。糖和精制淀粉应该尽量控制,而让蔬菜、水果和粗粮成为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

(本文由宋慧协助校对)


作者:郑子愚 编辑:陈文华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