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建设一个年产50万米编织布及无纺布的生产项目,如何办理环保手续?”近日,浙江金路通工程材料有限公司企业代表来到上虞区便民中心环保窗口咨询。“环保部门实行‘最多跑一次’改革后,像您这样的轻污染项目可以自行上网登记填报环评登记表,并能立即下载回执,无需像以往编制纸质材料报批了。”窗口工作人员回复。
企业办事人员接过窗口工作人员递上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网上备案操作指南》,不无感慨地说,“原先听说办理环保手续要找中介做环评、要公示,环评做做起码个把月,批批得十几天,现在真是太方便了。”
据介绍,该区环保局以“快速、全面、真实”为要求,第一时间优化程序,按照“审批环节最少、服务质量最优、办事效率最高”的目标,深入探索“最多跑一次”实现路径,并制定了相应服务保障制度。目前除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之外共32项权力事项全部纳入“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达100%。其中“零上门”事项5项,即办事项7项。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是环保局主要行政许可事项,该局优化环评审批流程,打破环评审批中的总量壁垒,在环保政策要求并未放宽的情况下,将原先企业需要约2个月通过拍卖获得总量指标才可进入环评审批阶段,改为只需5个工作日通过排污总量平衡方案审核即可进入环评审批,整体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同时拉长了企业获得排污权指标的时间周期,减轻了企业压力。
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该局实行差别化环评审批管理。对基本不产生环境影响、不扰民的建设项目实行豁免,豁免项目无须办理环保审批手续,目前有4批共计124项建设项目实行豁免。基本无污染的建设项目实施网上备案,不仅实现“零上门”,还取消了纸质编制要求,减轻企业负担。对于部分满足条件的政府投资类和公共(益)事业类项目以及不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的“零土地”技改项目等环境影响较小的建设项目,也纳入备案管理,从原先至少8个工作日的审批时间下降为1个工作日甚至即办。
为确保《上虞区企业投资项目“1+5+X”一体化联动审批实施办法(试行)》顺利实施,该局根据“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要求,进一步优化窗口布局设置,派出3人入驻投资项目综合受理窗口,负责受理、审批与投资建设项目前期审批有关事项,派出1人入驻便民服务中心崧厦分中心,受理崧厦镇、谢塘镇范围内建设项目环评报告,方便两镇企业办事。
按照行政审批标准化要求,该局还对所有权力事项进行全面梳理,进行流程再造,并削减申报材料,模糊性条款、兜底条款一律取消,本部门自带材料及部门间能共享的材料一律不再需要提供,使整体受理材料削减率达30%以上,特别是环评审批受理材料从原先的12项削减到6项,削减率达到50%,容缺受理2项,项目的申请材料数量已精简至全省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