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新闻 >> 网闻天下 >> 辟谣
食品辟谣联盟认为人造奶油并不等于反式脂肪酸
2017年06月29日 17:03:43
来源:中国财经

 辟谣联盟声明:人造奶油、氢化植物油等烘焙食品原料并不等于反式脂肪酸,而反式脂肪酸导致肥胖和糖尿病的说法也尚无定论。

关于“反式脂肪酸存在健康风险”的说法一直广为流传,日前,中国食品辟谣联盟联合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公开针对这一传闻辟谣。食品辟谣联盟声明:人造奶油、氢化植物油等烘焙食品原料并不等于反式脂肪酸,而反式脂肪酸导致肥胖和糖尿病的说法也尚无定论。

据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朱念琳介绍,反式脂肪酸一直都被视为“餐桌上的定时炸弹”,焙烤食品中的原料——人造奶油、氢化植物油、植脂末、起酥油、代可可脂也经常被贴上反式脂肪酸的标签,给行业造成了不良影响。

针对反式脂肪会沉积在体内代谢不掉的谣言,食品辟谣联盟声明:反式脂肪与普通脂肪的代谢途径一样,只要脂肪酸摄入量适宜就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关于反式脂肪酸和肥胖、癌症、糖尿病等健康效应的研究,虽有一些文献报道,但在学界尚无定论。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曹雁平教授表示,随着技术的进步,油脂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已经降到了非常低的水平,如果消费者需要,完全可以把反式脂肪酸去掉,但会影响食品的口味。

“实际调查数据显示,市面上速溶咖啡和伴侣当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是很低的,平均含量在万分之三,含有伴侣的咖啡只有0.14%,按照这个含量,一天要喝100杯的咖啡才可能对人体造成有警觉的危害。”曹雁平说。

据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介绍,除加工食品外,反式脂肪广泛存在于牛羊肉、脂肪、牛奶等天然食品中,根据2013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报告,我国人均每天摄入反式脂肪为0.39克,供能比为0.16%,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值(小于1%),也明显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说,目前油脂生产企业大多使用棕榈油作为氢化油原料,其中反式脂肪酸含量非常低。根据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如果100克或100毫升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0.3克,就可以标示为“0”。

不过,为控制反式脂肪酸摄入量,食品辟谣联盟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包装食品时要多留意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可以选择不含反式脂肪酸或含量较低的食品。此外,要控制烹饪过程中植物油的使用量,不要为避免反式脂肪酸而大量摄入动物脂肪,同时避免油温过高和反复煎炒烹炸。


作者: 编辑:陈文华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