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新闻 >> 区域新闻 >> 诸暨市
不要人夸颜色美 清秀风光总怡人
诸暨枫桥洄村是个烈士村,景色像画一样
2017年06月27日 10:33:12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四面是青翠的山峰,两条溪流绕村而过,一条小河穿村而行,村内一片郁郁葱葱。诸暨市枫桥镇洄村,因溪水曲折回转而得名。与洄村不到两里之地,就是元末明初著名画家王冕的出生地,一条栎江将洄村与王冕故居连成一体。风光秀丽的洄村如一幅水乡风光图,宁静地铺开在枫桥古镇的西南角,任白鹭翻飞,溪水长流。

周敦颐后人聚居于此

洄村还是烈士村

东边是照面山,西边是燕头山,四面青山无语而立,东边是东小溪,西边和北边是栎江,村中间一条溪流穿村而过。

洄村是周姓聚集地,90%以上的人都姓周,该村村史记载,800多年前,洄村周姓始祖周世杰为避南宋权相韩侂胄之难,搬到此地定居。“我们这里是周姓集中的地方。先人在选择居住的时候,有意选择了有溪流的地方,据说是为纪念先祖周敦颐的缘故,因为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小时候,我看到村里的老房子上都雕刻着‘汝南’两字,一直也搞不懂是什么意思,可能指我们是汝南周氏后人吧。”枫桥镇干部周小海说。

在洄村东小溪边,有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耸立溪边,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为纪念洄村的革命烈士而建的,碑上刻着19位烈士的名字,除两位姓陈一位姓李外,其他烈士全姓周。烈士大多是新四军战士。洄村党支部书记周建国告诉记者,当年,洄村周姓参加革命的人特别多,有的在红军时期就参加了革命,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人更多。一个村有19名革命烈士,这在诸暨全市很少有,所以洄村也被人们称为烈士村。每年清明时节,前来扫墓的人络绎不绝。

昔年怕水患侵扰

如今水塘成景观

洄村因为地势低,三边被水环绕,村里年年被大水侵袭,可谓水患不断。一到防汛季节,洄村人就显得格外紧张,特别是东小溪,河道不宽,平时水少,但发汛时,水位猛涨,来势汹涌。

前几年,村内水塘里的水又黑又臭,村民忍无可忍,只好将门口的水塘用土填了起来。

不过,现在大不相同了,昔年的祸害村民的水,成了洄村的好景观。清澈的溪水,绕村而过,如同碧绿的玉带,在外人看来,洄村成了“风水宝地”。村里在东小溪边正在修建3000米长的堤坝,堤坝上种上了草皮,还准备种上景观树。西边和北边的栎江围着村庄,因为水质好了,两岸风景秀美。那条穿村而过的溪流,也被“驯服”了——上游修了排涝站控制水位,村里的田地旱涝不再愁。

水质好了,洄村的档次一下子提升了。村民们发现,自己的先祖选择在洄村这里居住,原来是那么睿智。现在村里又开挖了九口水塘,每个水塘都明亮如镜,十分清澈。天光云影徘徊水塘中,更增添了村庄的秀美。村里还专门在一口水塘边修建了一座民闲亭。在东小溪边,记者看到一口水塘,清澈明亮,忍不住一掬塘水。村民告诉记者,这口水塘与井水相连,水质好,像自来水一样。

洄村内的九口水塘都是活水,与栎江水和东小溪水相通。村里还有专人维护九口水塘清洁。

洄村成了宜居地

村内长寿老人多

走在洄村,让人感到惬意。记者在村里遇到了94岁的老人卓阿珍,老人一手拄着拐棍,一手提着饮料,耳不聋,眼不花。老人说,像她这样的老人,村里有不少。

“因为空气好,村子比较宁静,村民的寿命长,90岁以上的老人有十七八个,其中90岁以上的老夫妻就有4对。村里80多岁的老人更多,身体硬朗的还常干活。”周建国说。

洄村山环水绕,风光秀丽,引人关注。有人来村内承包水田,种起了40多亩荷花荷叶,就连上海投资商也看中了洄村,将洄村当成宜居之地,在村边的山地和栎江边开发房地产,建起了高档小区。

随着“五水共治”的推进和美丽乡村的建设,洄村将越变越美。周建国告诉记者,3000米长的东小溪堤坝全部建好后,这条长堤要成为村庄里的景观路,村内栎江段还将修建新桥。村委将引导村民种树、种莲、养鱼,让洄村风光更加秀美。


作者:首席记者 周能兵 编辑:陈文华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