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新闻 >> 绍兴要闻
一名“春波”,两桥千古
有人考证:绍兴两座春波桥之名,分别取自陆游、贺知章的诗句
2017年06月19日 09:26:56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鲁迅路春波弄口的春波弄桥。据考证,“春波桥”旧址即在此附近。(图片由方楠提供)

(资料图片)

从绍兴鲁迅故里的三味书屋向东走不到两百米,就是绍兴的爱情名园沈园。众多游客为鲁迅故里和沈园慕名而来,却忽略了沈园旁边一座极富故事性的桥——春波桥。八百多年来,代有更迭,园有兴废,桥有拆建,可是桥上的故事却历久而弥新。

桥名由来的两个版本

提起“春波桥”三个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取自唐代大诗人贺知章的“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一诗;另一种说法认为此名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究竟哪一种说法才是正确的呢?

南宋张淏所编的《宝庆会稽续志》中有这样一处记载:“春波桥,在县东南五里千秋鸿禧观前。贺知章诗云:‘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故取此名。”明万历《会稽县志》中记载:“罗汉桥,旧亦名春波。”清乾隆《绍兴府志》中记载:“春波桥,俗名罗汉桥。”清《越中杂识》中记载:“俗名罗汉桥,在禹迹寺前。陆放翁过此赋诗,有‘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之句,后人因以名桥。《志》引贺知章‘春风不改旧时波’句,盖失考也。”

由此可见,在绍兴沈园旁的春波桥,应是取自南宋绍兴诗人陆游的《沈园(其一)》:“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沈园》其实是陆游的一首组诗作品,还有另一首是“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在75岁时创作这两首悼亡诗,怀念他与唐琬无法终相守共白首的爱情。

南宋周密所编纂的《齐东野语》中有记载:“翁居鉴湖之三山,晚岁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又赋二绝云:(引诗略)。盖庆元己未也。”陆游于高宗绍兴十四年(1144)二十岁时与母舅之女唐琬结琴瑟之好,婚后感情甚笃,但陆母并不喜欢这个儿媳,终迫使陆唐两人于婚后三年离异。后唐氏改嫁赵士程,陆游则另娶妻王氏。绍兴二十五年春,陆游时年三十一岁,偶然与唐琬夫妇“相遇于禹迹寺南之沈氏园。唐以语赵,遣致酒肴。陆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壁间”。传说唐琬见后亦奉和一首,从此郁郁寡欢,不久便抱恨而死。陆游自此悲悼之情始终郁积于怀,五十余年间,陆续写了多首悼亡诗,《沈园二首》即是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两首。

因此,后人又有称春波桥为“伤心桥”。

春波桥俗称罗汉桥

这座春波桥,由文献记载可知,它还有个俗名叫“罗汉桥”。传说是因旧时在桥的北址、禹迹寺内供奉五百罗汉的缘故。而笔者在南宋施宿等编纂的《嘉泰会稽志》中找到这样一处记载:“禹迹寺桥在府城东南。”《嘉泰会稽志》卷七《寺院门》篇又有记载:“大中禹迹寺,在府东南四里二百二十六步。晋义熙十二年骤骑郭将军舍宅置寺,名觉嗣。唐会昌五年例废,大中五年复兴此寺,诏赐名大中禹迹。”这里记载的“禹迹寺桥”与春波桥(即罗汉桥)在地理位置上十分相近,均在府城东南,又都与禹迹寺相关。周作人先生在他的《禹迹寺》一文中也提到:“事隔九百余年,至清乾隆乙酉,清凉道人到寺里去,留有记录,《听雨轩余纪》中《陆放翁诗迹》一条下云:‘予昔客绍兴,曾至禹迹寺访之。寺在东郭门内半里许,内有大禹神像,仅尺余耳。寺之东有桥,俗名罗汉桥,桥额横勒春波二字。’”那么笔者推断,南宋时的这座“禹迹寺桥”和春波桥极有可能是同一座桥。因陆游写下“伤心桥下春波绿”一诗时大概在庆元己未年(1199年),而《嘉泰会稽志》成书于嘉泰元年(1201年),中间相隔时间十分短暂,那么当时陆游的这首诗有可能尚未到脍炙人口的地步,因而禹迹寺桥仍保留原名,后改为春波桥,私以为这种说法是可信的。

绍兴有两座春波桥

沈园旁的这座春波桥取自陆游的诗,那么同样是绍兴籍名士、唐代大诗人贺知章的那句诗“春风不改旧时波”中的“春波桥”是否存在呢?如果存在,那么在什么地方呢?

笔者从清代董钦德等编纂的《康熙会稽县志》中找到这样一处相关记载:“罗汉桥,本名春波桥。案春波桥有二,一在稽山门外,国初知府许宏勋拒寇时撤去。”稽山门在旧时绍兴府城东南,即为现在的环城南路和环城东路交接处。也就是说,旧时的绍兴府有两座春波桥,一座取自南宋诗人陆游的《沈园》,一座取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贺知章晚年因病恍惚,天宝三年(744年)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玄宗御制诗以赠,皇太子率百官饯行。唐玄宗在诗的序言中说:“天宝二年,太子宾客贺知章,……志期入道。朕以其年在迟暮,用循挂冠之事,俾遂赤松之游。正月五日,将归会稽。遂饯东路,……乃赋诗赠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离乡多年后,向来恣意豪放、被杜甫誉为“饮中八仙”之首的贺知章,晚年在无限感慨中写下《回乡偶书》二首,一首是我们所熟知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另一首就是“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春波”一名,记录了唐宋时期绍兴两大诗人的故事。一句“伤心桥下春波绿”,我们看到了一个爱国诗人的温柔缱绻;一句“春风不改旧时波”,我们感受到一个酒中豪客的恋恋不舍。

虽然我们无法确切地认定两座春波桥真的与这两位诗人有关,而春波桥也因年久失修而翻新重建,附于其上的相关信息也随之消失,但经得起多方考证的春波桥,仿佛为我们开启了一场穿越千年的对话,我们如此清晰地感受到了绍兴这座古城跳动着的脉搏。


作者:绍兴记忆研究团队 方楠 编辑:黄靖芳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