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袍江开发区马山镇上,有条宽阔的大河,被当地居民称之为“母亲河”。不过,这条河道,许多居民并不清楚她的名字,只有这次整治时,“陶畈江”的名字才渐渐为人熟知。

工人正在筑起新的河道面
“再过段时间,我们的‘母亲河’就要大变样了。”昨天中午,顶着烈日,站在陶畈江边,看着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马山村党总支部书记陈忠良内心无比激动。
陈忠良说,陶畈江有多少年,他也说不清楚,打记事起,这条河就存在了。小时候,河水是附近居民生活、饮用水。

实施雨污分流,安装污水收集管
然而,上个世纪90年代起,河水渐渐变了,河面上漂浮物增多。“河水变黑原因多种多样,但因为水域宽广,加上河里有人承包养鱼等,一直无法整治。家门口的‘母亲河’,成了附近居民的‘烦恼河’。”陈忠良说。
今年,随着养鱼承包关系的结束,恰逢“剿灭劣五类水”行动,马山镇把陶畈江列入重点整治对象。“我清楚地记得,1978年,当时为了拓宽河道,曾对陶畈江清淤,转眼39年了, ‘母亲河’才迎来首次清淤。”陈忠良说。
据了解,整条“母亲河”呈T字型,长度达到1400余米,清淤1.8余万立方米。与此同时,还会砌河坎、沿河铺设石板等;还会美化河沿居民墙壁,增设路灯等,让“母亲河”真正变成“景观河”。整个工程,投资约250万元。
让陈忠良兴奋的是,马山镇在整治“母亲河”的同时,还同步推进小城镇建设,其中居民生活污水截污纳管是重点工程之一。目前,当地政府已建造了两个临时污水收集池,将居民的污水统一收集后,再排入污水总管。“居民污水能统一收集,再劝导沿河居民尽量别去河边洗涤物品,我相信‘母亲河’一定会清澈的。”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