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新闻 >> 绍兴要闻
河边出现大量红色卵团是什么,有危害吗?
专家提醒:福寿螺对水体无害;但体内寄生虫多,最好不要吃
2017年06月07日 09:36:13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钱清镇梅东村的一些河道里,岸边的石壁上挂着一团团红色的卵,看上去很恶心,通过了解得知这是福寿螺卵。福寿螺大量繁殖,会不会带来危害?”近日,多位柯桥区钱清镇居民向晚报热线88880000反映此事,希望相关部门处理一下。

这位读者口中的卵,究竟是不是福寿螺卵呢?昨日,记者来到钱清镇梅东村,在沙地浦门前河、钱江湖等多条河道边,的确看到零零散散攀附着一团团红色的卵。经柯桥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相关负责人鉴定,这确实是福寿螺的卵。

福寿螺繁衍

可能跟水质改善有关

记者发现,福寿螺卵一般都攀附在比较偏僻的河道岸壁上,颜色鲜红,老远就能看到。一个大卵团由无数个红色小卵组成,长度约三四厘米,卵团散布疏密不均,密集处1米内有七八个。

“福寿螺几乎年年有,天气一暖它就出来了,5-8月是繁殖旺季,现在差不多繁殖1个月了。”钱清镇新农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福寿螺的出现可能跟河道水质改善有关,它们喜欢生长在水质清新、饵料充足的淡水中,第一次发现是2014年在前梅村的河里,这两年随着水体的流动,逐渐蔓延到其他地方了。

去年,福寿螺在杨汛桥、钱清、柯岩、湖塘等地都有出现。记者上网查询得知,福寿螺在绍兴现身已经不是新鲜事了,近年来越城区、上虞区、嵊州市等地的河道和农田里都有福寿螺入侵。

据柯桥区水技站相关负责人说,福寿螺是上世纪80年代作为水产养殖中的饲料进入中国的。上世纪90年代绍兴也有人养过,后因效益不好就停养了。如今出现在河里的福寿螺卵,究竟是上世纪养殖的“遗孤”,还是从别处漂来的“移民”,暂不得而知。

福寿螺对水质无害

但“吃货”别心动

有读者担心,福寿螺大量繁殖会不会产生危害?柯桥区水技站给出解答:福寿螺会危害大部分的水生作物,如水稻、莲藕、水仙花等,但对水质没啥影响。在没有天敌的环境中,如果它们过度繁殖,就存在破坏水域生态系统的危险,因此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

过去几年,钱清镇部分村庄会定期人工清理福寿螺卵,以杜绝福寿螺的爆发。有网友认为,何必这么麻烦,不如发动吃货们的天性,把它吃到灭绝为止。对此,柯桥区水技站相关负责人提醒:福寿螺体内存在大量寄生虫,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人食用后很容易被感染,引发脑膜炎等疾病。它和田螺长得很像,个头比平时吃的螺蛳大,市民见到福寿螺最好还是不要食用。

那究竟要如何防“螺患”于未然呢?一般有三种方式:养鸭食螺、药物杀螺、人工灭螺。柯桥区水技站相关负责人表示,河道除螺不能像农田一样撒药物、放养鸭子,所以需要村民共同努力,定期清除河岸边的福寿螺卵块和河中水葫芦等漂浮水草,防止卵块生长发育、幼螺随水草漂移。还可加强人工采捉、投放青鱼等食螺鱼类等。


作者:记者 陈松 文/摄 编辑:黄靖芳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