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道名片
瓜渚湖直江起于柯桥区柯岩街道境内的鉴湖江,流经瓜渚湖,从南向北一直延伸至滨海大河,全长10.5公里。其中柯桥段起于浙东古运河,至钱陶公路,全长2.59公里,河宽约76米,水域面积约0.2平方公里。
颁奖词
缓缓流动的瓜渚湖直江从城市中穿过,犹如一条绿色的绸带,让喧嚣的城市沉静下来。曾经的田园间大河,到黑臭河,再到如今高楼大厦间的生态城市景观河,瓜渚湖直江的蜕变让人相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昨日下午,记者从瓜渚湖东口出发,沿着瓜渚湖直江一路向北行走,只见江面开阔,河水清澈,两岸绿树成荫、杨柳依依,高楼大厦临江而建、鳞次栉比,好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河岸风光。可谓:闲来闻鸟语,闹里喧鱼声。何处最怡人,唯有瓜渚湖。
母亲河曾经也发绿发臭
改善水质要从源头做起。柯桥街道通过前期巡查走访,重点河道水样抽检,发现主要存在餐饮店、理发店、洗车店等行业的污水废水偷排、雨污管网错接等问题,从而造成水质变差。
“当时沿河共有40多家餐饮店、理发店和洗车店,产生的污水废水直排河道造成了污染。”高波说,为此,2014年柯桥街道开展小餐饮店整治,一家家排查改造,要求所有餐饮店、理发店、洗车店的污水废水都要接入污水管网,对于难以改造的,直接关停。
曾经在柯桥人气颇高的碧波农庄,就是被关停的餐饮店之一。“碧波农庄就建在河岸边,顾客可以边吃饭边看湖景,还能在湖边垂钓,当时生意非常好。”提起碧波农庄曾经的繁荣景象,柯桥街道双渎社区党支部书记徐关元仍记忆犹新。然而,碧波农庄临湖而建,地势低洼,污水管网难以接入,无法进行改造,徐关元与柯桥街道相关干部多次商讨方案,最终只能忍痛割爱,关停农庄。到目前,瓜渚湖直江柯桥街道段沿河餐饮店、理发店、洗车店只剩下19家,全部做到了规范管理。
除了餐饮店、洗车店等产生的污水废水,居民生活污水也是造成水质变差的一大原因。据高波介绍,瓜渚湖直江沿线200米距离内,共有1.34万多户居民,人口达3.1万人。虽然小区在建造之初已经进行了截污纳管,但由于管道年久失修导致破损、管网错接造成雨污混排等原因,仍然存在生活污水直排河道的问题。
截污纳管堵死污染源
今年4月,柯桥街道对瓜渚湖直江沿线49个排水口一一排查整治,发现有8个排水口内有生活污水排出。柯桥街道联合排水、市政等多个部门联合彻查后分析原因,并立即进行整改,目前已整改完成6个问题排水口,剩余2个正在改造中。
瓜渚湖直江的最美处,非柯桥街道双渎社区段莫属。瓜渚湖直江河道宽约80米,河畔绿化带也有70多米,宽阔处有近百米,河岸上种植了桂花、香樟等10余种特色树种,还有亲水平台、休闲座椅等配套设施。
河畔柳树下,80多岁的陈大爷正在垂钓,边上的桶中几条小鱼在游动。“一会儿结束后,我就把鱼都放回去。”陈大爷笑眯眯地说,他对吃鱼兴趣不大,享受的是在风景秀丽的河岸边垂钓的过程。不远处,今年61岁的赵大伯正领着孙子在散步。“我每天都要来河边走上两回,现在天气热起来了,这里不仅能遮阴纳凉,孙子还能锻炼走路,一举两得。”赵大伯说。
对两岸的居民来说,瓜渚湖直江是一条母亲河,饱含了他们儿时最欢乐的记忆。“那时候河岸边都是农田,我们干完农活就跳进河里洗澡,家住河对岸的可以直接游过去,轻轻松松。”赵大伯回忆,但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两岸的农田变成住宅高楼,瓜渚湖直江也变成了另一番景象,河道淤泥沉积,河水发绿发臭,水体流动性差,曾经清澈见底的河水不见了。
转变从2014年开始,柯桥街道启动了轰轰烈烈的治水行动,清淤、疏浚、护岸、绿化,柯桥街道从宣传教育、小餐饮整治、护水行动、日常巡查四方面着手,将瓜渚湖直江从一条田园间的大河转变成高楼大厦间的城市景观河。“2014年,瓜渚湖直江水质为劣V类水,到今年,水质平均达到III类水及以上。”柯桥街道办事处主任高波自豪地说。
发动“河小二”参与治水
生态河道治理重在“长效”,如何长期保持瓜渚湖直江的水质,柯桥街道制定了生态治理的长效机制。以每年5万立方米以上的速度推进河道清淤,在去年对瓜渚湖直江清淤6.5万立方米的基础上,截至今年5月,柯桥街道已清淤13.7万立方米。同时,柯桥街道会同社区(居)干部定期对沿河垃圾堆积物、河道内的沉船、木桩等进行了清理。截至目前,柯桥街道已打捞沉船40多只,清理渔业养殖后遗留的河桩400多个,清理河岸桥下垃圾堆积物7处,并对4处遗留的河坝进行拆除,保持河道水流的畅通。此外,柯桥街道建立了三支护岸队伍:河长巡查队伍、党员护水队伍、河道保洁队伍,有效推进河道水环境治理。
柯桥街道位于柯桥城区,志愿者人数众多,柯桥街道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吹响“河小二”参与治水的号角。“河小二”是广大志愿者参与治水力量的总称,扮演了“民间河长”或“河长助理”的角色。柯桥街道定期组织“河小二”开展河道两旁垃圾清理、植绿护绿行动,劝导乱丢乱扔、河道洗衣等不文明行为,并对随意排放等污染河道的行为进行监督举报。截至目前,柯桥街道已有巾帼护水队、微动力志愿者、团委、妇联等10余支护水队伍,每周至少开展活动一次以上。
绿化带“变身”休闲公园
走在瓜渚湖直江两岸,不时能看到三三两两散步的市民。家住裕民小区的陈阿姨拎着购物袋十分悠闲地散步,不时与熟人打招呼。她告诉记者,她每天都要从河岸公园步行到万达广场的超市购物。“河岸边的公园都是连起来的,我可以沿着公园一直走到钱陶公路的万达广场,不到1公里的距离,既能欣赏美景,又不用吸汽车尾气,环保又方便。”陈阿姨说。
公园式绿化为瓜渚湖直江的美景锦上添花。“以前虽然也有绿化,但配套设施并不完备。”徐关元说,因河岸地势低于马路,一到雨天,雨水就会往河岸边流,导致公园石板小径上都是积水,根本无法走路。这两年,瓜渚湖直江两岸的绿化进行了提升改造,绿化带全部贯通连接,下水道进行改造,配套景观柱、健身道、路灯、休闲座椅、以及风格迥异的亲水河埠、亲水平台等,绿化面积达30万平方米,给附近居民打造了一个休闲娱乐的综合型公园。
公园内最引人注目的,是岸边一排排整齐竖立的圆木,这些圆木将河水和河岸分隔开来。走近一看,还可以发现两根圆木的缝隙间,不时有鱼虾在游来游去。“这是瓜渚湖直江的生态河坎。”徐关元说,生态河坎一方面能保护河岸,避免水土流水,另一方面也能给岸边的泥鳅等水生生物留下生存空间,便于生态修复。
记者手记
唯有亲水才会护水
在采访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在河岸边散步居民的行为。一位中年女子带着年幼的孙子在草地上玩耍,突然,她几步走到河岸边,将水中一只漂浮的塑料袋捡起,扔到了垃圾桶中。
我跑过去问她,她笑着对我说,她在这条河岸边长大,小时候经常在河边嬉戏玩耍,对河有很深的情感。如今,河水好不容易变清澈了,可不能再破坏。
是呀,对附近居民来说,这条河承载着他们太多的回忆,让他们发自内心的喜爱,他们与水源的关系,是亲近的,所以不忍心破坏水环境。
治水也同样道理。生态环境修复固然十分困难,但当所有人都与这条河建立情感后,河边乱丢乱排、河道洗涤等现象就会消失,大家会主动地去保护水环境。所以,在治水过程中,培养人与水源的关系,让人们亲水爱水,才是利在长远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