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新闻 >> 原创首发
2017“长三角网络媒体嘉兴行”采访团走进同济大学浙江学院③
加速“动力换挡”,嘉兴这所学校的成长引人注目
2017年05月18日 22:36:51
来源:绍兴网

本网讯 缤纷烂漫的樱花大道,山林如墨、繁花如织的小婺源,香远益清、香气袭人的茶屋,连缀成了一幅自然、静美、和谐、温馨的校园画卷。

今天(5月18日)上午,“长三角网络媒体嘉兴行”采访团走进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深入该校对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进行了追踪采访,共同聚焦同浙教育教学改革。

士别一年,一切都需要“刮目相看”。一年下来,第三方评价机构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于年初发布的《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300强”榜单显示,该校2017年的排名,较2016年又足足抬升13名,在全国独立学院排名中位居19位,跻身全省第2位。

嘉兴这所独立院校为何能取得如此抢眼的成绩,究竟是幸运之神的垂青、还是另有“隐情”呢?

人才的培养更具“应用型”

一年来,同济浙院加强专业建设,实施了“四增”计划和“四调”措施,增加了实验课程、实习环节、创新创业拓展课程以及社会实践与素质拓展课程,调整教学内容、形式、体系和分层教学等教学模式,对全校各专业的培养计划进行了大修订。

一年来,契合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济浙院新增了汽车服务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并进行了首批招生。

在珠宝鉴定这个新兴朝阳专业课堂上,我们看到了正在上课的学生们,他们透过显微镜,观摩一颗颗珠宝的神奇之处。据悉,这是整个浙江第一个开放珠宝专业的普通高校。“越是藏富于民的地方,珠宝业相关就业需求也越多,我们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珠宝研究、鉴定及经营管理等专业对口工作,就业情况非常良好。”珠宝鉴定专业老师向记者介绍。

此外,同济浙院还推出ABC三个层次115门选修课推进“因材施教”的实践;改进考试内容,改进考核形式,改进考评手段,改进考试环境,且实现了基础课程全部覆盖、专业课程进入试点的“专家组命题”;引育校内外双创导师126人,引入24门“双创课”,落地5类“实验班”,创新创业基地增至6个,创业团队新增8倍于往年的数量,学生创业团队新增工商注册21家;开放实验中心引千人围观、实验室开放引来4个社团、4个创业团、更多的学生前往开展实践研究,建设工匠管及基于实验教学2.0模式的机械实验教学中心等专业实验实训基地筑牢学生的培养之基;学校大力推进了同舟学院、考试中心、创业学院和实验中心的建设;一年来,同济浙院的校企合作单位新增了41家,合作形式及内容更是多达15种,为增进相互间信息、资源共享的校企合作平台亦于近日上线。

同浙东舞工作室里,热爱舞蹈的大三学生程敏告诉记者:“学校给了我偌大3间教学室作为创业基地。因为舞蹈,我结识了一群同样热爱舞蹈的人,与他们的相处让我感受到了温暖,所以工作室取名为‘乐舞’。”程敏希望在校内搭建一个平台,为那些同样有着舞蹈梦的年轻人带来更专业的服务。

如此的“应用型”培养定位,也逐步获得社会的认可。据悉,为全面紧扣地方经济的发展,建筑系将“美丽城乡设计系列”课程直接开到了嘉兴的新塍镇、王店镇,“假题真做”还获得了真认可,前期已形成20份设计方案,城建办专家评价学生的作品不亚于国内名校学生的水平,并直接向学校、学生提出了将作品带走作为城镇改造参考的请求。于是学生更加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越来越多的学生、用人单位乐于参与到该系的毕业实习、设计、就业方向一体化合作模式。电子与信息工程系还与“蓝桥杯”大赛主委会对接的“蓝桥班”意愿要就业的学生实现了100%的高质量就业,且平均的实习工资达五千以上。

科研的开展更接“地气”

同济浙院坚持教学、科研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而且,科研工作要以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以解决产业界技术问题和开展技术创新为抓手。

一年来,同济浙院获立项的纵横向课题有32项、发表论文160篇、出版著作6篇,申请专利5个。并致力于传播专业知识与教育信息,交流教科研活动成果的学校学术刊物——《讲台》刊发两期。

一年来,“奥克兰·同济康复医疗设备中心”已开发出三件接近实用的智能康复设备样机并进入临床试用阶段。

一年来,服务于教学科研、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浙工程结构检测研究中心、土壤修复中心、网络信息安全监测中心、珠宝检测中心、新材料研究中心、特色工业园区特色小镇规划中心等六大中心以及交通研究所等机构格局也已基本形成,并得到了积极的工作推进。

同济浙院着力推进学校应用型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工作,加速学校发展的“动力换挡”。校长陈小龙指出,如果说,为了站住脚跟,2008年创办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是学校的第一次创业的话,那么,如今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则是“第二次创业”。教育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自然要“接地气”,以科研带动教育与生产,优化配置产教资源,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是高校应有的担当,也是增强学校的自我造血功能的需要。

校园的文化更有“温度”

学校多渠道广开言路的亲近举措已经暖到了学生的日常生活里。一年来,同浙“道德讲堂”开展了298讲,传播身边人的道德故事,推动道德理念入心入脑,在全校学生中营造“讲道德,做好人,树新风”的浓厚氛围。微言传递大义,170条同济浙院师生的“微言心语”每天于师生途径的360°大屏幕分七个时段进行展播,筑起了有态度的同浙人的核心价值观。学校还成立了“近平治国理政研习会”,在研读感悟,践行体验中武装党员、积极分子骨干的党性修养。

此外,学生的专业社团进一步扩增,达到了12个,让在专业领域内“志同道合”的人有了共同的组织。学生学科竞赛也在全校如火如荼地得到开展,实现了所有院系全覆盖,部分院系已达到专业全覆盖。走出学校与兄弟院校同台竞争,仅第六届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春季和秋季两次赛事,就捧回了团体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8人一等奖,15人二等奖,27人三等奖的好成绩,全校的“创新”热度彭拜攀升。

据了解,有温度的同浙校园文化通过大学生的“行走”还传递到了社会。全面对接海盐县的9个乡(镇、街道)开展了“五水共治”为主题的双百双进活动,就在上月又启动了“剿灭劣Ⅴ类水·勇当青春先锋”活动;9支队伍97位师生分赴红军长征途径的福建、四川、贵州、甘肃等10个省的30多个乡镇开展了“美丽中国梦·青春长征路”社会实践活动;结对嘉兴市阳光乐园、特殊教育学校、菜花泾社区等12家社会组织并成立10支专项小分队,定期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特殊儿童”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工作,更持续地对民间的麦秸秆、灶文化、余新蚕猫等10项民间艺术进行了挖掘调研、校内传播后又充实到对外的“蒲公英课堂”,还将同济浙院的“公益书屋”搬上了嘉兴的公交车。

全面贯彻“五大理念”,着力推进“五项改革”,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一追踪,发现这个“小学生”相对于“同龄人”显得尤为“奋进”,现如今她的“奋进”已逐步获得社会的认可,相信,她的“奋进”也终将涵养同浙教育的“一池春水”。据说这位“小学生”于今年年初又给自己定下了“加快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建设步伐”的目标,来年我们再来查阅“成绩单”。


作者:记者 施妍静 编辑:季建明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