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深化“五水共治”、剿灭劣Ⅴ类水。当前,绍兴治水进入新的攻坚期,全市各地剿灭劣Ⅴ类水重点地区、重点项目、重点环节正展开怎样波澜壮阔的场景?群众关切的重点问题有哪些?连日来,在我市组织开展的“千名记者治水一线行”活动中,绍兴日报社记者带着这些问题深入现场,用脚步丈量,用笔触问水,讲述基层一线剿劣的好故事、好经验。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全力打好‘八大战役’ 全面剿灭劣Ⅴ类水·千名记者治水一线行”专栏,敬请关注。
昨天,记者走进柯桥区齐贤镇“剿灭劣Ⅴ类水作战室”,作战图上,密密麻麻标着“氨氮”。齐贤镇干部戚延安说,全镇108个检测点,这样标着氨氮超标的劣Ⅴ类水质检测点有66个,作为柯桥区劣Ⅴ类水剿灭重镇,现在最大的挑战是氨氮超标。
氨氮是评定水质的一项重要指标,超标意味着“水太肥”,生活污水是祸根。齐贤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河道氨氮超标?治理究竟有多难?怎样才能根治?带着问题,记者跟随齐贤镇有关负责人现场踏看。
走进光明居委会,村道洁净,油菜花芬芳,一派赏心悦目的田园风光。但走近后井溇,发暗的水体让人皱眉。去年,齐贤镇花数百万元,近600户人家生活污水全部纳管。2016年,后井溇氨氮平均值2.061,距离劣Ⅴ类摘帽,差了0.061。今年,仍被打入劣Ⅴ类。
“要治好这条河,光靠齐贤还不行。”沿河住了几十年的胡元才大叔向记者叹息说,河对面是萧山的村子,他们的污水仍直排河中。在胡元才看来,治好后井溇就差了这口气。
实际上,齐贤沦为劣Ⅴ类水重镇,是内外作用的结果。齐贤镇境内两大水系,一路由南向北,上游来水主要是西小江、瓜渚湖直江等;一路由西向东,上游来水主要以萧山的河流为主。萧山来水大多氨氮超标,流入齐贤境内,由于地势低洼、溇多,流动性差,出现了只进不出的局面。
“盯住氨氮指标,即使是为了0.061,为了一条小溇,也要打一场硬仗、狠仗。”今年初,齐贤镇发出剿灭劣Ⅴ类水动员令。
3月中旬,齐贤镇会同环保部门,对280多家沿河企业开展地毯式摸排,揪出污水“跑冒滴漏”等问题58个。继在去年清淤33万方的基础上,今年再对劣Ⅴ类河道开展针对式清淤,同步种上2万平方米狐尾藻,开展河面生态修复……
从源头截污,是治理氨氮超标的根本。为了彻底打赢这场歼灭战,今年,齐贤镇按照城市的标准,将生活污水纳管工程扩面到角角落落,就连羊山等列入拆迁规划的农村也实施纳管工程。不仅如此,通过新设雨水管,根治了一批老小区雨污不分的难题。
距离后井溇几百米处,水流声涌动。通过水泵,田野里的活水源源不断输送进后井溇。“让水活起来,是为了改变小溇流动性差的问题。”后井溇一级河长、齐贤镇新农办负责人陈良告诉记者,像这样的活水工程已建成18个,每天翻水,对改善水质非常有效。
在齐贤,一场围绕“截、清、治、修”的劣Ⅴ类水歼灭战全面打响。最新水质检测报告显示,齐贤镇氨氮超标的水质断面已降至20个。
工业污水管住了,生活污水的治理还要推向纵深;辖区内的水治好了,镇域外的污水流入需要区域协同治理……剿劣作战图上的氨氮超标检测点还剩下20个,搬掉拦路虎,还有一场场硬仗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