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专题 >> 剿灭劣水行动 >> 新闻
劣Ⅴ类水体剿灭战的“越城目标”——
打造古城治水的绍兴样板
2017年03月29日 10:01:37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这是400米的南池村河道,河中冒泡是因为生态修复设备正在启动,水体自我净化功能修复完成之后,河道再开始清淤。

劣Ⅴ类水体剿灭战,已经在全省各地打响,但对越城区来说,这场战役却有着特殊的意义。

作为全国有名的水乡古城所在地,越城区在局部人口密度、水体负担、治水难点上,有着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诸多特征。怎样才能顺利打赢这场剿灭战,成为越城区今年必须回答的一道难题。不过,令人欣慰的是,由于行动早、思路活、要求高,越城区在第一季度末期的成绩,已经显示出了它的魄力和智慧。

“古城生态环境根本性改善”,是越城区劣Ⅴ类水体剿灭战的最终目的。这场战役其实也只是个开始,在6月份完成打赢劣Ⅴ类水剿灭战的目标任务外,越城区还分阶段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致力于树立全国古城治水绍兴样板,为建成世界级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奠定坚实基础。

机制创新

提升治水效果

昨天上午,越城区灵芝镇人大主席吴军明,指着他办公室墙上贴着的劣Ⅴ类水体剿灭战进度表,细数哪些水体正在治理、哪里已经治理完毕。在24处水体中,立岱村河和西山头池塘两栏的末尾贴上了显眼的小红旗。“如果连续三个月水质监测在四类水以上,这处水体就算完成治理,可以贴上小红旗。”

不过,吴军明认为这个进度表上的劣Ⅴ类水似乎列得少了点,他们要进行扩展。为了保证不遗漏劣Ⅴ类水,灵芝镇在两周前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辖区内的104处小微水体逐一进行水质监测,摸排出了32处劣Ⅴ类水体。“下周这张进度表上的水体就会换成32处,对没列入的水体,我们也将对水质变化进行全面监控。”

对于6月底完成剿灭劣Ⅴ类水体的目标,吴军明虽然认为有些压力,但他依然很有信心。这与灵芝镇建立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机制,有着莫大的关系。

河道的保洁上,灵芝镇实行了镇级河长对保洁单位的直接考核,将大面积水域的保洁工作承包给保洁公司,保洁公司对河道清理的完成度,由10多位镇级河长每季度打一次分,得分在95分以上可以全额领到保洁费用,95分以下只能按照得分的情况按比例领到保洁费用。“这一直接考核大大调动了保洁公司的积极性。河道有问题,保洁人员30分钟之内必定出动。”吴军明说。

不同于由镇政府出面直接聘请保洁人员,灵芝镇还以招投标形式召集了三支保洁队伍。保洁考核直接与保洁公司挂钩,费用通过招投标来确定,公开透明,人员由保洁公司在当地就近招募。“这种方式不但相对公正,而且相比政府工作人员直接指挥保洁员的那种松散模式,工作任务分给保洁公司完成,效率显然高得多。”吴军明说,现在抽查这些水体,明显比以往要干净得多。

灵芝镇所做的,正是在挂图作战体制下的机制创新。作为每个乡镇必备的一张作战图,劣Ⅴ类水体剿灭战进度表清晰地反映了各地的治水进度。

事实上,根据省、市关于劣Ⅴ类水体剿灭战动员会和誓师大会的部署要求,越城区已完成区、镇街和村社区三级责任书签订,并对各类小微水体进行了全面摸排,全区共摸排出453处劣Ⅴ类水体。按照“五张清单”要求,目前,全区以镇街为单位汇总制订“一点一策”,并建立了指挥部,实现了挂图作战。

步步为营

务求根除污染

灵芝镇通过机制创新使治水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鉴湖镇动作早、务求根除污染的作风,同样值得称道。

昨天下午,鉴湖镇宣统委员马青带领记者来到了南池村河道,这条长达400米的河道以往臭不可闻,但是如今能见度已经提高了不少。小河内的水在河道内埋设的生态修复设备的作用下,冒出一股股清流。“我们的第一步是将水环境修复,然后进行清淤。”马青说,在这种高科技设备的作用下,水体内的污染物会得到有效分解,清淤过后可望达到Ⅳ类以上的水质。“如果达不到,我们还将排查污染源,进行河岸治理,同时引进活水,增强水体流动。”

在骆家葑村的王家后门,记者看到了一处80平方米左右的生活用水塘,这口塘在2014年开挖,后来由于淤泥越积越多堵塞了与外来水体相连的通道,成为一处死水,是典型的劣Ⅴ类水体。这次劣Ⅴ类水体剿灭战中,这口塘被拯救。记者在现场看到,水塘内的水已经被抽干,村民们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塘内的淤泥逐渐清理干净。

“今年年初,我们在完成去年的治水任务基础上,就开始摸排小微水体的水质,准备自我加压不留死角。”马青告诉记者,省里部署劣Ⅴ类水体剿灭战,刚好与他们的想法不谋而合,这一次他们摸排出了35处劣Ⅴ类水体。记者在马青处看到,这些水体不管大小,每一处都有一份详细的档案,包括水体的基本情况、成因、治理方案,实施了“一点一策”式的治理。

当然,在“一点一策”治理的基础上,鉴湖镇还有一套系统的治理思路,通过河道清淤工程、污(废)水入河监管、生态修复工程、科学配水工程等四大工程,步步为营,务求在根本上消除污染源,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事实上,在越城区的作战方案上,劣Ⅴ类水体剿灭战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城镇截污纳管专项行动、河道清淤专项行动、工业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河道排放口整治专项行动等四大专项行动,也包括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等方面。

为了将劣Ⅴ类水剿灭责任落到实处,这一次,越城区还将“河长制”管理延伸至小微水体,3月份对全区域内小微水体进行摸排,同时发动社会人士担任“河长”,充分挖掘和发挥基层“河长”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越城区还强化督查考核,截至3月23日,下发整改通知单101份。

拉高标杆

打造全国样板

事实上,对越城区来说,劣Ⅴ类水体剿灭战只是一个声势浩大的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的开始。今年,越城区同步提出了古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大会战行动计划,大会战从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目标上,对越城区环境治理的未来提出了要求。

大会战的指导思想生动体现了系统治理的理念。

在这份行动方案中,越城区提出,坚持以“整洁、生态、美丽”为导向,以“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科学治理、全民治理”为思路,以“控源截污、疏浚活水、生态修复、长效管理”为手段,彻底打赢古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大会战,提升古城生态环境品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着力打造水质提升的标杆、转型升级的标杆、长效管理的标杆,重塑江南绍兴“水清、城美、人和”古韵水城新风貌。

为了将这一理想变成现实,越城区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时间表。

根据方案,大会战将以古城生态环境根本性改善为目标,坚持标本兼治,精准发力,推进“生产生活方式转型升级、管理运作方式转型升级、市民整体素质转型升级”,至2017年6月底前,内河3个市控水质监测断面(三味书屋、八字桥、迎恩门)全面剿灭劣Ⅴ类、Ⅴ类水;9月底前,内河水体全面达到Ⅳ类及以上,实现沿河门前屋后无违法排放口,雨水排放口晴天无出水;12月底,内河水体目测能见度达到50厘米,河岸整洁优美,水体清澈洁净,树立全国古城治水绍兴样板,为建成世界级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奠定坚实基础。

大会战同时列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那就是推进八大行动。这八大行动包括截污纳管大提速、治危拆改大推进、违法建筑大拆除、“六小”行业大整治、专业市场大升级、出租房屋大清理、沿河环境大改造、文明素质大提升。

在这些行动的具体举措中,记者注意到不少首创性的做法。

比如,在“六小”行业大整治,越城区提出,针对古城内涉及1664家餐饮店、6家洗车店、23家洗衣店、198家理发店、52家洗浴店、93家小旅社“六小”行业不同程度地存在污水未纳管、雨污串管、沿河污水直排、无排水许可证等问题,实施联合执法,实行销号管理。

又如,在出租房屋大清理行动中,越城区要求对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等问题的居住出租房,经整改合格后方可继续出租;对拒不配合整改的、未整改到位的,一律顶格处理;对车库、车棚、地下室作为居住出租房的一律取缔,做到应改尽改。探索建立房地产中介机构登记备案制度。

再如,在文明素质大提升行动中,越城区表示要会同市级部门推进古城内河智慧化管理,实现河面全监控、信用全记录、执法全覆盖,将市民涉水违法行为纳入个人信用记录,并与市民卡优惠、水价浮动等政策挂钩,促进市民素质提升。

“这一切创新的做法,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管住污染源头,铲除污染的根源,再造一个美丽古城。”越城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作者:首席记者 裴金红 文/摄 编辑:黄靖芳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