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绍兴市柯桥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柯桥区史志办等联合编著了《王阳明绍兴事迹考(亲属编)》一书,有关王阳明的家世,姚江王氏为何迁居山阴等疑问?该书作出了很好的诠释。
王阳明非王羲之后裔
该书记述,王阳明的先世,其源出山东琅琊王氏。先秦时期,这支王姓繁衍于河南洛阳,战国时王翦、王贲、王离三代为将,平定六国,战功卓著。秦末大乱,王离被项羽军所虏。王离生二子,长子王元为避战乱,迁徙山东琅琊,是为琅琊王氏。笔者亦曾在《王阳明年谱》中看到类似记载:其先出晋光禄大夫览之裔,本琅琊人,至曾孙右将军羲之,徙山阴;又二十三世迪功郎寿,自达溪徙余姚,今遂为余姚人。
王览(206~278),历经东汉、三国和西晋三代,曾入仕曹魏及西晋,西晋时官至光禄大夫。王览生有六子:王裁、王基、王会、王正、王彦、王琛。长子王裁生王导,四子王正生王旷,王旷生王羲之。王导被后裔尊为乌衣(指南京乌衣巷)大房一世祖。王羲之之父王旷与王导系堂兄弟关系。王阳明系乌衣大房王导后裔,非王羲之后裔。
在《绍兴县志资料·氏族》中绍兴《光相桥王氏谱》附记载:考姚江王氏宗谱,倓子道一,名彦洪,南渡居余杭仙宅界。子补子,家上虞达溪。补之曾孙应良(名季),达溪迁余姚秘图,为余姚之祖。
从记述可知,王阳明祖上一支是由上虞达溪之虹桥迁居余姚,而不是从山阴迁居余姚。
姚江王氏为何迁居山阴?
王阳明父亲王华迁居山阴的缘由,一般都从《王阳明年谱》中“常思山阴山水佳丽”一句说起。余姚秘图山王氏直到王华时,家境并不富裕。那王华有没有能力在山阴购置房产?《王阳明绍兴事迹考》记述,天顺六年壬午(1462),即王华十七岁时,便因教书有名,有厚礼相聘者。至成化十七年辛丑(1481)状元及第,其间王华除应考外,基本上以教书为生,前后近二十年。尤其是时任浙江布政使的宁良为其子择师王华时,乃持厚币相聘。所以近二十年的教书收入,王华完全有能力购置山阴的房产,迁徙山阴是为了改变其仕途生活环境以及千余年的祖籍渊源。
王华迁居山阴的缘由,还可从《王阳明年谱》及《绍兴县志资料·氏族》得到佐证:王华“自姚徙越城之光相坊居之……(嘉靖五年)十月,立阳明书院于越城。门人为之也……”此光相桥坊、光相桥之东作为阳明书院和阳明祠的房子,实为王华迁山阴时最早购置的房产。王阳明的后裔王诗棠言及“姚江王氏的宅第建筑”时,称此宅只是普通的房子,并不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