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暨市拓空间拉伸大城市框架,大交通打通新版图脉络。图为即将全线贯通的三环西北段。 应力刚 郭浩阳 摄
“阵痛”之后见阳光
——企业负责人谈发展新动能
2016年的绍兴,痛并成长着。
这一年,我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纺织印染、化工等传统产业的整治提升,依靠深化改革、科技创新、人才保障等措施,积蓄发展新动能,培育文化旅游、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参与者,企业经营者的感受最为真切。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认为一个重要方面便是淘汰落后和高能耗产业。今年以来,政府在这方面的引导还是有力的,大量造纸、塑料、化工、印染等污染企业被整治或关停。”浙江科恩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俞锋说,从眼前来看,传统产业的整治提升会带来阵痛,对政府而言减少了税收,对一些企业而言增加了生产成本,但从长远发展考虑,目前的阵痛是值得的,能使相关产业和行业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浙江华港染织有限公司总经理顾洁萍对此也深有感触。今年年初,柯桥区开展“亮剑”行动,向“低小散”印染企业发出了整治提升的号令。“华港染织”旗下就有一家印染企业在2月份停工,经过改造提升,6月初才复工。“这是我们必须经历的转型升级阵痛,也是一次凤凰涅槃。”顾洁萍说。
柯桥区64家整治无望的印染企业被关停,81家企业被整合集聚或兼并重组,但该区印染业前三季度的利润却增长了13.2%,等价综合能耗下降6.7%,向社会交出了一张让人满意的答卷。
“一味地考虑生产经营,而忽视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现场管理,最终伤害的还是企业自身。”顾洁萍就是在“亮剑”行动中看到了公司的不足,通过引入6S管理制度、党员认领负面清单等措施,逐步改变了企业面貌,公司管理层也借此机会提升了环保理念及管理水平。
浙江科恩电器有限公司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加快了科技创新步伐和人才引进力度,先后与浙江大学等5所高校建立人才引进对接机制,仅今年就引进了10多名高水平的设计研发人员,大大提高了新产品的推出速度。
与印染、化工等传统行业通过整治提升来积聚新动能不同,浙江青春宝珍珠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开拓创新,使这家以传统珍珠养殖加工为主业的企业,转型成为挖掘珍珠药用价值的科技型企业。在公司的标准化厂房内,一款款被贴上“青春宝”商标的面膜、洁面乳源源不断地发往全国各地。公司总经理何延东说,在“珍珠之乡”山下湖镇,几乎家家以传统珍珠养殖加工为生。如何才能实现珍珠价值更大化呢?他打起了珍珠药用价值的主意。今年,何延东通过与国内知名药企合作,“借船出海”,深入挖掘珍珠药用价值,公司取得了药品GMP证书,研发出珍珠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四大类13个品种的珍珠深加工产品,还与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联合开发以珍珠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
最近,何延东还把眼光投向了大健康中药产业,联合杭州胡庆余堂医药控股有限公司,挖掘胡庆余堂140多年的古方;引进胡庆余堂传统中药提取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建设现代化的中药前处理及中药饮片生产线。
而属于传统行业的丝绸企业,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积极开展科技研究与创新工作,让传统丝绸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摄影是我的业余爱好,也是公司产品研发的一个重要的灵感来源。将摄影艺术与产品设计开发相结合,把视觉印象引入产品设计中,从摄影作品到丝绸产品的转化,实现了自然与艺术的共生,文化与艺术的共融。”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公司每年推出的新产品上千款,这些产品无论是在质量的可靠性方面,还是在款式、花型的时尚性方面,都得到市场的认可。今年G20杭州峰会期间,他们的产品在贵宾专享区陈列展示。G20杭州峰会结束之后,真丝床品“雀舞芳华”被中国丝绸博物馆永久收藏。

官渡创意小镇-金德隆创意文化园。 樊蕾 摄
拉开大绍兴格局
——基层干部、代表委员谈发展新空间
“一个全新大绍兴的格局,在我们面前打开。”上虞区政协委员王水堂说,大绍兴规划的实施,必将使绍兴全面崛起,成为长三角地区的一大亮点。同时,他也希望有关部门科学合理地谋篇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希望在不远的未来,随着大规划的实现,在享受到现代快捷生活的同时,更有林木繁茂、田园翠绿、空气清新、民情醇厚的那种“把酒话桑麻”的悠闲自在。
嵊州市政协委员黄旭东则非常看好嵊新协同发展。“嵊州与新昌,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两地居民对协同发展很关注,也非常期待。我有幸参与了嵊新协同发展的不少工作,见证了历史。”黄旭东说,嵊新协同发展能为两地发展创造新的空间,主要表现在:协调了嵊新区域功能布局,产业合作共赢,资源要素配置优化,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所有这些将对嵊新两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目前,嵊新区域协同发展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如在重大基础设施方面,推进做好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嵊新段、杭绍台城际铁路项目、杭绍台高速公路项目、嵊州黄泽至新昌山头里公路改建工程、嵊新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这些项目的建成,将对嵊新城镇组群协同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重大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协同了嵊新两地的公交网络。今年3月31日,嵊新50路公交线路顺利开通,串联了两地中心城区和主要商业圈,为促进两地交流沟通提供了重要载体。
受益于发展思路的改变,地处偏远的乡镇也看到了发展方向。“今年以来,我们的发展思路有了很大转变。”新昌县儒岙镇镇长求雪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儒岙镇今后发展的战略为“工业立镇、生态兴镇、环境优镇、民主治镇”,通俗一点讲,以往三产是儒岙的短板,现在就要把这块短板补齐。
“建设诗路小镇,儒岙有先天优势。”求雪军介绍,儒岙镇有旅游景点200多处,唐宋诗人“朝圣地”天姥山就在儒岙境内。此外,谢公古道、霞客古道都穿镇而过,这两条古道旁边又分布着不少古村落、古民居。如今,这些都成为诗路小镇吸引游客的亮点。
今年,儒岙镇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城乡设计院进行全域旅游规划,制订了《儒岙镇旅游发展战略规划》,把分布在境内的自然景观、古道古迹串联在一起,进行全方位打造。儒岙镇借打造诗路小镇之机,完善基础配套,发展特色民宿,乡村休闲游的兴起带动了村民共同致富。
2016年,我市从全市域着眼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和交通路网建设、三区融合、嵊新协同、特色小镇、省级以上功能区,取得了丰硕成果。对绍兴实施城市大融合的大建设、大提升、大发展的规划,基层干部、代表委员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柯桥区淘汰锅炉助推“煤改气”。 黄霄 摄

纺织印染企业推进自动化。 樊蕾 摄
代表委员谈
合力加大人才保障力度
王荣庆 市人大代表
“企业的发展,最怕专业人才的流失。”绍兴市人大代表、浙江太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荣庆说,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不少企业都会面临经企业悉心培养的人才流失的现状。
以“太阳股份”为例,两年前,企业完成了老厂房到新厂区的搬迁,可谓是一场“脱胎换骨”式的变革。一条流水线上,以前是密密麻麻的操作工人,现在一条全自动的生产线只需6人,全部实现数控化生产。老厂区企业员工从800人减少到现在的500多人,成功实现了“机器换人”。企业把节省下的人力成本用于提高职工的工资福利等保障上。同时,投入更多的资金培养员工,包括赴国外学习。
“我们企业正在考虑年底前给员工加薪,待遇是一方面,我认为新闻舆论更要倡导对工业线上行家里手的关注,让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技能的良好氛围。”在王荣庆看来,政府是否还可加大人才保障力度,与企业共同努力,让专业人才更加安心创业。
王荣庆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上虞对传统化工企业的整治力度也在加大,关停了不少企业。希望有关部门继续加大监管力度,杜绝偷排事件的发生。只有这样,经济提质增效,发展与生态才会在更高层次上达到新的平衡。
空间格局大了
才能优化产业结构
杨宏翔 市政协委员
2016年,绍兴随着城市空间的拓展,各方面的正面效果正在逐渐显现。
过去总说开发区“捧着金碗”对其他方面带动不够,但今年把国家开发区扩大了,对企业集聚要素带来很多利好。特色小镇建设对绍兴的意义或许比其他城市更大。过去绍兴“传统产业占比太大了”,而特色小镇对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十分明显。几个省级特色小镇中,近3平方公里的诸暨大唐镇的“袜艺小镇”,就是一个研发、设计、制造中心,块状经济明显提升;新昌智能装备小镇、上虞的e游小镇,带动了新产业发展;柯桥区有酷玩小镇、书法小镇,越城区有黄酒小镇等,尽管还在起步阶段,带来的不仅是传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还能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印染,过去是令人又爱又恨的产业,但现在有了柯桥区马鞍镇的“蓝印时尚小镇”,对产业的提升也有好处。
所以,现在我们要耐着性子,不能因为低速度就浮躁。格局打开了,空间就大了,要走一个和以往不同的路子,从有形到无形,从有限到无限,来优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