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大兴糕团”几个“瘦金体”汉字,你会联想到什么?是“丁大兴年糕”,还是“阮大兴糕点”。无论是“丁大兴”,还是“阮大兴”,前不久,柯桥天虹百货一楼开出了一家叫“大兴糕团”的店,引起了很多绍兴人的关注。年轻人,关注的是其口味,日系的包装;而年长的,则联想到了从前的一些老字号:丁大兴,孟大茂……
事实上,这的确是一个老树发新枝的品牌故事,但原来的老字号既不是“丁大兴”,也不是“孟大茂”,而是“阮大兴”。而再仔细看,“大兴糕团”几个字的左上角,确实有一个小字“阮”。
传统“印糕”旧貌换新颜
“我微信朋友圈里好多人发这个图片,原来就是这个‘大兴糕团’啊!”12月13日,柯桥市民陈女士看到同事捎过来的“大兴糕团”后,有点喜出望外。
“大兴糕团”前不久在柯桥天虹开张后,一下子成了网红。好多年轻人买来后,在朋友圈展示:这不是小时候记忆中的印糕吗?怎么可以这么精致!于是,再次迎来一片围观。
想买“大兴糕团”,还得在店门口等上几分钟。糕点全是手工现场制作,人站在透明的橱窗前,正好可以看到整个制作过程。筛粉、印糕、上笼……一环紧扣着一环,有点像老师给学生上手工艺课。
刚出笼的糕点,还冒着热气。印糕上面印的不是花,而是“孝悌谨信”“爱众亲仁”等传统文化。美女服务员拿过一个精致的礼盒,小心地包好,双手递给你。
“印糕做成这样,我本来不爱吃的人,也开始喜欢了。”一排队等候的姑娘说,她已经是第二次买,是为了给家里的老人感受一下和从前不一样的印糕。
另一位先生买了两盒,说是要去看望一位老友,买不好别的东西,这个糕点看起来很精致,顺便买点。
此“大兴”非彼“大兴”
“你看,这是不是和传说中的老字号‘丁大兴年糕’是同一家?”在银行工作的何小姐,微信群里展示她刚买的“大兴糕团”,问群里一位懂行的好友。
记者了解到,这个新开张的“大兴糕团”,和绍兴老字号“丁大兴”并无任何关系。绍兴市商标事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陶宏,对绍兴的老字号颇有研究。据他介绍,“丁大兴”是绍兴的百年老字号,始于清光绪年间。那时候,他做的水磨年糕外观洁白,口感柔滑,食不粘牙,浸煮不糊,因此闻名遐迩。新中国成立后,绍兴市制冷食品厂注册了“丁大兴”图文商标,使传统老字号正式成为颇具绍兴文化特色的一个食品品牌,仍以做年糕为主,但后来“丁大兴”几经易手。如今,虽然“丁大兴”已不是传统家族产业的“丁大兴”,而是由他人经营,但其经营却漂洋过海,重新焕发了青春。
正是因为绍兴有“丁大兴”老字号在先,因此,“大兴糕团”一炮打响后,很多人心生疑问,这个“大兴糕团”是“丁大兴”的衍生品,还是傍名牌的典型案例?但记者了解到,其实,“大兴糕团”与“丁大兴”并无半点关系,而且“大兴糕团”四字左上角还有一个小字“阮”,全称应该是“阮大兴糕团”,而这个“阮大兴”,是老杭州一位知名的糕点师傅,也算得上是老字号。
年轻人给老字号注入新活力
据了解,“大兴糕团”的6名合伙人中,年龄稍长的施先生老家杭州,在绍兴经营百货业,是这个项目的CEO。几位年轻人首轮共同出资100万元,从去年开始,就筹备开这个“大兴糕团”店。第一家店开在绍兴中兴路,柯桥天虹店是第二家直营店,而目前正在筹备杭州店。
柯桥店负责人祁江伟,大学里学的是酒店管理。据他介绍,大家的理念比较一致,都有着相似的情怀,希望能做点可以传承的事情,最后就走到了一起。合伙人中,老大施先生的父亲正是杭州老字号“阮大兴”的儿子的徒弟,因此,从小耳濡目染,内心有老字号情结。而另外一位合伙人姓何,曾在日本居住多年,学的是艺术设计,店里关于产品设计的活,全由他负责。还有一位负责产品开发的,也是做糕点这一行出身,对原材料很有研究。大家分工各不相同,各司其职。
“肯德基、星巴克难道就一定好,我们本土的东西难道就不好?我们把产品做好了,不相信吸引不了年轻人。”祁江伟说,为了研发这个产品,施先生多次赴日本、台湾等地考察,大家拿绍兴市场上所有不同品种的大米都做过试验,包括卫生、服务等,而包装方面则也是精心设计,使这个老产品变得年轻化、时尚化。
而关于“大兴糕团”上印的儒文化公益广告,祁江伟说,作为一个民族品牌,他们希望能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哪怕一百人中只有一两人关注到,也是一件好事情。”
多少老字号值得转型升级
陶宏因为工作关系,曾走访了很多企业,收集了诸多相关资料,梳理出300多家老字号的故事,涵盖工业、商业、教育、医卫,目前正在编撰关于绍兴老字号的书籍。他说,老字号承载着绍兴历史和文化的记忆,内涵丰富,如今,有的名存实亡,有的名亡实亡,一共只有几十个还有应用,他内心很痛惜。
“兰香馆”没了,“得月楼”没了,“荣禄春”也因经营乏善可陈,规模越来越小。曾有一段时间,绍兴意欲保护老字号,出台过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家注册商标、抢救老字号,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一些老字号,但还是没能根本上挽救大多数老字号。
有人说,老字号发展到一定时期,由于市场环境、需求的变化,必然面临转型升级,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创新发展。老字号不仅得有卓越的技术,还得兼具艺术性,除了产品本身要满足这个时代的新需求,同时还要善于总结经营管理的经验,提升商业文化水平,做到技术性、艺术性和学术性的统一,才能推动老字号更好地发展。祁江伟说,公司已经注册了“阮大兴糕团”的商标和字号,正是抱着一种民族情怀和长远发展的打算。
“老字号是招牌,招牌是门面,它后面必须以质量、信誉、服务等一系列内容为支撑,要靠产品说话,不能急功近利。”陶宏说,年轻人思维活跃,未来最有能力重拾这些品牌。他说,作为企业层面,如果利用好老字号,可以跨越发展的基础阶段,跨过无形资产原始积累阶段,直接进入品牌运作,进入更高层次竞争,对企业本身和经济、文化发展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