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云桥邮局对比照片 (上图拍摄于上世纪70年代)
近日,一组老照片流传于本地网络,成为市民点击率颇高、参与度非常踊跃的帖子。虽然照片中有很多地点、场景、影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但通过同一地点、同一角度相隔多年的拍摄对比,还是勾起了老绍兴的一段集体记忆,尤其是当这些画面呈现在人们面前时,凡经历过的人无不感到亲切熟悉,仿佛自己又回到了30多年前。
老照片收藏者论坛“晒宝”
房屋、道路、桥梁是构成城市面貌的主要特征,其中的道路街巷又是核心元素。日前,绍兴地方史爱好者、老照片资深收藏者“天道酬勤”(网名),在绍兴某网上发了一个《绍兴老照片的前世今生(连载)》帖子,分享他所收藏的一批反映绍兴城市、道路街巷变迁的老照片,让人看后倍感亲切。
这批展现绍兴早期街巷风貌的旧影像,大多拍摄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的甚至是上世纪40年代,数量多达40余张,主要为当时绍兴的一些建筑、道路和名胜古迹,虽然很多地方现在已变得面目全非了,但是通过原址的前后对比,还是能够反映出我们这座城市的发展轨迹,勾起很多市民对探寻老照片及其背后故事的浓厚兴趣。

解放路东街口对比照片 (上图拍摄于上世纪70年代)
老绍兴常说“逛大街”
在上世纪60年代,绍兴已具备了4条“大路”的雏形,即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胜利路、解放路、人民路和延安路。而当时东街因靠近104国道、五云汽车站、东双桥埠船码头、绍兴人民医院、东街邮政局,被奉为“逛大街”的热门区域。
在这片区域里,有很多绍兴人耳熟能详的商店,像绍兴第一百货商店、五丰食品店、春蕾蛋糕店、同心楼、荣禄春、凤凰照相馆、沈永和酒家、朝阳饭店和人民旅馆等,之后陆续新建了绍兴大酒店、供销、国商、华谊、华联大厦,因此老绍兴所称的“逛大街”,其实就是从东街由东往西,再转到解放路上逛一圈。

从塔山上拍摄解放南路 (上图拍摄于上世纪90年代)
大云桥一带如数家珍
因“天道酬勤”在大云桥一带工作十余年,所以对这一带的情况非常熟悉。据他介绍,大云桥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曾经是一座石板桥,几块长条石板作为桥面,桥的东面通往都昌坊口,桥东南角还有一块很高大的石牌坊,此牌坊在上世纪80年代翻建府河步行街时被替代,但位置、朝向、形状及大小已经大不相同。
大云桥周边商店很多,虽然规模都不大,但经营门类齐全,涵盖了日用百货、土特产、中西药、副食品、蔬菜、粮站、书店、文具、饭店、小吃、熟食等门类,特别是逢年过节,十分热闹。大云桥往东一带,老早叫作“糖汁汇头”,那儿有一家油条烧饼店相当出名,五更时分去排队购买面条、年糕、面包,不需要粮票,被称作“议价品”,这是因为当时的油条烧饼均需凭票供应,有时东西一样,但手里拿不出粮票了,可以在价格上稍微高一些,这种供应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到了一些粮票不够用的家庭。
此外,在大云桥的摆角汇头还有一家经营熟食的个体店,卖些鸡肉、鹅肉、猪头肉,店主姓杨。右边第一间是大云饮食店,第二间前小半间租给了一个小摊,后半间居住着母子三人,第三间是个小合作商店,第四间是光裕堂药店,“文革”中被改称胜利药店,后恢复店名。药店隔壁是条小弄,通府河小踏道,小弄隔壁是住户,户主姓林,林家隔壁又是一家曙光副食品商店,再往右是住户,户主姓寿。寿家隔壁是解南百货商店。(图片来自网络)